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紹軍
趙女士的女兒婷婷剛滿7歲,在一所小學上二年級。周五,婷婷放學回家突然說,她喜歡班上的一個男同學。趙女士問婷婷為什么喜歡那名男生。婷婷毫不避諱地說,他長得太帥了,而且還很有正義感,經常幫同學忙,她不知不覺地喜歡上了這名男生。婷婷甚至要求趙女士找老師做工作,想換座位和那名男生坐在一起。
“我們家孩子也是這樣,有時寧愿冒著遲到挨老師罵的風險,也要等他喜歡的那名女同學一起上學,我真擔心他早戀了?!逼埾壬Q,9歲的兒子很喜歡班上的一名女生,讓雙方家長都感到糾結。
對兒童性心理發(fā)展的調查發(fā)現,在孩子10歲左右的時候,表示有喜歡的人的比例占到17%左右,而到12歲左右,表示有喜歡的人的比例占到了40%。但直到孩子大概16歲以上也才有50%的孩子會提及戀愛感覺的那種喜歡。這個數據說明孩子會感覺和提及喜歡某個人不等于愛上某個人,說明孩子會感覺到喜歡某個人,比我們以為的早很多。我在與很多孩子和家長的接觸中發(fā)現,有些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就會宣布自己喜歡某個人,要和某個人結婚。所以,七歲的孩子說自己喜歡某個同學,并不是太離奇的事情。
要強調的是,即使很多孩子在很早就有喜歡某個人的感覺,但真正會進入戀愛關系的孩子,即使到了高中也并沒有很多。
有個母親很著急的說,她7歲的女兒晚上睡覺前告訴她,自己喜歡班級的某個男生。她當時被嚇得呆住了。但是,在不知道怎么應對才比較妥當的情況下,她并沒有去批評女兒,也沒有特別強調什么,而是保持了沉默。第二天打電話向兒童教育專家咨詢,該怎么處理比較合適。
所以,專家向這位媽媽講了自己是怎么回答女兒的?!拔耶敃r就問女兒:‘你喜歡那個男孩子什么?她說:‘他會跳舞,跳得很帥,個子又高,皮膚也很白……于是,我回答說:‘寶貝是喜歡那種帥氣,對嗎?女兒點頭同意。我說:‘這么帥氣的男生啊,媽媽看到也會喜歡的,你身邊其他的同學也喜歡嗎?女兒說:‘這么帥氣的樣子誰不喜歡?。课耶敃r表揚女兒,她能欣賞到很美好的特征?!?/p>
喜歡某個人還是喜歡某些特征?很多時候看上去孩子是在說自己喜歡某個人,在成年人的概念里面會聚焦于那個人,但孩子的表達通常比較籠統(tǒng),更可能是表達喜歡那個人身上的某一種特質。所以,家長在引導的時候,盡量要把特征從具體的人身上抽離,盡量聚焦于具體的美好的特征,減少對具體人的聚焦。
發(fā)展心理學研究發(fā)現,當青少年在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時候,經常會思考的就是自己擁有的特征,自己會成為怎樣的人,希望成為怎樣的人,別人會如何評價自己,以及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等等。這個時候,通常就會和身邊的人進行比較,也就是說照不同的鏡子來形成自我同一性。這個時候,孩子通常會通過對身邊各種年齡的人的觀察,發(fā)現很多不同的美好的特征,并努力聚合在自己身上,希望發(fā)展出一個理想的自我。
在照不同鏡子的時候,自然會發(fā)現一些欣賞的特質,這個時候就容易注意到具有這些特質的具體的某個人。因而產生帶著羨慕帶著欣賞帶著期待等美好的喜歡。所以,我覺得,會喜歡、會欣賞他人(包括異性)的孩子,才更可能發(fā)展出良好的自我同一性。
在講課和做咨詢的時候,專家們都會提醒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當孩子聊起喜歡誰,無論是什么年齡,都請尊重孩子內心美好的表達,不要盲目地給孩子貼上早戀、早熟之類的標簽。孩子告訴你這些,只是表達了內心獨一無二的感受,這份感受本身,以及這個孩子,都需要得到尊重?!?/p>
聰明的家長懂得在孩子表達出喜歡某人的時候,拆分孩子欣賞的特征和人,減少對具體個人的聚焦,更多聚焦于孩子欣賞的特征。把孩子提到的喜歡的特征一般化。讓孩子發(fā)現更多的人,不同性別的人,不同年齡的人,其實都有孩子喜歡的那些特征,進而引導孩子去努力發(fā)展更美好的自己。
當然,必要的性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學研究發(fā)現,給孩子做性教育的最合適人選就是父母。很多父母會問,什么時候教育?用什么方法教育?一般來說,要提早讓孩子了解一些性生理和心理的現象。至于使用的方法,如果家長感覺能說得科學和清楚,可以自己講清楚,如果感覺為難或有困難,可以請孩子一起閱讀比較好的青春期教育的書籍,然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
很多父母擔心,太早讓孩子了解性知識,會不會讓孩子更容易出現問題?其實,知識只是知識。從統(tǒng)計資料看,那些出現問題的孩子,往往是因為不懂得知識,或者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卻和知識沒有關系。況且,如果孩子不知道科學的知識,而出于好奇,瞞著父母去網站上到處瀏覽,那恐怕會更讓父母擔心吧。心理學的研究也發(fā)現,當家長孩子早一些懂得科學的性生理和心理學的知識之后,孩子對那些黃色網站反而具有了更強的免疫力。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好奇已經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