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九
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宗旨在于弘揚新課標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它是教學成功的體現(xiàn),是成功推動新課改后教學的表現(xiàn),是學生提高其教學素養(yǎng)的途徑,因此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非常重要。
一、引導情感溝通,健全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師的“情感”教育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心理,能化被動為主動,化消極為積極。朗讀激發(fā)情感,要求教師充分認識到語言文字是文章思想內容的存在形式,也是作者表達認識與感受的媒介和手段。從語言文字入手,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結合教師的范讀,再現(xiàn)作品的藝術境界,使學生經(jīng)過形象感受和情感體驗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以《回延安》一文為例,這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熱烈而奔放的情懷,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在闊別多年后重回延安的喜悅之情,以及對革命圣地的向往之心。教師在講授時,要結合信天游文體的特點,認真范讀,力求再現(xiàn)當時的場景,表現(xiàn)出作者對革命圣地的崇敬、向往之情,以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
二、強調學生自主性學習
“將課堂還給學生”,這一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廣大教師的一致認可,并付諸實踐當中。但是,從實施的效果來看并不理想,很多教師確實實施了自主性學習,但是并沒有把握好度,使自主性學習效果和新課標理念下所倡導的自主性學習效果相差甚遠。出現(xiàn)了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課堂下亂哄哄的尷尬現(xiàn)象,貌似課堂討論的激烈、但實際只有少部分的學生在認真思考問題,其余學生則本著一種渾水摸魚、起哄、有意思的想法在進行所謂的討論。因此,強調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意識是正確的,但是其應該在遵守規(guī)律的同時,強化自主性學習。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讀書和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提高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
三、科學制定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認為教學目標包括三個方面,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技能領域”;在制定語文課的教學目標時應該考慮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健康、豐富的個性。這是每一個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都必須考慮的問題,它指導著我們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行為。它要求我們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內容范圍時,一定要全面考慮三個領域,不可有所偏廢。但是,具體到每節(jié)課中,教學目標又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在具體制定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時,要全面綜合考慮。
四、將信息技術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中
在我國科技和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的同時,很多教育機構都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給教學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說,很多初中學校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代替了傳統(tǒng)粉筆和黑板的教學,導致教學一味機械化,出現(xiàn)教學速度過快、學生學習意識淡薄的現(xiàn)象,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筆者認為,實施信息技術教學是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體現(xiàn),但是應該合理利用,發(fā)揮其優(yōu)勢改變其劣勢才能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在不斷地改革,社會在不斷地進步,教育工作人員應該在時間的推移下,不斷地進行教學研究,不斷地更新其教學理念和策略,在實踐中完善其對自身知識的掌握,從而為教育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山東省肥城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