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秀
教育家葉圣陶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只有舉一反三的練習才能切實閱讀與寫作的效果。”我們縱觀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課本,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皆是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這是進行隨文寫話的作文訓練最好的借鑒。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開展隨文寫話訓練應該結合閱讀教學進行。隨文寫話是就文取材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最好方法,是促進低年級學生讀寫結合的有效措施。因此,隨文寫話是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開始。
一、讀寫充分結合,嘗試運用仿寫練習表達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榜樣具有強化作用,學生有了榜樣學習效率就會明顯的提高?!彼?,培養(yǎng)小學生的表達能力應該從課文學習開始。首先,要正確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通過由讀到寫的學習遷移,從而讓學生由不會寫到會寫。因為朗讀的過程是潛移默化對課文的模仿與借鑒,它能把課文的表達方式轉化為自己的表達方式。其次,在閱讀課文中不斷的積累詞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課文中最精彩的句子或詞匯畫下來反復的誦讀,認真的品味這些詞匯的運用。反復的誦讀佳句,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在此基礎上開展隨文寫話活動,嘗試著進行仿寫,從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例如:在學習《春到梅花山》這篇課文時,首先反復的朗讀課文。其次,要求學生掌握“晶瑩透亮、涌動、淡淡”等詞語。最后,要求學生仿寫“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這個句子。很多學生能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寫出這樣的句子,有的學生寫的比較精彩。實踐證明,結合課文內(nèi)容并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聯(lián)系到一起,孩子們都有寫的,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仿寫能力。
二、利用文中插圖,培養(yǎng)學生練筆的興趣
我們知道,小學課文課本中很多課文都配有栩栩如生的插畫。這些插圖能夠把課文中的內(nèi)容形象化的展示在學生面前,既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還為作文教學中進行隨文練筆提供了資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讀圖。通過與課文內(nèi)容契合,了解編者插圖的意圖。然后,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對照插圖復述課文。這樣,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為隨文練筆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這條小魚在乎》這篇課文后,就結合插圖給學生提出疑問:文中這個小男孩的舉動被其他很多游客看到了,這些游客會作出怎樣的評價呢?這樣的舉動說明一個怎樣的道理?你能通過想象把游客的評價寫出來嗎?很多學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的發(fā)言都有各自的道理。此時,進一步啟發(fā)學生:你們說得非常的好,如果把它寫下來就更好了。在課后的批閱中發(fā)現(xiàn),雖然有的學生寫的比較凌亂,但是能夠把文章贊美生命的舉動寫下來。所以,作文教學中通過說的引領,可以讓學生寫得輕松。在評講時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思路進行表達,進而調(diào)整自己的寫話。這樣,學生很快能夠把自己的想法條理清晰的表達出來。
三、挖掘文本內(nèi)容,搭建隨文練筆的平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進行思維的,并且能夠把想象中事物進行進一步的發(fā)揮”。我們知道,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內(nèi)容十分的豐富。很多課文內(nèi)容情節(jié)生動,有的故事情節(jié)有趣難忘,對學生充滿了吸引力。因此,我們應該在作文教學中挖掘文本內(nèi)容進行教學。具體的說,就是根據(jù)課文來創(chuàng)設隨文寫話的情境。利用這樣的情境來促使學生之間開展互動,此時教師在互動中加以引導,從而為學生構建多維度的隨文寫話的平臺。我們知道,小學生是最善于模仿老師或家長的。他們不但模仿老師或家長的動作,甚至對我們的語言也進行模仿。所以,每當學習完一篇課文之后就引導學生進行隨文寫話訓練。例如:在教學《北大荒的秋天》這篇課文之后,就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隨文寫話情境:多媒體展現(xiàn)北大荒秋天的情景。接著,把我們家鄉(xiāng)秋天的景色也通過圖片展示在大屏幕上。這樣,學生就會看到我們家鄉(xiāng)的秋天也同樣的美麗。展示后之后,要求學生說說我們家鄉(xiāng)秋天的景色如何?與北大荒進行比較,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從而達到了隨文寫話的目的。小學作文教學,尤其對于低年級而言,應該充分的挖掘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搭建隨文寫話的平臺,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課內(nèi)課外結合,有效提高隨文寫話質(zhì)量
郭沫若先生說:“學寫作文就應該時常練習,寫多了寫得久了自然也就會提高寫作水平?!边@句話告訴我們,寫作需要通過長期的積累。因此,在教學中要通過課內(nèi)與課外的結合。通過大量的誦讀來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夯實自己的字詞量,學習文章中的表達技巧。在現(xiàn)行的教材中,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口語交際”這一內(nèi)容,同時課外讀物中也有許多說話與寫話方面的練習。只要我們巧妙地加以運用,就一定會提高隨文寫話的質(zhì)量。例如:在教學《三袋麥子》時,就個故事進行續(xù)寫,用其中的“先……再……最后”等連詞寫一段話。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有提高了隨文寫話的質(zhì)量。在課外閱讀《半夜雞叫》后,很多學生很想知道周扒皮被打以后是否還會學雞叫。于是,就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把這個故事進行續(xù)寫。很多學生充分的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把每個人的心理描寫意識激活了。教學中隨文寫話不一定要把一件事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只要求學生能把事情表達清楚,使之連貫成完整的段落即可。這樣,學生們就不會感到害怕,從而培養(yǎng)了寫作熱情。
總之,小學語文中的作文教學應該從課堂中隨文寫話開始。這樣訓練模式形式活,效果明顯,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訓練策略。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大膽的去嘗試、去實踐。只要我們能夠找準提高作文水平的訓練點,就一定能夠激活兒童的思維,進而引導他們?nèi)ンw驗隨文寫話的樂趣。這樣,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就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