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華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qū)江陰高級中學)
摘 要:新課程標準頒布以來,高中生物課程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積極開展了教學改革。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的教學需求,如何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是諸位生物教師一直在思考的話題。就新課程視野下提高高中生物教學品質這一課題展開研究,希望為高中生物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生物;教學質量
進入新世紀以來,高中生物教學工作日益受到關注。如何突破應試教育的樊籠,促進生物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成為橫在諸位教師心口的一塊大石。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信息技術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指出:生物科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日益密切,正在對社會、人類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高中生物課程應當與時俱進,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21世紀是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計算機網絡時代,得益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課堂容量增大,教學效率明顯提高。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應當緊跟時代發(fā)展趨勢,采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
如在教學必修二“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時,在課堂導入階段,本人利用多媒體設備出示了一組照片:(1)修整過的眉毛;(2)水毛茛水上和水中的葉片;(3)一位母親和她生的三個孩子。本人讓學生觀察圖片,并思考修整后的眉毛可不可以遺傳?水毛茛水上和水中葉片形狀是否相同?一母同胞的三個孩子是否長得一樣?學生馬上興高采烈地討論起來。有學生認為修整后的眉毛不可以遺傳,有學生認為修整后的眉毛可以遺傳;有學生指出水毛茛水上和水中的葉片形狀不一樣,一母同胞的三個孩子長得也不一樣。等課堂討論得差不多了,本人總結到:DNA的準確復制保證了遺傳信息的穩(wěn)定性,但是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遺傳信息會發(fā)生變化,上面三組圖片展示的就是常見的變異現(xiàn)象。你們知道變異類型有哪些嗎?接下來,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探索這個話題。借助于多媒體展示圖片,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到生活中存在的變異現(xiàn)象,課堂導入順利展開,此后的教學活動也開展得相當順利。
二、聯(lián)系生活實例,拉近課堂距離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一節(jié)中指出:生物科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教師應當注重使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背景中學習生物,倡導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概念。生物來源于生活,理當回歸生活。脫離實際生活的空中樓閣式教學拉遠了學生與課堂之間的距離,違背了新課程基本理念,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應當緊密聯(lián)系實際生活,努力在學生生活的現(xiàn)實世界與課本知識之間搭建橋梁,培養(yǎng)學生用學科眼光審視生活現(xiàn)象的能力。在基因突變相關知識講解過程中,本人引入了這樣一個生活案例:我們在感冒發(fā)燒的時候都會去醫(yī)院看病,如果癥狀非常嚴重,醫(yī)生會建議病人查血。1910年,美國一位黑人青年由于發(fā)燒和肌肉疼痛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這位青年的紅細胞是不正常的,呈現(xiàn)為鐮刀型,運輸氧氣能力較弱,容易使人患貧血病。這種紅細胞是異常紅細胞,并且可以遺傳,屬于血紅蛋白結構異常,那么,它的病因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感冒對于學生而言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聯(lián)系這一生活實例引入血紅蛋白結構異常、基因突變等生物學術語,能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在此基礎上,繼續(xù)就相關問題展開深入分析,課堂教學目標自然能順理成章地達成。
三、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學習能力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指出:生物學科是在人們不斷探究過程中逐漸發(fā)展的,探究也是學生學習生物課程的方法之一。教師應當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培養(yǎng)交流、合作、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谡n程標準提出的這一教學理念,本人認為高中生物課程有必要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教學,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教師應當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空間,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在教學“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時,本人請學生按照座位順序,4人一組,思考教材第81頁的問題,查閱密碼子表,完成DNA序列,討論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原因。出于完成學習任務之目的,學生之間必須要進行交流與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同樣得到良好發(fā)展。
鑒于學生生物學習水平和合作探究經驗有限,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從旁提示,使合作探究朝高效化方向發(fā)展。
高中生物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加強新課程視野下高中生物教學的理論研究,旨在滿足教學改革需求,促進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穩(wěn)步提高。以上是本人結合自身多年高中生物教學實踐經驗所做出的幾點思考,還望諸位同行能攜手同行,共同致力于高中生物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1]戴桂花.新課程下高中生物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的思考[J].中學生物學,2009,13(9):123-124.
[2]黎杏新.新課程高中生物教學優(yōu)化設計的若干心得[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3(11).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