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思考過,人活著,最大的安慰是什么?
少年時期,我又黑又瘦,讀書成績不好,小學、初中時常受一些老師的白眼,頭上吃過不少粉筆頭,臉上也挨過不少巴掌。我尤其清楚地記得,有個姓沈的人,竟還背地里叫同學不要跟我玩,仿佛我是個不可救藥的人,或者干脆是個傳染性毒物。我永遠也無法忘掉帶給我屈辱的那所初中——三年苦讀,居然換不來一紙畢業(yè)文憑。
由于小學、初中一些老師的歧視或者說忽視,一直以來,我以為自己是個智力低下的人,而鄉(xiāng)人的冷嘲熱諷,則更令我?guī)缀跆Р黄痤^來。父母的愛是博大的,他們當年沒有向我查看畢業(yè)證書,卻提供給我復讀初中的機會。直到有一天,那是1985年9月,我上了高中。
然而內(nèi)心的傷痛時刻伴隨著我,即使在多年之后。據(jù)說那個姓沈的后來調(diào)到我復讀過的另一母校當了辦公室主任,還對他的同事宣揚,說我是他的學生云云。
后來我為此專門寫了一篇短文,題目叫《長大了誰好,誰才好》(原載《福建文學》雜志),表達了我內(nèi)心的不平。我多想告訴世人,考試分數(shù)并不代表一切,讀書成績不好的人,同樣也可以有遠大的理想。
如今,誰還會追問我曾經(jīng)考過幾分呢?哪怕是一個初中也不能畢業(yè)的人,不是同樣也能成材嗎?誰又能判斷他班上哪個學生,將來一定會有出息或沒有出息呢?因此后來當我自己帶學生的時候,就非常平等地對待他們了,認為他們只要肯努力、肯堅持,將來一定都有一番成就。
我原名鄭功松。據(jù)說,我這名字是一個算命先生給起的。我討厭算命先生,不愿永遠使用算命先生的命名。復讀初中那年,我為自己做主,毅然改了原名。這就是“鄭煒”名字的由來。
煒,是光明的意思,我希望是一盞燈,既點燃自己,又照亮別人。上面提到過,讀書成績不好的人,同樣也可以有遠大的理想。就在那時候,我默默樹立理想:將來當一個詩人、作家。
1983年9月,我寫出了第一首詩;1986年7月,我正式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就在高中畢業(yè)前,我寫出了我迄今為止寫得最好的詩,那就是《兩只小鳥》。另外,我還在高中時寫出了《冰》《港灣,古老而寧靜》《贈》等好幾首膾炙人口的短詩。可以這么說,高中,不但是我的文學之根,而且成就了我的夢想。
我在高中就讀的時間其實非常短暫,1987年5月我就離開了,合計一年八個月。但我對高中的感情卻很深厚,曾專門寫了一組詩,在我新浪博客上發(fā)表后,得到了作家聞舞先生的好評,并且刊發(fā)于《中國校園文學》雜志。
高中的老師,高中的師恩,令我無法忘記。老師們當年的音容笑貌時常一一浮現(xiàn)在我的腦際。盡管當時我的學習成績并不怎么樣,還嚴重偏科,但老師們尊重我的個性發(fā)展,包容我,鼓勵我,激勵我不斷前進。
毫無疑問,尊重、鼓勵、包容、發(fā)展,是我高中母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為自己出身于這樣的學校而感到自豪。
就在離別母校的那一刻,我暗下決心,定下了我的三年、五年、十年目標。我的詩作相繼在海內(nèi)外文藝報刊發(fā)表。2008年5月,我的作品研討會在武漢召開;同年7月,中國作家協(xié)會吸收我為會員。至今,我還是故鄉(xiāng)小城唯一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為高中母校爭了光。
我生于農(nóng)民家庭,內(nèi)向木訥,從小顯得愚魯,由于努力和堅持,幸有小成。有什么比得上實現(xiàn)了理想而更感安慰的呢?最近三年,我臺州、杭州、金華等地的詩展、講座相繼舉辦,我的四行詩似乎有點名聲在外?!吨袊膶W》雜志也為我開辟《鄭煒四行詩與評論》專輯,《臺州商報》還兩度專版配照報道,推介我及我的詩歌。中國當代詩人協(xié)會聘請我為創(chuàng)始會長、南官書院聘請我為廣文文學院首任院長。
當年的高中校長給我題過詞,大意是目標多遠,才力就發(fā)展多快。今天,我的目光已經(jīng)離開了“小小的臺州”。就像一個孩子, 隨著他的不斷成長,他的愿望也在不斷變化。我希望將來能取得更大的成績,盡可能多地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也為我親愛的高中母校,爭取更大的光榮。
最后,我以我的短詩《點燃自己》作結吧:
成不了天空的太陽/就做一盞小小的燈/點燃自己/也照亮別人/再漫長的黑夜/ 都將過去/堅持選擇的夢想吧/就像那高懸的星。
作家小檔案
鄭煒,杭州人,男,1968年11月生于浙江臺州,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1986年7月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六百多篇作品散見于《詩刊》《青年文學》《中國校園文學》《雜文選刊》《文藝報》《文學報》等報刊。出版詩集《鄭煒詩選》《當夢成為一種負擔》《雙子葉集》(合著)等。主編或執(zhí)行主編各類書籍數(shù)十種。
代表作有短詩《兩只小鳥》《贈》《盆》《乘車入北方》《稻稈》《大樹飄零》、長詩《牧羊少年》,以及散文《落?!返?。
寄語:努力和堅持,幾乎就是成功的全部。
推薦的書:《一句話啟思》,林郁選編
這本書雅俗共賞,它不但指出了名言的出處,并介紹了原創(chuàng)人物的背景、生平事跡,或原創(chuàng)書籍的內(nèi)容梗概,還延伸名言本義,另作了一番獨特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