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
福建省商務廳副廳長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美術漆器 文化精品
——福州脫胎漆器的前世今生
陳靖
福建省商務廳副廳長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從河姆渡走來,中國漆器一直以其蘊藉高雅之美卓立于民族藝術之林,而近現(xiàn)代最能體現(xiàn)其內在氣韻的當屬福州脫胎漆器。福州脫胎漆器質地堅固輕巧,造型典雅別致,色澤瑰麗鮮艷,裝飾精美細膩,各方人士稱之為美術漆器,與北京景泰藍、景德鎮(zhèn)瓷器并譽為中國傳統(tǒng)工藝“三寶”。
福州城內外自古就看不見成片的漆林,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漆器產(chǎn)地。自唐以降,這里一直不斷有漆作之記載,如唐之脫胎佛像、宋之福犀和明之剔黃器。直至晚清和民國時期,在沈紹安脫胎漆藝的引領下,數(shù)百家漆坊林立榕城,福州才真正成為了中國的漆藝重鎮(zhèn)。
沈紹安(1767—1835),沈氏漆藝的奠基人,福州脫胎漆器的鼻祖。自沈紹安恢復創(chuàng)制脫胎漆器起,其技藝歷經(jīng)七代族傳家承,巧匠如林,漆業(yè)昌盛。沈紹安之所以名載史冊,原因不外乎有三:其一,把夾纻技法在民間廣泛運用和傳播,并從主要用于夾纻造像演化成制作各種日用品;其二,以金銀和各種色料入漆,使長期以紅黑為主色調的漆器變得絢麗多彩,這方面可能更多地要歸功于其子孫后代的變革創(chuàng)新;其三,講求質量,工藝精益求精,而且使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代代承繼。沈紹安漆器中最為珍貴的是金漆作品,早期通常使用“沈紹安金漆”概念,1914年在美國出版的一本英文書就叫《中國福州著名的沈紹安金漆》。
從19世紀末開始,沈紹安第五代傳人聲名鵲起,在款式創(chuàng)新、彩漆裝飾、薄料技法等方面貢獻良多,促進沈氏脫胎漆藝美名遠播,推動沈氏家業(yè)蒸蒸日上。那時候,福州脫胎漆器也從沈氏家族獨家經(jīng)營逐步發(fā)展為多方參與競爭,最終實現(xiàn)了從家業(yè)到行業(yè)的轉變。綜合各方面歷史資料,晚清至民國時期,各類福州漆器店號總數(shù)接近三百家,其中規(guī)模較大的有五十多家,沈紹安家族中最出名的店號分別是蘭記、恂記、正記(鎬記)、熺記、愷記、愉記和德記,頗成追趕之勢的有林欽安、郭欽安、林大美、閩中奇、姚傳鴻、新奇春、錦華、雙興、林濂記、勝紹安、陳泰成、國光泉記等漆器店以及工讀并重的福建工藝傳習所、福建惠兒院等機構。
晚清至民國時期福州脫胎漆器發(fā)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不斷地致力于推陳出新,而且成效斐然。這種不懈創(chuàng)新的狀況,也一直延續(xù)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前二三十年。在脫胎技法方面,從最初的小孔進水脫胎法逐漸改進形成無底進水脫胎法、聚散木模脫胎法、干打毀模脫胎法等,極大縮短了生產(chǎn)周期,節(jié)省耗
材,降低成本,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在髹飾技法方面,早先陸續(xù)推出了彩髹、彩畫、印錦、臺花、雕填、鑲嵌等技法,新中國成立后又發(fā)展了寶石閃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彩窯變、變涂、仿青銅等技法,并且把髹漆技藝同玉雕、石雕、牙雕、木雕、角雕藝術結合起來,使漆器的表面裝飾琳瑯滿目;在品種花色方面,發(fā)展形成了人物、花瓶、果盤、盒子、用具、家具和定制類等各式產(chǎn)品,共有18類1200多個花色品種,品類之多在全國漆器行業(yè)首屈一指。
沈幼蘭先生在1915年創(chuàng)辦的“蘭記”漆器店位于福州倉前山塔亭路53號,店門口中間是沈幼蘭
龍鳳呈祥博古架50cm×28cm 大漆、木胎 清末沈紹安漆藝館藏
