□ 本刊記者 薛滔
第二批全國航天特色學校“領證”
□ 本刊記者 薛滔
4月23日,在第二個“中國航天日”到來前夕,在中國科技館挑戰(zhàn)與未來展廳的太空秀場,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探索太空、逐夢航天——中國航天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第二批全國航天特色學校證書授予儀式”。中國科協(xié)、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科技館的相關領導以及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山東等省區(qū)市的71位校長、科技教師和部分學生代表參加了活動?;顒犹匮堉袊こ淘涸菏科莅l(fā)軔為第二批全國航天特色學校頒發(fā)證書。
全國航天特色學校是中國宇航學會在中國科協(xié)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指導下,面向全國中小學開展的一項工作,于2016年第一個“中國航天日”時正式啟動。今年,申請加入全國航天特色學校的數(shù)量達上百家,覆蓋全國21個省區(qū),經(jīng)中國宇航學會組織專家評審,共有29所學校入選第二批全國航天特色學校。目前全國航天特色學校已經(jīng)發(fā)展到41家,受到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的關注。
證書授予儀式結束后,部分師生代表參加了“STEM漫步火星——制作火星車”活動。活動由國家天文臺的鄭永春博士指導,學生們根據(jù)給定的材料,在STEM教育理念指導下,綜合考慮預算、結構、性能等因素,分組進行了火星車制作及在模擬線路上進行試車比賽。鄭永春博士作為現(xiàn)場導師,親自參與了學生們的制作過程,并在發(fā)現(xiàn)問題或學生需要幫助時給予了專業(yè)的指導,還對各組所取得的成果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使同學們受益匪淺。
同時,在“中科館大講堂”,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的果琳麗研究員,為廣大航天愛好者帶來了一場題為《人類登陸地外天體》的航天科普講座。人類在茫茫的宇宙中是不是孤單存在的?為什么我們要尋找地外宜居星球?“阿波羅”計劃中美國航天員登陸月球后究竟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人類在登陸月球、火星的過程中會遭遇到什么樣的風險和困難?如何建設一個適宜人類長期生存的地外家園?人類終究會不會成為太空旅客移居到地外天體呢?……果琳麗研究員用生動風趣、通俗易懂的語言逐一為現(xiàn)場的近千名聽眾進行了解答,為大家揭開了地外天體的神秘面紗,帶領現(xiàn)場聽眾一起探究人類登陸地外天體的奧秘。
附:第二批全國航天特色學校名單
北京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
北京市東高地第二小學
北京市團結湖小學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
北京十二中錢學森學校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qū)第一中學
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錫林南路小學
內(nèi)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蒙古族小學
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一中學
安徽省太和縣第三中學
寧夏銀川市西夏區(qū)第五小學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中學
貴州省貴陽市第一中學
海南省文昌中學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齊齊哈爾中學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第一小學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太行山路小學
遼寧省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大連金石灘實驗學校
遼寧省大連市金州高級中學
遼寧省綏中縣利偉高級中學
湖南省岳陽市東升小學
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學
上海市閔行區(qū)七寶第二中學
天津市河北區(qū)光明小學
天津市第九中學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漢沽第九中學
天津市第十四中學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學
重慶航天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