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峻高標的士夫人生
藝術家:童中燾
對話人:錢陳翔(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管理教研室主任、《藝品》雜志主編、策展人)
時 間:2017年1月也成為了我們學校基本的教育思想。對此我個人的體會是:現(xiàn)在是一個多元的時代。所謂多元,就是要把不同的內(nèi)在精神表現(xiàn)出來。我們的中國文化在如此多元的環(huán)境下必須堅持自己的東西,堅持中國的文化精神,否則就談不上多元?,F(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兩個:一是西方的東西進來了,我們拼命學西方的東西來搞中西結(jié)合,把中國的特色失去了,多元也就不存在了。二是雖然有些人搞中國的東西,但對傳統(tǒng)文化不夠了解,結(jié)果是理論與實踐相脫離,是“空”的,不能感動人。因此一定要先吃透中國的精神。關于中國繪畫的未來,二十年多年前,我就在《中國畫畫什么》里寫過,我們的中國畫必須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強”,若一直走古人的老路是沒有意思的,每個時代都應該有這個時代新的東西,但這些東西都要通過一條線串聯(lián)起來,這條線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其中的“道中庸”就是把精神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而這中庸會因為時代、環(huán)境、條件和個人心性、情感等的變姓我認為是沒問題的。也許派系是有成見的,但學術沒有成見。浙江的老一輩畫家們有一個最大的優(yōu)點,尤其是潘先生,那就是摒棄派系成見,博采眾長,凡是好的都可為我所用,但是其中的缺點也會從學術的角度去一一指出,這是非常重要的。
Editorial
Conversation
錢:我曾拜讀過您的《中國畫畫什么》,可以說是非常有理論高度的著作,值得推薦給所有正在進行中國畫創(chuàng)作實踐的或是想要了解中國畫的朋友們。我想了解,也想替許多關心您藝術觀點的人了解,您寫這本書的初衷是怎么樣的呢?
童:那時候我們學校的院長要求中國畫系寫“中國畫學”,我認為導師們應該首先擔起任務,因此向領導提議由中國畫系每個博士生導師帶頭寫,但結(jié)果卻不了了之。所以我就想自己有空的時候多少寫一點,所寫的內(nèi)容跟“中國畫學”沒有直接的關系,基本上是寫個人的體會,因為我不是搞理論出身的。書中的文章是慢慢積累起來的,后來這些文章能集結(jié)成冊來出版是我當時沒有想到的。
童中燾 太和圖52cm×65cm 紙本 1993年
童中燾 來聽寒山夜半鐘23cm×22cm 紙本 1993年
錢:您在書中提出中國畫必須恪守的幾樣東西是:人格、學養(yǎng)、意境、筆墨、形式。這所謂的“國畫五條”將人格擺在第一位,而形式最末,一個畫家要畫好畫,追求形式最易,而對人格的追求最難,恐怕要用上一輩子的時間,這也正是中國畫的精深奧妙之所在。您能給我們講講這五者的關系嗎?
