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粹靜
廣西南寧市良慶區(qū)那平小學
【摘要】數(shù)學高效課堂是教師“教”學生“學”的交往過程中二者達到雙贏的途徑。因此,在理解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含義下,探析教學中高效課堂的建構價值,從而提出高效課堂的策略對現(xiàn)實的實踐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文章的價值訴求所在。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內涵;價值
學無涯,教無止。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當前理論與實踐者一直關注的事情,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也是課改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訴求。但真正的有效課堂其內涵是怎么樣的?又如何架構這樣的有效課堂呢?這些都是建構數(shù)學高效課堂要思考的事情,也是最關鍵的事情。教師只有思考清楚,理解透徹,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落實到實處,使教學真正走向學生。
一、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建構內涵分析
(一)理論價值應有之意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直是教師奉行的指導方針,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除要關注自身的教以外,還要關注學生的學,這是教師的主要職責,也是教學理論下的應有之意。以皮亞杰的認知主義為代表,我們可以得出學生的學習是需要自我的主動建構,只需要自我的動腦和動手,然后通過“動作”“圖式”的方法表征出來。如對時間“秒”的認知,首先是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秒,然后將生活經驗與理論知識相聯(lián)系,這才能有效地完成課堂任務或教學目標。
(二)高效課堂自我之意
高與低相對,高效的反面則是低效,而高與低最后的評價指標應是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學生的情感體驗兩個方面。小學課堂一般在45分鐘左右,且在這短短的45分鐘時間里,讓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一些間接性的知識,從“無”到“有”,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懂”,不僅是認知的生長,還是情感的生成。因為高效的課堂要求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是學生情感的共鳴者,既傳授知識又對話學生。這些都是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的自我之意。
(三)新課程改革之意
在新課改如火如荼地進行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一直是課改圍繞的熱點話題,也是課改方案的制定、理論的探討、實踐評價的依據標準。近年來,我們一直反對傳統(tǒng)法的教學模式,提倡學生自主學習,讓課堂成為學生的“天下”,這樣的“天下”締造是需要教師的“引”的。教師的“引”是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提升,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有所獲,使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感覺到知識的實用性。這同樣意味著對當下“熱熱鬧鬧”的課改課堂提出一個標準,課改的課堂不是徒有其表。讓學生有所獲,建設高效的課堂是新課改之意。
二、在教學中追求小學數(shù)學深度教學的價值
吃透教材,巧設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共同活動,教師的教對于學生來說,又居于主導地位。因此,我認為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首先要把教材吃透,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識的來龍去脈,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題和練習題的編者意圖。對這些,教師只有仔細琢磨,深入鉆研,做到胸中有書,才能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同時,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還要研究教材內容與生活的最佳結合點,巧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入新知。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識,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怎樣教學的問題。
案例:秒的認識
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學生反饋:
①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法進一步類推。
體驗1秒鐘:
①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fā)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看誰數(shù)得最準確。 ④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shù)一個數(shù)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xiàn)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此次活動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有效地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并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最后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三、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實施策略
數(shù)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非常強的學科,知識之間聯(lián)系非常緊密,任何新知識都是在已學過的舊知識基礎之上發(fā)展起來的。因此,教師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統(tǒng)性,教學時才能做到瞻前顧后,利用前面的知識為后面的新知識做好鋪墊,才能讓課堂有效,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一)抓住數(shù)學概念本質的知識,建構學生數(shù)學思維
如:單位“1”這個概念,不僅對分數(shù)的理解是一個重要的基礎,而且在以后全部分數(shù)應用題、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教學中,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學習分數(shù)乘法時,必須讓學生徹底理解這個關鍵的問題。這樣,在學習“工程問題”應用題、百分數(shù)應用題時,學生就不會感覺理解困難。很明顯,單位“1”是貫穿分數(shù)、百分數(shù)這部分內容始終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因此,教師在分數(shù)部分教學一開始就要緊緊地抓住它,通過種種形式讓學生透徹地理解單位“1”的意義。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借助具體的物體表現(xiàn)出來。上例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注意讓學生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二,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事情所需時間,在頭腦中建立表象,在估測其他事情時可借鑒作比較。當然,除了在學習“秒的認識”時可以這樣做,建立其他數(shù)學概念也可運用這樣一些做法。這樣的教可以使學生既在掌握“秒”的知識中學習,又可以在知識的遷移過程中感受到數(shù)學的一種方法思路。這是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應有之意。
(二)要了解知識引申變化的情況,適時引導學生
教師只有理解得深,才能深入淺出地教。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授業(yè)和解惑,是學生的合作者和引導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對疑難問題是否清楚,主要是看教師對知識是否能正確、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對所教學的內容一定要做一番認真的研究、分析,以達到透徹理解,熟練掌握,才能在課堂教學時做到深入淺出。如:在四年級教學“小數(shù)點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一節(jié)時,為了讓學生透徹理解小數(shù)點的移動引起小數(shù)變化的道理,可先提出四個“為什么”,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自己進行探究,學會弄懂,找出每個問題的答案,搞清它們的來龍去脈。(1)為什么一個小數(shù)中的小數(shù)點位置一變,小數(shù)的值就變了呢?(2)為什么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小數(shù)就變大了呢?(3)為什么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小數(shù)就變小了呢?(4)一個小數(shù)的小數(shù)點每移動一位,小數(shù)大小的變化為什么是十倍的關系呢?課前教師對這部分內容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較透徹,在課堂上才能引導學生深入淺出,點撥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關注學生的自我反思與評價,加強練習
在上述“秒”的活動練習方式上,教師既可以讓學生抓住課堂教學的填空練習方式,如“我們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還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真實感受,如跑步比賽。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除在專門性的有目的的設計下讓學生感受外,還可以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啟發(fā)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shù)學,關注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習。如下課鈴聲響了,教師可以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這樣的學習過程完全可以留給學生自己。每個學生都有自我的反思與評價能力,當然教師要學會去發(fā)現(xiàn)、去運用這種能力,讓其變成自我高效課堂建構的一種手段。如教師在教學完某一知識點后,可以留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能夠逐漸學會反思自我,嘗試著“三省吾身”。對于教師已經講解過的練習,學生不僅要嘗試著舉一反三,逐漸養(yǎng)成自我檢驗的習慣,還可以借助這一過程提升自我的思維能力,建構良好的知識表征和思維鏈條。
總之,高效的課堂不是教師一人的“獨角戲”,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合力而成的。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關注小學數(shù)學知識本身的學科體系,也要學會靈活地運用教學策略,建構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促成學生智慧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馬乃驥.高效課堂手段之學具的應用——讓動手操作與數(shù)學課堂同行[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07):40.
[2] 裴國銀.精當處理教學細節(ji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教學案例及反思[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