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良,陳富富,邱燕紅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婦女兒童醫(yī)院,廣東 江門529100)
論著·
超聲心動圖診斷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觀察
張景良,陳富富,邱燕紅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婦女兒童醫(yī)院,廣東 江門529100)
目的探討超聲心動圖診斷小兒先天性心臟病 (CHD)合并肺部感染的應用價值。方法 對我院收治的42例CHD合并肺部感染患兒在控制感染前后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比較控制感染前后的三尖瓣反流程度、速度以及Pp/Ps值。結果 感染控制后,三尖瓣反流程度顯著改善 (P<0.05),同時三尖瓣反流速度明顯下降 (P<0.05)??刂聘腥厩暗腜p/Ps值為0.91±0.23,顯著高于控制后的0.51±0.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論 CHD合并肺部感染易形成肺動脈高壓狀態(tài),加重右心負荷,超聲心動圖能夠作出清晰顯示和準確診斷。
超聲心動圖;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肺部感染
先天性心臟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指在胚胎過程由于心臟血管發(fā)育異常導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兒科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也是造成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重要因素[1]。心血管畸形所導致的異常血流動力學通常會引發(fā)肺部感染,加重患兒的右心負荷,進一步加重病情。超聲心動圖是一種利用超聲原理診斷心血管疾病的技術。自1954年瑞典學者Edler首次將超聲心動圖應用于臨床以來,超聲診斷技術在不斷進步,已成為無創(chuàng)診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超聲心動圖技術具有無創(chuàng)、簡便、費用較低等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臨床中,在診斷小兒心血管畸形方面具有重要價值[2]。本研究分析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部感染患兒的超聲心動圖表現(xiàn),探討超聲心動圖的診斷價值,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部感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 20 h~6.9個月。納入標準:年齡≤1歲,且無自愈可能;經胸片、體檢、實驗室檢查或胸超聲心動圖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部感染;患兒家屬知情并同意。
1.2 檢測方法患兒取仰臥位或側位,采用Philips IU 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2.5~3.5 MHz。觀察患兒的心臟位置、瓣膜情況、心臟內部結構、房室與大動脈間的解剖關系,測量患兒的四腔心切面、左心室長軸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動脈弓及動脈導管弓等大動脈短軸的多個切面,計算肺動脈與主動脈收縮壓的比值 (Pp/Ps)。
1.3 三尖瓣反流程度評價標準以反流束在右心房的分布和所占面積為標準[3], 將三尖瓣反流分為輕度、 中度、 重度。 輕度:反流束分布多局限于瓣環(huán)水平,所占面積<20%;中度:反流束分布于右心房前半部,所占面積為20%~40%;重度:反流束分布至右心房后壁,所占面積>4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控制感染前后患兒的超聲心動圖表現(xiàn)比較42例患兒中,有20例 (47.6%)為室間隔缺損,其中由左向右分流13例,由右向左分流7例,在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患兒均轉為由左向右分流;12例 (28.6%)為房間隔缺損,心臟血流均為由右向左分流,在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患兒均轉為由左向右分流;10例 (23.8%)為動脈導管未閉,其中雙向分流9例,由右向左分流1例,在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患兒均轉為由左向右分流。
2.2 控制感染前后患兒的三尖瓣反流程度及速度比較控制感染后,三尖瓣反流程度顯著改善 (P<0.05),同時三尖瓣反流速度明顯下降 (P<0.05)。見表1。
表1 控制感染前后患兒的三尖瓣反流程度及速度比較
2.3 控制感染前后患兒的Pp/Ps值比較控制感染前,患兒的Pp/Ps值為0.91±0.23,顯著高于控制感染后的 0.51±0.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控制感染前后患兒的Pp/Ps值比較 (±s)
表2 控制感染前后患兒的Pp/Ps值比較 (±s)
注:與控制感染前比較,*t=9.064,*P<0.05。
組別 例數(shù) Pp/Ps值控制感染后 42 0.51±0.17*控制感染前 42 0.91±0.23
先天性心臟病是小兒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病因復雜,畸形種類多,嚴重影響患兒的生存質量甚至威脅其生命。研究[4]發(fā)現(xiàn),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對血管收縮劑更為敏感,而且患兒自身肺部血管發(fā)育畸形,當肺部血管結構紊亂時,更易導致肺動脈壓力升高,在血管高壓狀態(tài)下引發(fā)血管痙攣、原位血栓以及形成新生血管,因此增加右心負荷,如患兒未得到及時的診治,可導致右心衰竭。當并發(fā)肺部感染時,炎性反應可引發(fā)肺部毛細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內皮素-1、血栓素A等縮血管因子過度表達,同時具有血管舒張作用的一氧化氮 (NO)等血管擴張劑以及前列環(huán)素等物質表達下降,形成肺動脈高壓狀態(tài)。由于心房和大動脈之間構成的肺循環(huán)與體循環(huán)之間的交通,使右心容量負荷過重,右心壓力增加。
診斷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部感染引起的肺動脈高壓的金標準為心導管檢查,但其創(chuàng)傷大、費用高,因此應用受到限制[5]。超聲心動圖技術是應用超聲波回聲探查心臟和大血管以獲取有關信息的一種無創(chuàng)檢查方法,于上世紀50年代起開始應用于臨床,包括M型超聲、二維超聲、脈沖多普勒、連續(xù)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等多項技術[6],因其具有無創(chuàng)性、簡便性、費用相對低廉等特點而迅速得到推廣。超聲心動圖綜合了心臟收縮功能、心臟舒張功能、心室重構、瓣膜返流情況、肺動脈壓力等多種原因,并考慮到各部分之間的相互影響及作用,其評價結果并非簡單的數(shù)值堆積,而是綜合了心臟各部分的變化所作出的對心臟功能的整體性評價[7],可真實、直觀地反映心臟和大血管的結構。另外對于先天性心臟病,在了解解剖結構異常的同時還可觀察到血液動力學的改變,能準確地顯示瓣膜、心房、心室或動脈血管腔的血流方向和分布情況,因此,超聲心動圖是正確判斷先天性心臟病及其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的最為重要的客觀檢查[8]。超聲心動圖也能夠確定心衰患者的血液動力學與形態(tài)學改變,在指導治療方面的意義幾乎可與導管技術相媲美。此外,能否進行手術以及術式的確定均要依靠超聲心動圖的仔細觀測。