經(jīng)過沈紹安第五代傳人為代表的福州漆藝人的精心打造,祖輩手上的漆器工藝品已然脫胎換骨,演變?yōu)橘p心悅目的藝術品?!犊茖W的中國》1937年第11期刊載的《全國手工藝品展覽會展品概述》一文指出:“一言漆器,莫不稱福建漆器及江蘇漆器為最佳……漆器為一種珍貴之手工藝品,其種類可分為四:(1)美術品,如絲綢漆器;(2)裝飾品,如木胎漆器;(3)家常用具,如煙盒、茶幾等;(4)用具,如匾、桌椅、壽器、鋪店柜臺及招牌等。后三種各省均能自制,而第一種則為福建特產(chǎn)?!睍呵也徽摯朔N分類是否科學,但把脫胎漆器精品推崇為美術品則得到業(yè)界普遍認可。商務印書館1929年出版的《今世中國實業(yè)通志》,吳承洛在這部著作中提及:“漆器為吾國最有名之美術品之一,亦有盛名?!薄懊駠墓印敝坏脑宋?,對他人所贈的兩件沈氏漆器愛不釋手,性情率真并且多才多藝的他寫道:“予昔未見沈器真品,輒以西邦稱譽為過,今睹此,始嘆其技之神譽之當焉。若濰縣、揚州諸制,則糞土耳?!睂嶋H上,不少福州漆器店號也無不自豪地把自己的產(chǎn)品叫作美術漆器,這可以從沈紹安蘭記仿單、沈紹安恂記漆器證明書、閩中奇漆器店廣告、林大美漆器款識等處得以證實。
可以說,沈紹安家族恢復創(chuàng)制脫胎漆藝、金銀彩髹等技法,成為晚清到民國漆藝中最富創(chuàng)意的貢獻,帶動了福州漆器行業(yè)的加速發(fā)展。從此,福州漆器從底胎到上色形成完整的體系和獨特的風格,福州也迅速成為中國的漆藝重鎮(zhèn),為鞏固和提升中國漆藝的國際地位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布脫福滿乾坤大瓶高60cm 大漆、布胎、底座木胎 1914-1976年 李芝卿沈紹安漆藝館藏
脫胎薄料壽星高43cm 大漆、布胎 1915—1952年 沈紹安蘭記沈紹安漆藝館藏
多寶如意脫胎擺件長25cm 大漆、布胎 1915-1952年 沈紹安蘭記
龍紋印錦賞盤直徑20cm 大漆、木胎 1915-1952年 沈紹安蘭記沈紹安漆藝館藏
金漆花觚高21cm 大漆、布胎 1924年 沈紹安恂記沈紹安漆藝館藏
金漆如意擺件65cm×17cm 大漆沈紹安漆藝館藏
綢胎彌勒23cm×13cm×16cm 大漆、綢胎 1915-1952年 沈紹安蘭記沈紹安漆藝館藏
金漆彩繪山水人物長頸瓶7.5cm×34cm 大漆 1915-1952年 沈紹安蘭記
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福州脫胎漆器,以創(chuàng)新見長,以質量服眾,更難能可貴的是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醉人的藝術呈現(xiàn),因此深受海內外各界人士的贊賞和摯愛。
福州脫胎漆器千文萬華,特點十分明顯:一是質地輕巧。脫胎漆器成品中的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綢布及一些輔料,坯胎較薄,即便看似龐然大物,實則也十分輕便。二是器物堅固。脫胎漆器的制作頗為不易,從選料、塑胎、髹飾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經(jīng)過幾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其工藝非常復雜,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器物的堅固特性。三是造型美觀。脫胎方法和材料的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方能脫出仙佛人物、鳥獸瓜果等各種復雜造型,而且在設計時追求造型美觀。四是裝飾典雅。源源不斷的漆藝創(chuàng)新,使脫胎漆器表面裝飾更加豐富多彩,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一件件精美無比的福州脫胎漆器,既是走進日常生活的實用品,也是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把人們的生活點綴得絢麗多彩。人們贊賞的不僅是福州漆器的輕巧、堅牢乃至實用,而更矚目于其優(yōu)美獨特的造型、雅致多樣的裝飾和明麗和諧的色彩,如同明珠般閃爍著迷人的藝術魅力。
