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妮妮
摘要:混合式教學模式近幾年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基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特點和獨立學院的學生特點,研究了符合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實際情況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計算機基礎;MOOC;微課
筆者在2007~2016年的“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每年都會要求學生做基本的長文檔排版,但實際完成的人寥寥無幾。究其原因,是獨立學院生源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期教學質量的提高。將文化基礎相對較差、自學能力缺乏、自我約束能力較低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增強課堂活躍度,使重難點知識可重復講解,對有更深層次學習需求的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我院學生現(xiàn)狀,提出了將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方法,以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并加強計算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一、相關概念介紹
1.混合式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將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多媒體技術和網絡在線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其核心思想是采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采用不同的媒體與信息傳遞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從而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
2.MOOC
MOOC起源于美國?,F(xiàn)階段美國三大MOOC平臺分別為Coursera、Udacity 和 edX。國內有清華大學的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學堂在線,由愛課程網攜手網易云課堂打造的中國大學MOOC,以及海峽兩岸五所交通大學成立的育網(ewant)等MOOC平臺。
3.微課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應用多媒體技術就某一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音頻或視頻。在教育教學中,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呈現(xiàn)點狀和碎片化的特征。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其不僅適合于移動互聯(lián)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
二、探索與研究
做好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研究,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做起:
1.明確授課目標。在中國大學MOOC上輸入搜索“計算機基礎”我們會得到126個相關結果。除各MOOC平臺,各大門戶視頻網站上都有關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講解視頻。面對海量的教學參考資料,教師需要進行深層次挖掘,取長補短,結合學生實際,設定教學目標?;诠P者所在學院學生的特點,教學目標設定為:關注基本原理,掌握軟件應用,培養(yǎng)計算機思維,啟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2.設計教學內容?!坝嬎銠C基礎”是面向大學一年級學生開設的計算機通識類課程。筆者結合學院學生實際,基于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設計教學內容。授課內容重點為:Office辦公自動化知識的講解,學生應熟練掌握辦公自動化軟件,適應現(xiàn)代化辦公的需要;計算機的發(fā)展歷史、計算機的組成原理、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和網絡知識,教師在課堂上做初步介紹,通過MOOC平臺和微課的輔助,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個性化學習資料。
3.充分利用MOOC資源。MOOC平臺上豐富的學習資源,能夠解決授課教師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在大數據時代,人類面臨的問題不是如何獲得數據,而是如何將獲得的數據進行挖掘,提取有用信息。提取的原則是:(1)取長補短,尋找與教學知識點相重合的部分,擴展課堂的深度和廣度;(2)難度分級,選取與學生學習能力相匹配的學習資料,對知識點難度進行分級,使其分層次完成學習。
4.自制微課。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筆者將學生在上機操作中容易出現(xiàn)問題、完成不了的操作,采用Camtasia Studio微課制作工具制成微課,在授課前發(fā)送給學生進行預習,使其在后續(xù)學習過程中參考。
5.完善教學過程。教學不是知識點以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簡單羅列,而是對課程特點、學生特點、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提取和融合。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不斷更正。
三、結語
本文對現(xiàn)有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及實現(xiàn)手段進行了介紹,對MOOC環(huán)境下的混合式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將MOOC平臺和微課引入“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可以將傳統(tǒng)課堂教學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有機整合。
參考文獻:
[1]王之元,易曉東,李姍姍,等.面向MOOC的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教學設計[J].計算機教育,2014(2):55-58.
[2]郭英劍.“慕課”與中國高等教育的未來[J].高校教育管理,2014,8(5).
[3]高建華,朱健.基于MOOC平臺的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