肺部感染可使患兒的肺血管阻力增大,右心負荷增加,左右心室間壓力差減小,由左向右的分流速度降低或改為由右向左分流[9]。肺部感染嚴重時可引發(fā)支氣管炎性充血及水腫、炎細胞浸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等,導致肺通氣受阻,同時肺內壓力升高造成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分泌物增多,發(fā)生肺水腫、肺淤血,心臟負荷加重,當心功能無法代償時,即出現(xiàn)心衰。而心衰又同時加重肺部癥狀,形成惡性循環(huán)。
Pp/Ps值是目前預測肺動脈高壓的最直接指標,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性。本研究結果顯示,控制感染前,患兒的Pp/Ps值為0.91±0.23,顯著高于控制感染后的0.51±0.17(P<0.05)。控制感染后,三尖瓣反流程度明顯好轉,三尖瓣反流速度亦明顯下降 (P均<0.05),表明控制感染后肺動脈高壓情況顯著改善,患兒由右向左分流均轉為由左向右分流。
綜上所述,小兒CHD合并肺部感染易形成肺動脈高壓狀態(tài),加重右心負荷,超聲心動圖能夠清晰顯示和準確診斷。
[1]吳金蘭.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D].合肥: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
[2]彭亮明,宋興榮,王懷貞.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監(jiān)測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中的應用 [J].廣東醫(yī)學,2011,32(1):86-88.
[3]趙勝,江榮,吳夢琦,等.超聲心動圖與心導管造影檢查在小兒復合型先天性心臟病診斷中的比較 [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24 (1):44-45,55.
[4]溫恩懿,邱宗文,何周梅,等.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前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的藥物敏感率監(jiān)測及臨床分析 [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08,23(11):842-844.
[5]劉勤.細節(jié)護理對預防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介入封堵術后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 [J].吉林醫(yī)學,2016,37(6):1517-1519.
[6]杜世華.動態(tài)無創(chuàng)PAP測定在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兒童中的應用 [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26(6):1216-1217,1224.
[7]黃晶,段文元,朱萌,等.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超聲心動圖分析 [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5,23(1):27-29.
[8]雷芳.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對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應用價值 [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1,18(1):43-45.
[9]孟祥春,譚衛(wèi)群,劉麟,等.嬰兒動脈導管未閉合并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時急診介入封堵術 [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5,44(1):116-119.
(責任編輯:常海慶)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Ultrasonic 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ZHANG Jingliang,CHEN Fufu,QIU Yanhong
(The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of Xinhui District,Jiangmen 5291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nic 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Methods 4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HD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ultrasonic cardiogram examination before and after infection control.The degree and speed of 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and Pp/Ps value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infection control.Results After infection control,TR degree improved significantly(P<0.05),and TR spee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Pp/Ps value before infection control was 0.91±0.2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0.51±0.17 after infection control(P<0.05).Conclusions CHD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is easy to caus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aggravate right heart load.Ultrasonic cardiogram can make a clear and accurate diagnosis.
Ultrasonic cardiogram;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Pulmonary infection
R725.4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5.0585
2016-12-17
張景良 (1980-),男,本科學歷,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小兒心臟、兒科超聲、產前超聲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