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王全
在新課程背景下,生活化教學已經成為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師越來越重視教學過程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物理是一門研究物體基本運動規(guī)律的科目,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妙不可言,自然界的神奇現象讓人瞠目結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將生活中的事物完美地和物理規(guī)律聯系在一起,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轉變觀念,強調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
性
物理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教學的觀念和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效果.有些教師沒有生活化教學的意識,沒有意識到物理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在物理教學中還是沿用以前的教學方法,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避免出現填鴨式教學方法,不能過分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要重視物理教學的生活化,培養(yǎng)學生對于物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注重自身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是否滿足教學目標,還要注意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使教學回歸生活,吸引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講“長度的測量”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測量工具,讓學生自行測量,感受測量的方法和讀數標準.在這樣的實踐過程中,學生完成對測量過程和讀數標準的熟悉和鞏固,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二、回歸生活,采取方法,促進教學內容生活化
物理是一門研究生活中事物的科目.它的學習需要學生觀察和動手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分析物理現象的意識,使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利用身邊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完成對物理知識的解讀,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體會.教師還要組織物理課外活動、課外實驗等,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同時完成對物理知識的傳授.例如,在某次課外活動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將氣球吹大,然后松開,有什么樣的現象?”學生爭相實驗,發(fā)現氣球因為反沖而運動,并且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再提問:“有人知道為什么嗎?”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然后教師揭秘“吹大的氣球各處的厚薄是不均勻的,張力也就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同時氣球在收縮的過程中形狀在不停地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地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地變化,氣球因此而發(fā)生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在不斷變化”.這樣,學生了解了物體運動的知識,完成了課外活動的目標.
在課內講解知識點時,教師要注意知識和生活的聯系,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的真實意義和實際價值.例如,在講“分子的擴散”時,分子是極其小的,人的肉眼根本看不見,為了體現分子是在不斷擴散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同學們家里面的蜂窩煤是黑色的吧,把煤堆在墻角,并沒有接觸到墻,一兩個月后,墻角卻是黑的,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分子運動的結果.煤是由一個個小小的分子構成的,煤分子不斷運動到墻上,于是形成了黑印.”這樣,學生輕松了解了分子的擴散,提高了學習效果.
三、營造氛圍,促進作業(yè)和實驗過程的生活化
物理教學生活化,既要加強課堂教學和生活的聯系,又要關注學生的精神層面.關于學生的精神層面,有些教師忙于教學過程的設計,又是大班教學,學生比較多,無法一一顧全學生的精神層面,忽略了和學生的互動,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關心.為了增進師生的關系,改善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之前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實現和學生的平等交流.
實驗和作業(yè)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師要注意讓實驗回歸自然,使實驗發(fā)揮出活力和魅力.例如,在講“大氣壓”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教師可以讓學生做以下實驗步驟:對氣球吹氣,并且綁好;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來;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提起.這樣,就能讓學生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
總之,生活化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趨勢,是課堂教學的新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提高生活化教學的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