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娜
【摘 要】幼兒園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場所,對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特別是社會化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幼兒時期幫助幼兒了解自身以及他人的情緒,有助于幼兒自身交際能力、移情能力、觀察能力的提升。良好的情緒能力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關鍵因素。音樂游戲是藝術教育的活動形式,音樂對于人的情趣調(diào)節(jié)具有關鍵的作用。在幼兒身上可以看到音樂的價值與作用。幼兒在聽到音樂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隨之哼唱與舞蹈,音樂游戲有利于將幼兒的興趣愛好融入其中,可以開發(fā)幼兒的特點與情緒。鑒于此,本文將結(jié)合筆者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探討主題性音樂對于幼兒情緒理解能力的關鍵作用。
【關鍵詞】主題性音樂;小班幼兒;情緒理解能力
提升幼兒的情緒能力,有利于提升幼兒管理情緒,有利于幼兒更好地處理同伴之間的沖突,情緒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幼兒更好的與他人交流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感受他人的情緒與行為,對發(fā)展幼兒的社會能力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情緒理解能力,有利于幼兒更好地識別別人的表情,對幼兒的交際能力、同伴接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鑒于此,本文將對主體性音樂對幼兒的情緒理解能力進行分析與研究。
一、幼兒情緒理解能力概述
在這個主題的研究中,主要是以主題性音樂為媒介,對于幼兒的表情識別、情緒解釋、沖突情緒理解、信念、愿望等情緒進行分析與研究。
(1)表情識別能力。提升幼兒的表情識別能力,主要為幼兒布置兩個小人物,表情命名與表情再認。表情命名,就是出示高興、傷心、生氣、害怕等表情,讓幼兒自己來命名,表情再認,以上一個任務為基礎,將各個表情打亂,教師指出一種情緒名稱,讓幼兒對應指出相應的照片。
(2)情感觀點選擇。教師要為幼兒講述8個關于情緒的故事,讓幼兒根據(jù)情境,說得出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緒狀態(tài),這幾個情緒故事需要涉及到傷心、害怕、高興、生氣等情緒,還要依據(jù)男生不同性別選擇不同的故事。比如說,當小紅玩搭積木的時候,搭的非常漂亮的時候,別的小朋友給他踢倒了,你覺得小紅是什么感受呢?
(3)情緒解釋能力。在情緒觀點選擇故事中,選擇一個故事,讓幼兒探討高興、傷心、害怕等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他們?yōu)槭裁磿a(chǎn)生這樣的情緒等等。例如,小明自己在一個房間睡覺,外面是轟隆隆的雷聲與雨聲,你覺得小明是什么感受呢?
(4)沖突情緒理解。在研究中需要向幼兒講述5個情境故事,這些故事需要引發(fā)幼兒兩種不同的情緒,一種積極情緒、一種消極情緒,激發(fā)幼兒的混合情緒,加深幼兒對情緒理解。例如,小紅自己非常想要學游泳,爸爸為她報了游泳班,小紅剛開始很開心,躍躍欲試,但是真的到游泳館的時候,卻又感覺怕怕的,這個時候小紅心理具體的感覺是什么呢?
(5)基于信念與愿望的情緒理解。例如,小芳在炎熱的夏天回到家里,她感覺非常熱,于是自己倒了一杯愛喝的飲料,媽媽這個時候叫小芳去洗手,恰好這個時候放學回家的哥哥看到了,拿起來就喝掉了,并且惡作劇的倒了白開水。你認為小芳知道之后心里是什么感受呢?
二、主題性音樂活動的開展
以上所述是幼兒情緒理解能力的幾個方面,下面將具體探討主題性音樂對于幼兒情緒理解能力的影響,筆者以《小獅子歷險記》這本繪本為案例,探討如何實施主題性音樂游戲活動。
(1)活動理念。當前幼兒園中大多數(shù)的音樂主題活動,往往都是歌舞表演,表演游戲等等,通過身體的律動、肢體的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這種音樂活動往往是沒有主題的,隨意的表達情緒。主體性音樂游戲則要有構(gòu)思、有情節(jié),幼兒扮演某個角色,并且根據(jù)角色特點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教師要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jié)。主題性音樂綜合了歌舞、表演、游戲等優(yōu)點。《小獅子歷險記》是幼兒園小班音樂的重要課程之一,也是一個繪本故事,其中有動聽的旋律、生動的情節(jié)、輕松幽默的風格,對于幼兒的情緒理解能力具有關鍵的作用。
(2)活動目的。實施主題性音樂活動,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主題性音樂活動,有利于促進幼兒情緒理解能力的提升,3歲兒童的行為受到情緒的影響比較大,他們的情緒依然不穩(wěn)定,但是有了調(diào)節(jié)自己情緒的意識,但是還不能夠真正的控制,在2—4歲之間能夠初步的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感受別人的情緒,會感受他人的感情,會幫助幼兒關心、幫助他人。第二,主題性音樂活動對幼兒音樂教育也有非常關鍵的作用與影響。
(3)活動框架。在幼兒園正常學習活動實施中,老師要每周提供3次主題性音樂活動的時間,每次15~20分鐘。每次活動都要圍繞一個故事開展教學。第一課時讓幼兒了解故事的情境背景以及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緒狀態(tài),第二課時配上故事相符合的音樂,實施音樂游戲,讓幼兒將故事中的情境展示出來,促進幼兒利用肢體表達情緒。第三課時,是加深學生情緒的理解,能夠分辨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輕重、長短與故事情節(jié)之間的關系,利用身體表現(xiàn)出來動作,最后促進幼兒情緒的發(fā)展。
(4)教學過程與步驟。《小獅子歷險記》主要是描述了小獅子在深林中游戲與玩耍的時候,不小心走丟了,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冒險,最后學會了尊重與理解,與爸爸媽媽重逢。這本書有四個小故事。一是參加森林游戲,這個時候是高興與害怕。二是遇到公雞母雞,此時的情緒是傷心、生氣。三是結(jié)識新朋友,此時的情緒是高興、傷心。四是經(jīng)歷冒險后回家,此時的情緒是高興與害怕。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讓幼兒熟悉這些故事情節(jié),感受小獅子在不同階段的情緒,讓幼兒自覺的投入其中。接下來,到下一課時的時候,教師要配上相應的兒童歌曲,在音樂中,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幼兒的參與度與情感體驗,例如,參加深林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可以配上大獅王與石化兩首兒歌,結(jié)識新朋友這節(jié)配上好朋友的這首兒歌,讓幼兒以及音樂節(jié)奏,模仿動作,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在幼兒深刻理解故事情節(jié),將故事與音樂整合的基礎上,教師要依據(jù)故事情境,讓幼兒自己做出的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感受,教師要啟發(fā)幼兒,假如你是小獅子,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是什么心態(tài),請用語言與肢體描述出來,讓幼兒在音樂節(jié)奏下,自由的表達與創(chuàng)作,提升幼兒對情緒的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英和.崔艷麗.王雨晴.幼兒心理理論與情緒理解發(fā)展及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5,28⑶:527-532.
[2]陳景凡.芻議新課程背景下幼兒教師新教學智慧的生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53-54.
[3]崔紅英.注重情感體驗.和孩子一起愉快地歌唱——幼兒移情滲透式歌唱教學初探[J].學前教育研究.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