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儷從青年演員到摩托車設計師
為了能騎上自己喜歡的哈雷,張儷開始努力鍛煉,只要有空就會開展深蹲、起坐、俯臥撐、引體向上。跟著師傅學玩摩托花了半年,改裝自己的哈雷不到3個月,可為了把自己的哈雷騎出去,張儷整整鍛煉了1年。
張儷這個名字,乍看起來有點陌生,但說起電視劇《北京青年》里的丁香,《青年醫(yī)生》里的歐陽雨露,卻非常讓人熟知?;蛟S她在演藝圈不算當紅,但在設計圈卻是如日中天。因為擅長服裝設計,她受邀與林志玲、王麗坤、吳昕一起成為了《我的新衣》節(jié)目常駐女神。除了設計服裝有一手外,更有一手的是設計機車,她的機車設計作品在美國世界大賽獲得了全場總冠軍,而她堅持騎機車代步的英姿更是讓范冰冰都贊嘆不已……
張儷從中戲表演系畢業(yè)后一直比較沉寂。作為演員,沉寂就代表沒賺著大錢,盡管靠著拍廣告之類的收入不至于缺衣少食,但大宗商品是基本上買不起的。
她似乎有點“自暴自棄”,不僅不去努力找機會做自薦混臉熟,反而離演藝圈越來越遠,靠著自己那點兒時有時無并不穩(wěn)定的收入,混跡進了京城的“侉子圈”。侉子是北京話對邊斗摩托車的稱呼,張儷說她對跑車房車之類四個輪子的交通工具無感,卻不知怎么的偏偏被這種簡陋得只有3個輪子的交通工具迷得五迷三道,還不惜自掏腰包去駕校學了摩托車駕照,從心動者變成了行動派。她曾經多次去天橋附近的二手侉子交易市場找,但都沒發(fā)現滿意的侉子。最后她找到一家侉子俱樂部,在俱樂部成員的幫助下,她終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輛“車”——一輛不知道倒了多少手的長江750侉子。或許真是對侉子這玩意有天分,不到半個月,她就可以把這種很需要駕駛技巧的機器玩得滴溜轉了。
玩出了經驗后,她也順帶了解了有關侉子的一些常識:侉子是德國寶馬公司最先推出,至今已有70年歷史。將寶馬侉子發(fā)揚光大的,是前蘇聯的烏拉爾侉子,后來傳到中國,衍生成多個不同品牌,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長江牌……自己的那輛長江侉子或許是以前的車主用得太狠,機件磨損比較厲害,隔三差五就會出點小故障。完成了練手使命后,這輛車被張儷淘汰掉了。她從美國進口了一臺美規(guī)烏拉爾M-72。這臺車是一個跟她做同行的車友幫忙弄回來的,這位同行兼車友叫胡歌。胡歌自己也是烏拉爾M-72車主。而這臺烏拉爾也讓張儷成了京城侉子圈中的名人——在北京,美規(guī)烏拉爾的數量比勞斯萊斯、布加迪這樣的豪車還要少,一只手就能數得過來。而張儷,則是唯一一個烏拉爾女騎士。
雖然稀有,但不代表這車就很完美,起碼從舒適性上來說就欠奉。雖然開起來缺乏溫柔,在實用性上卻匠心獨具:它有一個讓任何人看了就會忍不住要坐上去體驗一番的可愛邊斗,有外置式踏板和可掀起的擋風玻璃,邊斗后還有個后備廂,可以放置車主需要的所有東西。
在胡歌的點撥下,在其他車友的指導下,張儷對于侉子的專業(yè)知識水漲船高,曾經只會轉油門捏離合的手,開始操起改裝工具:顏色太素淡,就噴成最顯眼的亮紅色;座椅不夠舒服,拿起改錐換上更輕質更舒服的新彈簧;速度上不去,換個齒輪,輕輕松松上120;駕駛樂趣不夠,離合器更新、剎車片加強、排氣管升級……
