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
摘 要 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一切有價值的實驗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本文簡要介紹了目前高中物理實驗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現(xiàn)狀,并提出了具體的優(yōu)化路徑。
關鍵詞 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資源開發(fā)與利用 優(yōu)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3.050
Abstract High school physics learning requires students not only master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extbooks, but also need to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experimental operation capability.This requires teachers fully excavate all the valuable experimental resources to develop students' physical experimental ability during the usual teaching process.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hysics experiment resources in high school, and puts forward a specific optimization path.
Keywords 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ptimization path
0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人們對教學資源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對于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而言,實驗是重要組成部分,故實驗資源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除了要緊抓理論教學,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充分開發(fā)利用一切有價值的物理實驗資源,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成效。就目前高中物理實驗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來看,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難以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實驗資源對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性,從多種渠道進行合理開發(fā),并對已有資源進行科學的分類與管理。
1 高中物理實驗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現(xiàn)狀分析
1.1 現(xiàn)有實驗資源難以滿足教學要求
在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中,實驗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對物理課程目標的貫徹落實、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而實驗資源則是物理教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就目前學校現(xiàn)有的實驗資源來看,實驗室的儀器種類數(shù)量有限、器材老化,很難滿足最新的教學需求。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在實驗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選擇直接將實驗內(nèi)容和結果告訴學生,讓學生在沒有進行實際操作的情況下死記硬背,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阻礙了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形成。
1.2 對現(xiàn)有物理實驗室資源利用不充分
目前,還有許多學校沒有意識到物理實驗室維護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思維模式還停留在過去的傳統(tǒng)應用觀念。實驗室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僅限于將模型、儀器等進行簡單的歸納整理,放在相應的儲存柜中,這些資源大多只用于教材上有限的一些演示性實驗。學生在做實驗時,只能被動地根據(jù)已有的資源來選擇進行相應的實驗驗證,并且由于實驗室開放時間有限,使得一些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來進行驗證的探究性實驗難以開展,影響了學生科學素養(yǎng)水平的提高。高校物理實驗室這種倉庫式儲存以及粗放式實驗的運行模式,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實驗資源的浪費,許多有價值的資源被閑置,得不到充分利用,不利于高中物理教學整體水平的提升。
1.3 社會生活中的物理實驗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自新課程改革標準實施以來,教育部門以及學校管理者對物理實驗室資源的建設都予以了高度重視,但不少學校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通常都存在著這樣的思維誤區(qū),認為加強實驗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就是大量購進實驗儀器或藥品。然而,實際上除了實驗室資源之外,還有很多類型值得我們關注并進行開發(fā)利用,例如社會資源、生活資源、自然資源等,這些都可以成為物理實驗資源,并且與實驗室資源相比,生活資源具有簡易性、體驗性、生活性等優(yōu)勢,在一些與生活相關的探究性實驗中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應用優(yōu)勢。例如,簡單的一個塑料瓶,教師可以以此為道具來演示浮力、液體壓強、失重、超重等教材中涉及到的多個重要的物理現(xiàn)象。學校在對物理實驗資源進行開發(fā)利用時,如果能夠將社會資源、生活資源與實驗室資源相互整合,促進各類資源的優(yōu)勢互補,必然能夠最大程度地發(fā)揮物理實驗資源的整體功能。
1.4 忽視信息化實驗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物理實驗資源內(nèi)涵豐富,不僅僅包括藥品、儀器、設備等硬件資源,還涉及到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軟件資源,如光盤、錄像帶、網(wǎng)絡資源、多媒體資料等都是物理實驗課程中經(jīng)常需要用到的一些課程資源。通過先進的教學技術,這些信息化實驗資源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特定的物理情境,將事物的本質特征完整地呈現(xiàn)給學生。然而,目前很多學校在對物理實驗資源進行開發(fā)利用時恰恰忽視了信息化實驗資源的重要性,如果能夠將其與物理課程相結合,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技能的吸收,還能培養(yǎng)他們對于物理課程信息的收集、處理以及傳遞的能力,對于提高高中生物理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 加強高中物理實驗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有效途徑