童:這五者是內(nèi)和外的關系,人格、學養(yǎng)是內(nèi),筆墨、形式是外,意境是內(nèi)外相結(jié)合產(chǎn)生的。意境雖然像是內(nèi)在的東西,但它需要外在的筆墨、形式去表現(xiàn)。用一句古詩來說就是:“畫成完勝人間境,不問何因寄得來?!爆F(xiàn)在很多人質(zhì)疑古人“畫如其人”的觀點,我們中國人講究做人,像黃賓虹、潘天壽這樣的老先生可以稱為士大夫,所謂士大夫是高于文人的,盡管沒有做官,但他們身上有著文化的擔當。做人首先要講格調(diào),看畫也是要看格調(diào)的,即畫格,一個人的人格必定會影響到他的畫格。
錢:這本書處處滲透了您自身從事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體悟,下面我們聊聊您的中國畫吧。我認為您的畫要說傳統(tǒng)很傳統(tǒng),但是并不陳腐又很清新,這其中的“度”您把握得很好,有古意但也有新意。現(xiàn)在談中國畫創(chuàng)新的人很多,我很想聽聽您對這方面的看法。
童:只要你對中國的精神足夠熟悉了,再把自己的個性放進去,就一定會產(chǎn)生新的東西。我對于一天到晚喊中國畫創(chuàng)新是非常反感的,你就是要好好畫畫,把自己想表現(xiàn)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當你的精神是新的,而你的技法也能夠把精神完全表現(xiàn)出來了,它自然就會新的。因為你的精神一定是不同于古人的,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只要基本功打扎實了,可以表現(xiàn)出你不同于別人的精神了,創(chuàng)新就有了。所以這是后面的事,不是一開始就先講創(chuàng)新的,同時,創(chuàng)新是自然而然的,不能刻意地追求。
錢:說到創(chuàng)新,除了對筆墨的創(chuàng)新外,對中國畫材料的拓寬也是一方面。我記得您曾有過幾件作品是畫在綾上的,綾子上的暗紋和山水畫交織在一起,別有風味,您當時怎么會有這個創(chuàng)意?
童:歷來中國畫就有畫在絹上,畫在紙上,畫在綾上的,但以前的綾是沒有花紋的。黃道周就曾在綾上寫字。因為綾也有滲化作用,有其獨特的味道,那么我也偶爾用綾來畫畫。但是現(xiàn)在市場上的綾都是有花紋的,所以用來畫畫的綾,花紋一定要選好,否則與畫面不能契合。其實我對材料沒有特別的講究,剛好當時手頭有這樣的材料,畫了這樣一批畫,并沒有刻意要創(chuàng)新?,F(xiàn)在有些人功夫還不夠,卻對外在形式的東西考慮得太多,這樣是出不來的。錢:您的山水畫里皴筆很少,比較多用擦和染。而李可染和黃賓虹兩位大師在晚年也是幾乎不用傳統(tǒng)的皴法了,為什么你們對山水畫的探索都走到了“去皴”這一步呢?是傳統(tǒng)的皴法制約了山水畫的表現(xiàn)力嗎?
童中燾 龍井紀游96cm×45cm 紙本 1994年
童中燾 沙坡新綠56cm×96cm 紙本 2001年
童:皴法是區(qū)分中國山水畫派別的主要元素,古人基本是以皴法來分派的,斧劈皴、披麻皴、解索皴等都可以代表某一派別,所以一旦皴法用得多,就很容易被歸為某一派。當然歸為某派也不是不好,但我希望自己不要落入某一家某一派中去。不過,這跟我的性格也有關系,我的耐性比較差,皴筆對我來說有點辛苦。其實對這個問題我們不用考慮太多,什么皴法都能用,也都能不用,像黃賓虹先生就是把一切都打破掉,表現(xiàn)出自己就可以了。
錢:童老師,有件事我覺得挺意外的,您提到過自己在走上繪畫道路之前,在上高中的時候,是希望上大學能學習天文學的。后來您對天文學還感興趣嗎?而且我知道您其實對西方哲學、美學方面也很有研究,在這些方面的學習鉆研對您的藝術創(chuàng)作幫助大嗎?
童:喜愛天文學是因為小時候在農(nóng)村愛看星星,那時候的環(huán)境好得很,一天天一年年觀察天空,也算是對生活的一種體會。學習西方哲學、美學是因為西方的文化沖擊進來了,我必須要去了解,不了解的話就沒有辦法對付他們。而且西方的文化里也有好的東西、精華的東西,我們也可以拿過來,但前提是必須中國化,并且在吸收新東西的同時,我們自己傳統(tǒng)中精華的東西不要去否定。我現(xiàn)在看書也只能夠看懂個大概,憑我們的閱歷和經(jīng)驗,西方的哲學或者我們古人的東西,有許多還是很難理解的。
錢:您從事中國畫教學工作幾十年,經(jīng)驗豐富,而且是桃李滿天下。當下國內(nèi)藝術院校國畫系的教學模式存在差異,良莠不齊,作為中國美術學院的老國畫系主任,如果要對現(xiàn)在高校的國畫系教學提一點建議的話,您有什么想法?
