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全球隱形冠軍企業(yè)最多的國家,它們是德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國,也有一些在細分市場領域做得非常出色的領先企業(yè),它們給中國經濟同樣帶來了活力。
中德兩國的體制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不一樣,企業(yè)的管理方式也不太一樣,中德的優(yōu)秀企業(yè)之間是否有相似之處?我們能向德國隱形冠軍企業(yè)學習什么?為了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作者選取了德國的賽多利斯公司和蘇州固锝電子有限公司作為比較對象,通過采訪雙方企業(yè)高管、隨機抽樣采訪不同層次員工,揭示兩家公司的主要實踐和成功經驗。
不同的歷史背景,同樣的行業(yè)領先地位 賽多利斯是家族企業(yè),創(chuàng)立于1870年,在電子天平、過濾純化的市場上長期專心致志地耕耘,占有很高的市場份額,是典型的隱形冠軍企業(yè)。蘇州固锝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經過短短20多年的運營,已成為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設計、制造、封裝、銷售二極管的廠商,堪稱中國的隱形冠軍企業(yè)。兩家公司都關注員工利益,被認為是“好公司”。賽多利斯2016年的離職率低于3%,固锝的離職率2016年也只有2.8%。
都把公司稱為大家庭,但“家”文化不同 蘇州固锝從2009年正式啟動幸福企業(yè)建設。公司把員工和客戶看成企業(yè)發(fā)展的助推劑,堅信企業(yè)的價值來自員工的幸福和客戶的感動。公司創(chuàng)始人吳念博把自己看作“大家長”,關心關懷每一位員工及其家人,并通過他們把關愛傳給父母、孩子,甚至祖父母。他弘揚孝敬、仁愛、感恩、敦倫盡分的價值觀。賽多利斯也把公司稱為大家庭,但賽多利斯員工眼里的“家”只局限于:同事間友好相處、彼此認識、能夠自由發(fā)表意見、沒有等級限制、工作很開心等。
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同樣尊重人 德國的文化一直以嚴格區(qū)分工作和私人事務著稱:“工作是工作,喝酒是喝酒”。兩個人可以既是親密的朋友又是商界的敵人。賽多利斯非常關注公司績效,同時也十分關注人的需求和發(fā)展。不過,固锝對員工的關懷較賽多利斯似乎要全面得多,它建立了以人文關懷為首的八個模式:人文關懷、人文教育、綠色企業(yè)、健康促進、慈善公益、志工拓展、人文真善美、敦倫盡分。
不同的人才觀,但同樣重視人的發(fā)展 中國教育制度和社會價值觀過于看重知識傳授和學歷,而忽視動手能力和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在固锝的被訪者中,只有兩人畢業(yè)于職業(yè)技術學校,大部分員工的教育程度集中在普通初高中。固锝給了他們良好的內外部學習機會,鼓勵員工努力向上,成為技術上的多面手;同時還提供各種學習計劃,讓不同的人從圣賢思想中得出正確的做人做事方式。
德國實行雙元制職業(yè)教育制度,對職業(yè)技能和高等教育有明確分工。賽多利斯15名被訪者中只有一名實習員工有著直接從小學讀到大學的教育背景,其他被訪對象都來自雙元制職業(yè)教育。賽多利斯給員工提供職業(yè)技能培訓和實踐,同時以減少工時的方式支持員工繼續(xù)完成高等教育。
同樣重視員工的培養(yǎng),但培養(yǎng)方式不同 賽多利斯給員工提供各種內容的培訓,培養(yǎng)員工的技能;而固锝則更重視教育,通過不斷地學習有關經典,感化、教化員工,比如組織員工學習《大學》《論語》《禮記》《弟子規(guī)》《了凡四訓》等典籍。
不一樣的國情,但是員工都以領導為榜樣 賽多利斯CEO平易近人,率先垂范,各級領導也沒有高高在上的等級感。在蘇州固锝,“大家長”以身作則。有員工病了,大家長會抽時間去醫(yī)院看望;逢年過節(jié),大家長會給所有員工的家長寫一封公開信,給員工的家人準備各種禮物;大家長還在地上撿頭發(fā)、擦地板、擦飯桌、整理書本,默默地給大家展示如何把這個大家庭維護得最好、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