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賽
【摘 要】口頭評價是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即時作出反應和處理的一種教學行為,是課堂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中一種師生對話,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和的學習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情,合理地酌情評價,方能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點燃學習熱情。
【關(guān)鍵詞】學情;酌情評價
葉瀾說過:“課堂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意外的通道或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在學習的過程也許超過了你預設(shè),也許滯后了你的預設(shè)?!苯處焸湔n時,會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多種預設(shè),只有預設(shè),才胸有成竹。然而,學生是鮮活的人,教學中有很多的突發(fā)事件,如果教師拘泥于教案,按部就班,不注意學情變更,必然陷入沉寂、無味、機械的沼澤。這時教師要關(guān)注學情,敏銳地扣準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與起點,借助評價的媒介,調(diào)整預設(shè),做到“以學定教”。
一、調(diào)整流程,順勢評價
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甚至在上課之前已經(jīng)完全掌握,并不稀奇。這時教師要靈動地抓住學生的“實然狀態(tài)”,彈性地變奏流程,納入橫節(jié)生枝的信息,順水推舟,因勢利導,達到更好地互動、交流的效果。
如,教學拼音“d”,教師出示“d”,問這是什么?學生答“d”??磥韺W生已經(jīng)會讀了,老師臉上閃現(xiàn)了一絲尷尬。然而,老師還是說:“這是鑼鼓,很像d?!?/p>
而另一位低段的語文老師卻處理得很好:“你真棒,老師沒教過你就會了。你是跟誰學的?”“是幼兒園老師教的。”學生自豪地回答。老師急中生智:“那好,請你來當小老師,教大家,等會兒看誰也能當小老師好嗎?”“好”聽得出這聲音充滿了自信、自豪、與快樂。
老師預設(shè)的知識,學生已掌握,強行按預設(shè)教學,陷入尷尬境地。第二位老師能及時調(diào)整了預設(shè)的教案,巧妙地因勢評價,讓學生當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學,即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又充分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靈動地扣準承接點,順水推舟,化解尷尬,讓課堂充滿生機,且更具活力。
二、變奏流程,啟迪評價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當課堂突然橫生枝節(jié),學生思維火花造成課堂的斷層時,教師切勿惱怒、責備,要運用教育機智評價,在尊重學生的情感的同時,啟迪智慧。
如我執(zhí)教《敲開世界冠軍的大門》一課,當讀到“報紙上稱我們中國人是鴨蛋隊”時,全班學生突然“轟”地大笑,“笑死了,竟然是鴨蛋”、“真沒用竟得了“鴨蛋”……面對這尷尬的處境,我明白學生笑是原因“鴨蛋隊”好笑,他們不懂這“鴨蛋隊”背后隱藏的屈辱史!只有攻破“鴨蛋隊”才行。于是,我放棄原本設(shè)計的教案,迅速在腦中組織備課時網(wǎng)上查到的近代中國體育史資料,說道:“你們覺得好笑,可這難道是中國隊員愿意、故意嗎?要知道,當別國隊員提早到達時,中國隊員因為沒有飛機,只能乘輪船漂洋過海,當他們抵達時,已是比賽最后一天;當別國隊員休息時,中國隊員因為盤纏不夠,只能在沿途國家“義演”,湊點路費;當別國隊員吃著有營養(yǎng)的飯菜時,我們的中國人吃的是發(fā)了霉的干糧呀!此時這‘鴨蛋隊帶給你的僅僅是好笑嗎?”學生沉思片刻,紛紛舉手,“沒想到到中國貧窮到這個地步,讓別國得了便宜還嘲笑我們?!薄霸瓉硎菄业呢毟F,才與“0”畫上等號?!薄拔颐靼琢讼此⒆鎳那?,可能就成了容國團拼搏的動力?!薄?/p>
學生笑場時,教師沒有訓斥,而是抓住舊中國腐敗、貧窮、落后的歷史,進行情感引導,形成他們強烈的民族責任感、使命感、屈辱感。讓學生走近歷史,走進容國團,從而讓整個課堂教學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的渠道,讓師生在互相接納中獲取最大的教育教學效益。因此教師正確地評價,理性地引導,定能啟迪學生的知識和潛能的開發(fā),情操的陶冶和價值觀的形成,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三、整合流程,借題評價
課堂是生成的,經(jīng)常性地出現(xiàn)突發(fā)事情,如果教師能巧妙地“借題”發(fā)揮,別具匠心地將其與課堂內(nèi)容緊密結(jié)合、聯(lián)系起來,可取得“霜葉紅于二月花”之效果。
課文《匆匆》表達的是對時光易逝的感慨。在一次比賽課上,課還沒上完,下課鈴聲已響了。正當大家遺憾之際,該老師靈機一動,說:“時光易逝??!我們還來不及完成這節(jié)課的任務,還沒來得及品味,鈴聲就響了。同學們,珍惜時間吧,莫讓時光匆匆而過,到頭來卻一事無成,‘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p>
課堂已硬生生地被打斷,遺憾已定,教師適時的評價,巧妙地將課堂知識與現(xiàn)實情景“移植”和“嫁接”,真切地讓學生感受到時光果然易逝,要惜時。文章主體已然升華。
面對課堂節(jié)外生枝的東西,擔心“山重水復疑無路,”時,不要怕,發(fā)揮教師的教育機智,及時調(diào)整預設(shè)教案,引導好,會是一堂“柳暗花明又一村”精彩紛呈的課堂。
精彩的口頭評價,能激起學生課堂的自信,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催生學生認知的欲望。教師唯有深鉆,挖透,多想,方可達到信手拈來的點化境界,使評價具有針對性、層次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嚴育鴻.新課程評價操作與案例.[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
[2]黃慧蘭.新課程發(fā)展性評價——小學語文.[M]新華出版社,2013.12
[3]王崧舟著.王崧舟教學思想與經(jīng)典課堂.[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