童:今天有許多畫家、理論家對古人的筆墨觀點持懷疑態(tài)度,實際上這是中國畫的根本,沒有根本就如食菜無味。中國畫用筆用墨是有明確的標準的,并且與儒家人性善的標準相通。蔡邕說:“惟筆軟則奇怪生焉?!睂P墨的理解必須通過親身的實踐,沒有實踐體會,就只是知識而已?,F(xiàn)在的中國畫教學中就存在這樣的問題。我認為當下最麻煩的問題就是缺少好的老師,即古人所說的“不可易之師”。因為知識是容易教的,但應該教的不光光是知識?,F(xiàn)在的老師都比較少動筆,有的老師一周只上一次課,還不動筆,我很奇怪他去干什么。動筆不一定要很多,但是關鍵的東西一定要向?qū)W生示范,講清楚。還有一點是,現(xiàn)在很多學生都畫得像老師?!白R不如師不堪為徒”,老師有自己的一套,你如果像他就只能在他之下,是永遠超不過的。另外,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高校學生在臨摹的時候往往用透明紙附在畫上去勾勒,去拷貝,這樣是沒用的,畫出來的結(jié)構(gòu)都不對,因為對畫面沒有理解。按古人的方法,臨摹首先要自己去勾,去理解畫面的關系結(jié)構(gòu)。
童中燾 一湖寒玉56cm×49cm 紙本 1993年
錢:您剛剛講到臨摹的問題,我在您的另一篇訪談文章中看到,您介紹自己1957年考上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后,首先跟顧坤伯老師學習基本功,之后臨摹宋畫、明畫,而特別提到了沈周,說他的技法很寬,選擇臨摹他的畫不容易被框住。能具體說說您對初學者選擇臨摹對象有什么建議嗎?
童:臨摹有兩點很重要,一個是方法,一個是筆墨。有的人從宋人入手,有的人從元人入手,大部分都是從清代開始往上推的。一般我贊同先學宋人的,因為宋人有“法”,石有石法,樹有樹法,先把這個掌握好。后人的東西都是從宋人來的,元人是消散宋法,把宋代的法散開來了,所以要學法必學宋人。而筆墨問題就要通過寫書法來提高了。古代的大家越是有成就的,畫的規(guī)則就越厲害,一旦學進去容易被框牢,很難打破。以前我提到過臨摹可以選沈周的畫,因為他的畫是從宋元學來的,我們學習他也可以說是間接吃宋元的飯。他的畫很渾厚,而且沒有被規(guī)則所限制,學他比較不容易出問題。
錢:童老師,現(xiàn)在的藝術圈也存在著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問題,有的年輕畫家雖然有很高的藝術理想,但迫于生活的壓力,不得不創(chuàng)作一些迎合市場口味的作品,您怎么看這種現(xiàn)象?
童:這牽涉到一個畫畫是為內(nèi)還是為外的問題。為內(nèi)就是要畫自己想畫的東西,要純正地畫畫,這樣畫出來的畫拿去賣也好,不賣也好,都可以。為外就是為了賺錢而畫畫,甚至像流水線一樣重復作業(yè),那就沒有意思了。我們首先應該要為內(nèi),認真畫好一張畫,再論賣不賣。年輕的時候能力弱一點,畫得差一點,這是難免的,但一定要做到問心無愧。
錢:自從您退休以后,大家見到您的機會少了,好多人都掛念您的近況,想知道您現(xiàn)在忙不忙,有沒有新的創(chuàng)作,未來有什么展覽或者出版方面的計劃,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童:退休以后,我現(xiàn)在每天都在家畫畫、看書,暫時沒有這方面的計劃。我認為辦展覽如果不能對別人有所幫助,就沒有辦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