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研
(撫順市中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撫順 113008)
血培養(yǎng)致病菌的菌種分布及其耐藥分析
張新研
(撫順市中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撫順 113008)
目的 對血培養(yǎng)致病菌的菌種分布及其耐藥情況進行分析探討,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方法收集血液標本2 076份,經(jīng)血培養(yǎng)、病原菌鑒定以及藥敏實驗等對血培養(yǎng)病原菌菌種分布以及耐藥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統(tǒng)計的2 076份標本經(jīng)血培養(yǎng)共分離病原菌152株,陽性率為7.32%,152株病原菌中包括有革蘭陰性桿菌101株,構成比為66.45%,革蘭陽性球菌51株,構成比為33.55%,并未檢出真菌。經(jīng)藥敏試驗證實,大腸埃細菌、肺炎克雷伯菌對美羅培南、亞胺培南的敏感性為100.00%。結論本次調(diào)查中,血培養(yǎng)分離病原菌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菌種繁多,耐藥性較高,臨床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合理用藥,降低細菌耐藥性。
血培養(yǎng);致病菌;菌種分布;耐藥性;革蘭陰性桿菌;合理用藥
本研究中對血培養(yǎng)致病菌的菌種分布及其耐藥情況進行分析探討,對收集的血液標本進行了研究,并對血培養(yǎng)致病菌菌種分布情況和耐藥性進行統(tǒng)計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lián)犴樖兄嗅t(yī)院檢驗科收集的血液標本2 076份,標本來自本院各個科室的臨床患者,包括有男1232例,女844例,男女比例為1.46∶1。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對以上收集到的血液標本分別展開血培養(yǎng)、病原菌鑒定、藥敏試驗,并對病原菌分布情況、耐藥情況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2.2 檢查方法 采集血液標本,通常成人為5~10 mL,兒童為3~5 mL,采集時應利用無菌注射器進行。檢測儀器為:美國BD-BAC TEC 9 240自動血培養(yǎng)儀,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 VITEK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及配套的鑒定卡及相應的藥敏卡。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采集、培養(yǎng)標本,對于陽性警告標本,需利用注射器將培養(yǎng)液轉種至平板上,同時行涂片、染色處理;對于結果為陰性的則需繼續(xù)培養(yǎng)5 d[1]。藥敏試驗采取K-B紙片擴散法,采取CLSI標準對敏感、耐藥和中介進行判斷。標準菌株選擇:銅綠假單胞菌 ATCC27853、大腸埃希菌 ATCC25922、金黃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肺炎克雷伯菌 ATCC700603為陽性對照。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培養(yǎng)與分離鑒定結果 統(tǒng)計的2 076份標本經(jīng)血培養(yǎng)共分離病原菌152株,陽性率為7.32%,152株病原菌中包括有革蘭陰性桿菌101株,革蘭陽性球菌51株,并未檢出真菌。革蘭陰性桿菌包括有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別分離出65株和17株。大腸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P<0.05);革蘭陽性球菌包括有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共計26株,,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6株。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P<0.05)。除此外還包括有非發(fā)酵菌、鏈球菌、腸球菌。見表1。
2.2 藥敏試驗結果 經(jīng)藥敏試驗證實,大腸埃細菌、肺炎克雷伯菌對美羅培南、亞胺培南的敏感性為100.00%。
表1 血培養(yǎng)分離鑒定結果及檢出率
血液感染為感染性疾病的一種,該病對患者健康及安全的威脅較大,病情嚴重者可造成多臟器功能衰竭、休克等癥狀,甚至會造成患者死亡[2]。血液病原菌檢測以及藥敏結果對臨床明確診斷、控制病情、改善治療效果以及促進合理用藥均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3]報道結果相似,由此證實,本研究中,血培養(yǎng)分離病原菌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菌種繁多,耐藥性較高,臨床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合理用藥,降低細菌耐藥性。
綜上所述,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可為臨床藥師進行抗菌藥物選擇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jù),臨床工作中,應注意對血培養(yǎng)檢測予以加強,以藥敏試驗結果作為依據(jù),并與臨床療效進行結合,對抗菌藥物進行合理選擇[4]。在治療的過程中,盡量將分離病原菌、藥物敏感性分析結果視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主要依據(jù),保證臨床合理用藥。
[1] 阮奕,鐘倩怡,鄭瑞琳,等.血培養(yǎng)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1,16(2):176-178.
[2] 徐波,張光芯.血培養(yǎng)標本中病原菌的種類分布及其耐藥性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1,22(3):1121-1123.
[3] 陶黎黎,胡必杰,周春妹,等.3644瓶陽性血培養(yǎng)病原菌分析及雙份血培養(yǎng)意義評價[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11(2): 769-772.
[4] 凌春飛,陳志軍,張學根.常見革蘭陽性球菌的分布與耐藥性檢測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20(18):65-6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