2.1 提高物理教師實驗資源整合意識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正確認識到物理實驗資源開發(fā)的重要性與必然性,強化自身資源整合意識,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不少教師將物理實驗資源簡單地理解為器材、藥品、設備等,并且由于平時對物理實驗的重視程度不夠,實驗室許多完好的器材使用頻率較低,一方面造成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正確解讀新課程標準要求,充分認識到實驗資源對物理教學的重要影響作用,思想上高度重視物理實驗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并使將這種觀念貫穿于自己的日常教學活動當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成效。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教師不僅需要提高自身的資源整合意識,還應從思想層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很多學生認為物理這門課程比較枯燥、乏味,所以一旦有機會進行實踐操作,常常會錯誤地將物理實驗課當做是休閑、放松的機會,并沒有真正發(fā)揮出物理實驗資源應用的教學價值,不僅不利于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還阻礙了學生嚴謹?shù)奈锢韺W習態(tài)度的形成。
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備課時,首先應先清楚地了解課本及輔導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實驗提前做好準備;其次,在準備實驗器材時,教師應從整體上對實驗教學進行構思。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收集更多的實驗資源進行有機整合,以達到增強物理實驗教學效果的目的。
2.2 構建多樣化的物理實驗室
(1)充實優(yōu)化現(xiàn)有實驗室。物理教師應根據(jù)教材上實驗內(nèi)容對現(xiàn)有的實驗資源進行優(yōu)化整合,合理分配,適當增加實驗教學項目,使每件器材的功能都得到充分發(fā)揮。另外,教師還可以對長時間閑置或過時淘汰的儀器進行改造,設計新的實驗項目,深入挖掘實驗室已有資源的價值。除此之外,學校相關部門應根據(jù)實際教學需求來購置新儀器,將物理實驗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工作納入統(tǒng)籌規(guī)劃當中。
(2)管理現(xiàn)有儀器,建立開放式物理實驗室。新課改要求高中物理應以探究式教學為主要目標,將實驗活動中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器材、設計實驗、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并進行實驗結果進行歸納總結。為了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接觸并熟悉各種實驗器材,學校應對實驗室進行開放式運營,既要滿足教師的課堂教學需求,也應為課外實驗提供服務。此外,學校管理者還應明確規(guī)定實驗室的開放時間,配備專業(yè)的實驗輔導教師指導學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實驗。這種精細化的管理方式,不僅能夠拓寬高中生的物理知識儲備,還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3)開發(fā)利用閑置儀器,建立探究式物理實驗室。在高中物理實驗中總會有一些閑置過時或報廢的儀器,盡管表面上看來這些實驗資源已經(jīng)無法滿足新課程改革需求,但如果能將這些儀器收集整理起來,嘗試著建立探究式實驗室,便可以實現(xiàn)資源的二次利用。例如,教師可以將這些儀器分發(fā)給學生,讓他們近距離地觀察了解到其內(nèi)部結構,使學生產(chǎn)生感性的認知;或者組織學生動手拆卸一些報廢的儀器,在拆裝的過程中,學生對其工作原理也會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知。通過對閑置實驗資源的整合與開發(fā)資利用,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出物理實驗室的運行效益,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興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物理實驗活動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提高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2.3 整合學生的生活資源
物理與生活兩者息息相關,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高中物理教師應充分把握這一點,盡可能地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fā),深入發(fā)掘一切可以利用有價值的實驗資源。根據(jù)教材中的實驗要求與安排,教師可以在學生的生活中尋找與實驗內(nèi)容相關的素材,并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改造,使其成為可利用的實驗資源。例如,在對摩擦力進行探究的實驗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身邊常見的自行車為研究對象,分析其運動原理,最后總結得出自行車兩個車輪上的摩擦力方向是相反的這一結論。然后再結合機動車的發(fā)動起步、人行走時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并不是每一種摩擦力都是有害摩擦力。又或者,在講解光實驗部分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經(jīng)??吹降慕煌ㄐ盘枱簦寣W生使用相關工具分別測出紅、綠兩種顏色的光的波長,與其他顏色光的波長進行比較,從而深刻地認識到為什么現(xiàn)實生活中會使用紅燈和綠燈來作為交通信號燈,而不是別的顏色的光。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加強學生對物理這門課程的感性認識,使其意識到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還能夠有效調動他們對于物理實驗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大幅度地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學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課程資源重要性日益突出的今天,高中物理教師應正確認識物理實驗資源,加強自身的資源整合意識,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注重挖掘身邊各類有價值的實驗資源并進行分類整合,不斷改善物理實驗教學成效,提高學生的物理能力水平,為其今后更高階段的學習奠定良好的物理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勇剛.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資源的開發(fā)[J].物理教學探討,2009(10).
[2] 張晶晶.淺析非常規(guī)物理實驗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數(shù)字化用戶,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