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碧嬌
課堂教學是啟發(f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的主要陣地。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采取何種教學方法,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當今世界飛速發(fā)展,現代技術大量涌現,教師和學生都面臨著信息爆炸這一問題,知識的容量和要求與有限的學習時間、空間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怎樣在同等的時間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必須要有新的手段!尤其是語文課,采用多媒體技術,對于改變傳統(tǒng)教育的單調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具有良好的作用。
一、運用電腦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個性
語文課的內容的實踐性強,內容豐富多樣,有些詞語句子不好理解,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十分重要。興趣好比一種催化劑,他不斷地督促人們積極地思維,主動地探索,愉快地學習,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會產生求知欲,這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然而同學們在對學習感興趣,這一問題上表現得卻并不令人滿意。這跟我們老師不無關系,長期以來許多老師上課還停留在一本書,一張嘴,一根粉筆的形式上,學生是上課畫條條,課后背課文,考試考條條。某些同學感到興趣寡然。如何激發(fā)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這是當前許多老師都在苦苦思索的問題。實踐證明現代電教媒體所具備的得天獨厚的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捷徑。近幾年電腦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得到廣泛重視,多媒體系統(tǒng),可將文字聲音圖像,甚至視頻,集成編進計算機中,使得人們可以更自然,更加人類化的方式使用信息,而且是聲圖并茂,形式多樣活潑,信息量大,具有跨時空地域的特點,傳遞信息快可及時提供熱門話題且主體效果好。具有極強的真實感與表現力,這就為教學激發(fā)了興趣與動力,可使學生在情感和行為上積極參與媒體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適應市場經濟所要求的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處理問題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1)用錄像、模擬動態(tài)和圖片等再現自然,增強直觀教學的效果,激發(fā)學生的擴散思維能力。利用多媒體的視頻、音頻技術可以對有關教學內容進行分層顯示。誘導學生深入淺出,常常達到提綱契領、融會貫通,系統(tǒng)地掌握有關知識的效果。用錄像、圖片再現自然現象的直觀教學手段,學生用視覺器官或同時用視聽兩種器官接收信息。一方面是學生加快、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許多較簡單的知識點,通過圖片或錄像再現自然現象的演變過程,可達到“溫故知新,推陳出新”的效果,縮短了課堂教學時間。語文課的文字材料等有些比較羞澀難懂單調,難以意會,學生理解吃力,把靜態(tài)變成動態(tài),動靜結合,通過旋轉平移重疊閃爍等系列動畫模擬過程形象生動的描述,再結合有關必要的解說和優(yōu)美音樂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創(chuàng)設了教學環(huán)境,能使學生從形象逼真的模擬動 畫中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有效地調節(jié)教學結構。同學通過啟發(fā)性發(fā)問,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思維,自我挖掘出動畫圖形間的內在聯系。在教學《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我利用多媒體的攝像和聲像結合功能播放錄像,以模擬動畫的形式讓學生觀看小猴子下山的全過程。學生通過觀看動畫體會事情的來龍去脈,最后我讓學生想想你想對小猴子說些什么?學生充分發(fā)表見解,暢所欲言,知道了小猴目的不明確,最后什么都沒得到。最后教師用多媒體教學顯示知識要點做歸納總結。電教媒體圖文并茂,逼真的畫面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誘發(fā)學生通過直觀圖像思考如何做人,激發(fā)學生進行思維想象,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
(2)用表格、圖表進行知識歸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和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在區(qū)別某些相近和相反的事物的不同特點,或遇到容易混淆的知識時。應用列表對比的方法,既便于區(qū)別又利于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手寫填表方式,勢必花費大量的課堂時間。如果直接展示表格內容,學生又會產生畏懼感,兩者都將影響教學效果。如果我們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完全不同。如我在教學《陶罐和鐵罐》《樹和喜鵲》的課文中,我都先按對比的內容設計出課件,上課時邊對比邊一次一次地填入所需的內容。由于表格的內容,是隨著鼠標的點擊而不斷豐富,學生學起來比較新鮮,同時也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通過這樣的比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3)理論聯系實際,充分利用想一想、議一議、談一談,啟發(fā)學生深入學習重點難點知識。教學的目的在于應用,在教學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思維教師應起引導的作用,所謂的引導就是通過引出問題而導出學生的思考。以“想一想”“說一說”啟發(fā)學生思維,利用多媒體技術編寫的有針對性的系列練習,適時地提出一些想一想說一說之類的問題,不但能擺脫枯燥無味的說教,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中段學生錯誤的推測,而且學生通過啟發(fā)經過自己思考得出的結論,既深刻又牢固,同時也掌握了學習方法。它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化學習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利用多媒體技術中圖文并茂,綜合處理功能,可以將問題編制成一題多解的形式,讓學生有選擇性的加以演示比較,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一題多解,靈活運用已學知識的好習慣。多媒體教學不僅能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是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徑。如在講《烏鴉喝水》過程中,通過多媒體顯示——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現在請大家想一想,議一議除了在瓶里添上小石子外還有什么方法讓烏鴉也能喝到水呢?對于小學生來說應該怎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聯系切身的實際給學生較充分地表達自己能力的機會。在學生的發(fā)言中可能涉及到許多信息,教師要盡可能的鼓勵學生多說。學生的這些觀點反映了學生的真正思想與理解水平。教師再做出歸納總結,把學生的觀點進行反饋,充分肯定好的思路、好的建議、好的方法,對有獨創(chuàng)見解的創(chuàng)新觀點給表揚。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電教媒體的綜合功能
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生動形象,圖文并茂,適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不僅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能使學生擴大學習的知識面。計算機多媒體教學以他特有的直觀、主動、快捷、大容量、啟發(fā)性好等優(yōu)勢能夠取得傳統(tǒng)教學輔助手段所達不到的特殊效果,是一種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但是在制作和使用軟件中必須注意計算機所起的只是“輔助作用”。備課過程中要重點突出,難點突破,以強化課堂效果,不可嘩眾取寵,用過多的聲音和華麗的色彩,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教學媒體所提供的材料既要與學生的實際相符合,又要與教學相一致。如果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的形式上,顯然只注重了外表,忽視了實質,違背了教學規(guī)律。此外,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應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素質修養(yǎng),不斷地了解和掌握新科技,自我充實和完善,才能適應現代化社會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現代化接班人。
總之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采用不僅為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形象快捷的表達工具,成倍地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和容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同時他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使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充分、和諧、全面的發(fā)展,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