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新 李秋蕊 張希蘭
?
·病例報告·
環(huán)狀扁平苔蘚一例
劉志新 李秋蕊 張希蘭
臨床資料 患者,男,64歲,山東廣饒人。因全身散發(fā)暗紫色斑疹半年,于2015年3月2日來我院就診。半年前患者發(fā)現腹股溝處出現數個暗紫色斑疹,無明顯不適,未曾治療。后逐漸發(fā)展至腹部、背部及下肢?;颊哂刑悄虿∈?0余年,口服降糖藥,餐前血糖控制在6.0 mmol/L左右。系統檢查無異常。皮膚科查體:腹股溝、腹背部及雙下肢散在暗紫色斑疹,邊沿稍隆起,中央萎縮樣凹陷,上覆少量干燥皮屑,大小不等,最大約2 cm×3 cm,最小約黃豆粒大,邊界清楚,無融合現象(圖1)。甲及黏膜無損害。組織病理示:角化過度,顆粒層增厚,角栓形成,基底細胞液化變性,表皮突不明顯,真皮淺層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大致呈帶狀浸潤,可見噬色素細胞(圖2、3)。診斷:環(huán)狀扁平苔蘚。治療:醋酸潑尼松、雷公藤多苷片口服,維A酸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交替外用?,F正在治療觀察中。
圖1 腹股溝處暗紫色皮損,中央萎縮,邊沿略隆起 圖2、3 角化過度,顆粒層增厚,角栓形成,基底細胞液化變性,表皮突不明顯,真皮淺層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大致呈帶狀浸潤,可見噬色素細胞(HE,×100;×200)
討論 環(huán)狀扁平苔蘚是扁平苔蘚的一種特殊類型,臨床上較為少見。皮損主要表現為多發(fā)的小丘疹呈環(huán)狀排列,多為單環(huán),少數可呈多環(huán)[1]。環(huán)狀損害的邊緣略高起,中央輕度凹陷或萎縮。也可僅有一個丘疹,中心萎縮,呈離心性向外擴展。此型較少發(fā)生在軀干,多發(fā)生于龜頭及腋窩、腹股溝等褶皺部位。本病例臨床表現不典型,皮損以軀干部為主,龜頭處無明顯皮損,我們曾疑診為萎縮性扁平苔蘚。環(huán)狀扁平苔蘚消退過程中或在開始發(fā)病時,也可形成萎縮性扁平苔蘚[2]。這兩種亞型病理上基本相似,萎縮性扁平苔蘚的病理表現為表皮顯著變薄,幾乎僅見顆粒層,致密的角化過度通常存在,表皮嵴幾乎消失,很少見到膠樣小體[2]。相鑒別時需結合臨床表現。另外還需與汗孔角化癥、環(huán)狀肉芽腫相鑒別。但汗孔角化癥組織病理上是在充有角蛋白的凹窩部中央,有一不全角化柱,即圓錐形板層,與本病不同。環(huán)狀肉芽腫主要淡紅色或紫色小丘疹,皮損中心消退,周圍排列緊密,形成環(huán)狀、匍行狀。病理表現為局灶性膠原纖維變性、炎性反應和纖維化,真皮內可見柵欄狀排列的組織細胞。本病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近年來主要應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調節(jié)劑等藥物。中醫(yī)藥也有一定的療效。
[1] 汪盛,李薇.環(huán)狀扁平苔蘚1例[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7,36(9):591.
[2]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3版.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2001.785-787.
(收稿:2015-03-21 修回:2015-04-20)
東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廣饒,25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