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育才初級中學 高 艷
隨著電子游戲和手游的飛速發(fā)展,孩子們長期低頭盯著手機和電腦,必然導致探頸、駝背等不良形體的形成。此外,孩子的書包過重,迫使他們只有向前使勁,雙肩往前收,才能平衡。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探頸、窩肩、含胸,影響胸廓、脊柱的發(fā)育,形成不良的身體姿勢。據調查,八成多的青少年形體不良,情況令人十分擔憂。改善青少年的身體形態(tài)迫在眉睫。根據人體科學研究得知,人的身體發(fā)育各項指標,都有一個增長最快的時期,即“敏感發(fā)育期”。比如形體形成的最快時期,女孩是從11歲起,每隔兩年經歷一次身體生長發(fā)育高峰。我們只有抓住人體的這些“敏感發(fā)育期”,特別是體型各項指標的“敏感發(fā)育期”,才能有效地改善青少年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初中女生年齡大都在11-16歲之間,身體形態(tài)各項指標和機能都發(fā)生快速變化。在這一時期,采用合理科學的形體訓練不但可以提高身體素質,矯正和改善學生體態(tài)的不良習慣,增強骨的抗折,抗壓和抗扭曲的能力使全身的肌肉豐滿結實、勻稱、有線條,還可以幫助她們正確理解美的涵義。因此,本課題通過專業(yè)的形體訓練內容,從不同角度,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身體形態(tài)方面的訓練,以改善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此外,形體訓練內容的引入,也為體育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開拓了新視角。
本實驗選取上海市育才初中作為試點學校。在七年級中隨機抽取40名女生,分為兩個班,一個班為實驗班,一個班為對照班。采用配對樣本檢驗的方法進行為期1年的形體訓練。再輔以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理統(tǒng)計法及邏輯分析法等。
身體成分(體脂%)、身體圍度(身高、體重、胸圍、腰圍、臀圍)及腿長指標的測定。
1.實驗前測試
測試身體成分、身體圍度及腿長的各項指標,實驗班和對照班由同一教師在同一時間測試完成。
2.教學實驗
實驗班:每周實施兩課時的專業(yè)形體訓練。形體訓練的內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把桿練習(站立、蹲、擦地、壓腿及腿部控制練習)、第二部分是徒手練習(立姿、頭頸部的控制練習、手型、手臂的控制練習)、第三部分是地面練習(腿部訓練、胸腰練習、背肌練習、地面挺胸收腹和后提腿收臀練習)和第四部分的形體綜合舞蹈練習。
對照班:采用常規(guī)的體育教學。
3.實驗后測試
內容與方法同實驗前。
由表1可以看出實驗后實驗班女生除在胸圍、腿長兩因素上高于對照班女生外,其余各因素均低于對照班女生,其中,體重、腰圍、身高體重指數三因素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說明,相對普通的體育鍛煉來說,經過形體訓練的女生,在身體形態(tài)各方面的因素均有明顯的改善,更趨向于向勻稱、健康的身體形態(tài)發(fā)展。由此得出,形體訓練對改善初中女生的身體形態(tài)有明顯作用。
表1 實驗后實驗班、對照班身體形態(tài)各因素的方差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實驗前、后實驗班女生在身高、胸圍、腿長三因素均有所提高,其中在腿長因素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體重、腰圍、臀圍、身高體重指數四因素均有所下降,其中臀圍因素出現顯著性差異。由此得知:形體訓練對初中女生身體形態(tài)各因素的影響比較明顯,各因素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改善,甚至有個別因素出現顯著性差異。這充分說明,形體訓練能很好地改善初中女生的身體形態(tài),值得在以后的教學中進行推廣。
表2 實驗班實驗前、后身體形態(tài)各因素的方差分析
由表3實驗班實驗前、后身體形態(tài)各因素配對樣本T檢驗可以看出:實驗班女生除胸圍因素外,其它各因素均有顯著性差異,其中身高、腰圍、臀圍、腿長、身高體重指數出現極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實驗班女生經過為期1年的形體訓練,身體形態(tài)各因素指標較實驗前有明顯的改善,尤其在腰圍、臀圍和腿長等因素上。
表3 實驗班實驗前、后配對樣本T檢驗
1.由表(2)、(3)實驗前后實驗班女生身體形態(tài)各因素的數據可以看出,實驗后實驗班女生在身體形態(tài)各因素的均分都有不同幅度的變化。由配對樣本T檢驗得知:通過為期1年的形體訓練,女生的身體形態(tài)各圍度的數值都有很大的改善,尤其是體重、腰圍、臀圍、腿長和身高體重指數出現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形體訓練能有效地改變人體各圍度的大小,使各圍度的比例更合理,體型更接近標準,更有利于塑造健康的形體。
2.對于十三四歲的初中女生而言,她們正處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身體形態(tài))等方面都發(fā)生急劇的變化,在這個階段對其進行坐、立、行走的姿態(tài)訓練、芭蕾的形體組合等,不僅可以提高她們參與體育課的興趣,還能增強學生形體美的教育,塑造健康的美的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