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梅
(重慶市長壽中學)
摘 要:司馬遷說過:“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蔽覈S多偉大的政治家、科學家都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可見,歷史學習對于一個人的修養(yǎng)內(nèi)涵極其重要。而當今很多學生都認為歷史是一門副科,沒有認真學習的心態(tài),對于學習也提不起興趣。出現(xiàn)這種情況其實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分不開的。那么就針對如何提高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對高效課堂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興趣;高效課堂
歷史是證明一個國家發(fā)展史的一門學科。它可以使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的國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歷史系的戴安娜·諾維茨教授說:“沒有歷史頭腦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覺醒來,他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笨梢姎v史對于民族發(fā)展來說是必要的。另外,“學史使人明智?!睔v史的內(nèi)容廣泛,而且對于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歷史學習,身為國人,必須要認真地學習歷史、感悟歷史。也就是說,歷史是一門我們必須了解的、需要深層去探討的學科。另外歷史也作為我們的一門考試科目,學生也要更好地掌握,做到真正理解。
一、提升對于歷史的學習興趣
歌德曾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笨梢?,每件事情是否成功取決于一個人的興趣程度。所以說興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一個起源,也是重要的基礎。一個人只要有了學習的興趣就能激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驅(qū)動力,不斷前進。歷史的學習也是如此。學生只有對歷史學科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才會將歷史真正學好。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zhèn)湔n,其次教師要進行課堂的導入。那課堂的導入就會顯得尤為重要。如在講鴉片戰(zhàn)爭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進行導入,播放一些當時戰(zhàn)爭的圖畫,在觀看時可以將配音放進去,以便引起學生的共鳴。而多媒體教學可以將當時發(fā)生的場景真實地展示出來。這樣學生就會更加感同身受、身臨其境,而且就可以集中精力認真地學習。這樣學生也可以慢慢地了解學科的特點,興趣就會變得更加濃厚。對于一門學科的教學來說,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很快地將學生帶入課堂,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其注意力,并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如何建立課堂的高效教學
對于一堂課的高效教學,不管是對于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而之前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是在一堂課中不停地講課,一味地進行知識的灌輸,對于學生是否接受卻不是很了解。在這種理念下,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追求的是如何認真地把我這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全部教給學生,所以與之無關的東西應該舍棄,因此課堂也就會陷入枯燥、沉悶的氛圍。鑒于此,教師要在教學時與學生達成互動教學,另外也要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教師就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積極性與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比如,在講《辛亥革命》時,教師可以先對其背景進行介紹,隨后讓學生了解課本內(nèi)容,教師此時就可以提出學生對于文章的認識。拋下問題,讓學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問題,最后得出自己的結論。比如有的學生會對辛亥革命的性質(zhì)進行解答: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有些則會對它的歷史意義進行解答: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可知革命的主要任務是反帝反封建,為資本主義發(fā)展開辟道路?;蛘呤菑氖∫约敖逃柕冉嵌冗M行解答。
對于這些學生的回答,教師也要給予及時的肯定,這樣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就會變得更加自信,另外,在學生紛紛發(fā)表完自己的看法后,教師就要對其進行總結概括。這樣的教學課堂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可以讓學生真正地感受歷史,掌握知識,還會讓學生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對于教師來講,這樣的高效課堂是對于自己教學的肯定。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改變之前教師作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而是將學生當成主體。
總之,新課程理念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fā)展,要求教師要有“全人”的概念,在教學中,我們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既注重本堂課學生的學習收獲,又考慮每堂課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作用。而學生對于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也是教師應該考慮的教學方向之一。學生只有對歷史學科感興趣,才會有課堂中主體性的表現(xiàn),不然只是教師一味地引導,學生沒有興趣和積極性其實都是枉然的。因此,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興趣與素養(yǎng),這樣才可以更加有效地進行高效課堂的教學,而高效課堂的進行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教師,我們在今后的教學路上要不斷地完善教學模式,以便于學生的學習得到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趙亞夫.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01.
[2]聶幼犁.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