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他就是個貪玩的孩子。
17歲那年,他放棄熱門的化工專業(yè),報讀了好玩但就業(yè)機會渺茫的美術(shù)。6年后,他回國并開始在上海神州女學、上海師范學校等地方任教,也開始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可讓人不解的是,在工作和繪畫之余,他竟開始頻繁地出入劇院看戲,還常戴上全身行頭練戲。有時為了演得更加逼真,他還經(jīng)?;ㄥX請好朋友蓋叫天當自己的老師。朋友演戲時,他就在旁邊認真地揣摩他一招一式的身段和神情,回家就趕緊畫個速寫。
起初,他的畫遭人詬病,很多朋友都勸他畫些大家易接受的事物,可他說,輕易放棄最喜歡的東西,去尋求不感興趣的追求,不是自尋煩惱嗎?我就要我的“派”。他不管別人評價他的畫是“丑”還是別的什么,照常在工作之余看戲、演戲,并畫下熟悉的小說、戲曲里的人物。后來,人們漸漸發(fā)現(xiàn):一幅《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孫悟空黑衣黃褲,手執(zhí)金箍棒從天而降,正要打向白骨精,紅色臉譜后的眼睛,黑白分明,瞳孔怒睜,一身正氣,白骨精嚇得直跌坐地上,漂亮的臉龐上只剩下慌亂,隨手抓起佩劍,胡亂遮擋;一幅《孫悟空大鬧天宮》,孫大圣很有神威,天兵天將嚇得坐在地上,玉帝老兒作勢要跑,好像馬上要聽到噔嗆噔嗆的樂曲聲;《勇晴雯病補孔雀裘》中,晴雯眼神專注,寶玉眼里更多的卻是對晴雯的擔憂和關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了解他和他的繪畫。朋友蓋叫天挺他說,他不僅是在“還原舞臺”,還是在“創(chuàng)造舞臺”,筆下的武劇人物靜中有動,不像在畫里,倒像在戲臺上,每個動作都有一股蓄勢待發(fā)的架勢。畫家李苦禪也說:“他的畫法叫作得意忘形,即重神而不重形啊?!?/p>
是的,他就是著名畫家關良,一位和花鳥畫大師齊白石及山水畫名家黃賓虹齊名的近現(xiàn)代中國名畫家。
(作者任天軍,節(jié)選自《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