可是,當張儷的烏拉爾成為京城最打眼的侉子后,她卻“見異思遷”了。因為侉子的強項在于通過性,適合玩攀爬越野。她喜歡侉子,但對定向越野的興趣卻不大。一番思量后,她決定將3個輪子的車再減掉一個輪子,告別侉子去玩機車。
鑒于玩侉子得到了“師傅”胡歌的幫助和點撥少走了很多彎路,張儷決定在機車界也找個同行當老師,與其自己瞎折騰,多借鑒一下前輩高手的經驗心得更有必要。第二任師傅是第一任師傅介紹的,胡歌告訴張儷,演藝圈中機車玩得最牛的非李晨莫屬。胡歌是個好師傅,徒弟都要背叛師門了,他還要扶上馬再送一程。由他出面請李晨出來吃了頓飯,算是正式把自己的徒兒“過繼”給了他。說來也巧了,“拜師”沒多久,這對師徒又成了搭檔,聯袂參演了《北京青年》。同行同事兼同好,李晨于是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玩機車的經驗心得傾囊相授,新玩家張儷就此茁壯成長。李晨是個“拆客”,每臺他買回來的原裝進口機車都被他化整為零變成一堆零件,然后再自己動手將這堆零件還原成一輛整車。他的機車騎得很少,但很享受拆了裝裝了拆的過程。拆裝有了自己的一套心得后,他開始找生產商定制純手工專屬機車,而且還自己全程參與。
俗話說什么樣的師傅教出什么樣的徒弟,跟著李晨這樣一個不把車拆了就手癢的師傅,張儷的動手能力就這么一日千里地提升起來。她給自己買了一臺全新的哈雷,但是她嫌這車太新了,她覺得有味道的哈雷應該是留有一點時間印記的舊舊的樣子。于是她開始自己動手把車做舊,先將油箱的油漆刨了,再進行磨砂處理,她還請了擅長繪畫的朋友幫忙在油箱上畫出有古老味道的斑駁圖案,最后再上一層防銹的無色光油,锃亮時尚的油箱就這樣變成了古樸的味道。接著是大量的銅飾和純銀配飾加持,年代感一下子就出來了。張儷最得意的是為自己的哈雷動手制作了一個純手工的雕花油箱蓋,畫龍點睛地讓這臺車有了蒸汽朋克的影子。最有難度的工程是手工制作油量顯示,她在油箱上下兩端鉆了2個孔,然后用密封鉚釘固定住一段跟孔距等長的透明油管——這段油管就跟油箱形成了一個連通器,不需看油表顯示,只要看看油管里的油液面高度,就知道油箱里還有多少油——雖然功能與油量表重復,但這段可見的油管油量顯示卻是最早期哈雷的精髓所在。
雖然有了自己動手改裝的帥氣機車,張儷卻頭疼地發(fā)現,這臺車自己暫時還沒辦法騎出去。作為以厚重、粗獷聞名的品牌,哈雷從不強調輕盈敏捷的操控,所以輕量化設計跟它絕緣。想要以哈雷為代步工具,是頗需要一點兒體力的。
為了能騎上自己喜歡的哈雷,張儷開始努力鍛煉,只要有空就會開展深蹲、起坐、俯臥撐、引體向上……這些有助于她能早日騎著哈雷出門的體能訓練。深蹲200個一組,俯臥撐300個為單位,至于平板支撐這種別人畏之如虎的項目,張儷可以輕輕松松一做就是10分鐘起步。
跟著師傅學玩摩托花了半年,改裝自己的哈雷不到3個月,可為了把自己的哈雷騎出去,張儷整整鍛煉了1年。基本上,當她終于成為一名舉重若輕的哈雷騎士時,什么反手摸肚臍、A4腰、人魚線、馬甲線之類最考驗身材的項目在她身上都已經具備。
成為瀟灑的女騎士后,張儷開始不滿足于只是玩車,她開始迷上了設計車?;旧?,玩機車設計的絕大多數是男性,她卻將女性的審美注入到了自己的機車設計中。原本她只是想作為一個愛好玩玩而已,沒想到一把就玩了個大的。當她將自己的機車設計作品變成實車后,她帶著這臺車參加了美國世界大賽,結果一舉拿下了全場總冠軍,創(chuàng)造了一個女性設計師奪冠的歷史。
邢大軍據《好日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