在海外,福州脫胎漆器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贏得了國際各方人士諸如“珍貴的黑寶石”“東方難得的珍品”“髹飾之光” 的由衷贊譽,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期世界博覽會和國際展覽會。早在19世紀中晚期,福州脫胎漆器就通過世博會平臺,向世人展現(xiàn)其獨特的風采。1900年巴黎世博會,沈正鎬以參展作品蓮花盤、茶葉箱率先摘得頭等金牌后,福州脫胎漆器在世博會上獲獎便一發(fā)不可收。據(jù)統(tǒng)計,在1900年至1939年間舉辦的15場國際展覽會上,至少有13家福州漆器店及漆藝機構先后獲得37個獎項。這是一個無與倫比的佳績,任何一種中國工藝品那時候都難以望其項背。
在國內,福州脫胎漆器好評如潮,被公認為中國漆器第一。在1905年至1940年間舉辦的14場展覽會上,至少有13家福州漆器店及漆藝機構先后獲得34個獎項,獲獎次數(shù)和等級在中國漆器中都堪稱第一。新中國成立后,福州脫胎漆藝繼續(xù)保持全國領先水平。例如,1981年至1990年,國家經(jīng)委、輕工部共同舉辦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評選活動,成為全國工藝美術領域的最高獎勵。福州脫胎漆器在多屆評獎活動中多次榜上有名,共獲得金杯獎、銀杯獎各2項,優(yōu)秀創(chuàng)新設計一等獎、二等獎16項。
銀漆彩繪西園雅集圖梅瓶高55.5cm 大漆、布胎、底座木胎鏤空 1930—1939年 沈紹安蘭記沈紹安漆藝館藏
翻開相關的歷史資料,對福州漆器極盡溢美之詞的比比皆是。以時間為序,摘錄數(shù)例如下:《中國美術》(波西爾著,戴岳譯,商務印書館1924年出版)記:“福建漆器,最為悅目,其質清瑩,其面光滑,其凸起之花紋精細絕倫,其光影之明暗,深淺合法,其景物之布置及描繪之色澤,亦甚均勻相稱?!薄督袷乐袊鴮崢I(yè)通志》(吳承洛著,商務印書館1929年版)記載:“福建之漆器業(yè),多集于福州。福建漆器之佳作,在國內稱第一,其出品彩色勻配,畫盡巧妙。金銀所畫之花樣,亦復精工。言畫漆者,當首屈一指也。在南洋一帶,外人拱如珍寶。”《中國地理大綱》(王云五主編、張其昀著,1930年印行)稱:“福州漆器,外人稱為‘中國三長’(絲綢、瓷器、漆器)之一?!薄督袊鴮崢I(yè)通志》(楊大金編纂,中國日報印刷所1933年印行)頌曰:“吾國之漆器,以福州所產(chǎn)為最佳。”《重編日用百科全書》(商務印書館編,1934年出版)記載:“漆器為中國著名藝術品之一。現(xiàn)今所產(chǎn),以福州為最佳?!薄吨袊廉a(chǎn)》(楊德惠編,1947年出版)記:“中國的漆器,世界有名。福州漆器,國內首推第一?!?/p>
薄料彩漆萬壽菊盤26cm×6cm 大漆 1884年
一直以來,福州漆器與各界名人結下了不解之緣。茅盾、巴金、冰心、老舍、沈從文等文學巨匠,都曾在眾多作品中展現(xiàn)過福州漆器的風采。胡適先生曾用他的白話文寫道:“福州的漆器,又光明,又韌固。那所畫的花木人物,無一不好?!鄙虅沼^董事長張元濟先生在宣傳推廣福州漆器方面貢獻良多,1933年女兒出嫁時,還把一套福州漆器茶盤作為陪嫁品。蔡元培先生曾經(jīng)擔任中華民國參加芝加哥博覽會籌備委員會征品審查委員會主席,對福建漆器贊賞有加。郁達夫先生1936年任福建省府參議期間,不時從福州到上海、杭州住些日子,每每購買福州漆器贈送外地朋友。1941年春,著名愛國僑商胡文虎抵達重慶拜會周恩來、葉劍英及蔣介石等國共要人,商討抗日救國大事,期間獲贈一件福建漆器煙盒,上書:“胡文虎先生惠存。葉劍英敬贈?!毙轮袊闪⒑?,福州脫胎漆器精品多次被黨和國家領導人選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在新中國外交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此類事例,不勝枚舉。
百余年來,福州老漆坊歷經(jīng)市場沉浮,陸續(xù)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然而,它們留下了獨特的創(chuàng)新技法,留下了經(jīng)典的傳世精品,也留下了非凡的創(chuàng)業(yè)軌跡,這些無不成為當下振興福州脫胎漆器產(chǎn)業(yè)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