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敬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特點。在語文閱讀學習中,我們不僅重視學生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還要重視對他們思想情感、素質素養(yǎng)的熏陶,提升其人文素養(yǎng)。這需要我們以情激情,以讀養(yǎng)情;激發(fā)學生帶著情感進入閱讀學習狀態(tài),以情融情地感悟文本的人文情韻,獲得人文滋養(yǎng)。
一、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意義分析
新時期的素質教育強調對學生的品質、能力和素養(yǎng)的教育。肩負德育功能的語文學科教學要為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基。語文閱讀教學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樂學,不僅要學生有語文學習的興趣,還要渴望在閱讀中獲得人文滋養(yǎng),獲得素質品質、道德情操的提升。如《背影》一文學習中,我們關注學生生活情感,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以情生情,以理激情,借景生情,點燃學生閱讀情感,聯(lián)系生活中的父子(父女)親情,體會感悟文章所表現(xiàn)的父子深情,獲得情感的熏陶。
當下的閱讀教學強調著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而學生沒有閱讀的情感,不能在課文的閱讀中收獲情感,那么,語文教育目標就不能算高效達成。如《端午日》學習中,學生如沒有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識,對節(jié)日一些習俗和事件的喜愛之情,那么,他們就不能體會湘西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與鄉(xiāng)土文化的獨特魅力;不能獲得賽龍舟活動傳遞的團結合作與激勵爭先精神。
可見,正因為情感是人內在素養(yǎng)的積淀,是由生活體驗、閱讀感受提煉的。我們組織學生開展閱讀學習需要點燃他們的體驗情感。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指導他們有個性地閱讀,讓他們展示自己的閱讀所得,表達自己的閱讀情感。讓學生的情感在與文本情感的碰撞中,完善、豐富、深厚,吸納閱讀內容情感,促成人文素養(yǎng)和品質的提升。
二、激發(fā)閱讀情感提升閱讀學習質量
我們的教材多貼近生活。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更要關注學情,珍視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激發(fā)他們運行情感,個性化深入閱讀思考。
(一)導入,讓學生帶著情感進入閱讀狀態(tài)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能引領學生進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狀態(tài)。我們的導入可以采用對話交流、情境創(chuàng)設等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聯(lián)系自身情感體驗,進入閱讀學習狀態(tài)。如《黃紗巾》一課教學中,我們以農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的生活切入,讓學生在感受物質生活差異的體驗中進入課文內容。讓學生們談談如果自己渴望吃上一份大餐,獲得一件漂亮的衣服,擁有一輛嶄新的名牌自行車,我們會怎么得到呢?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對一些家庭經濟不是很寬裕的學生來說,他們可能有過這樣渴望而不得的經歷。這樣看似隨意的交流,就讓學生生出閱讀興趣和探究,課文中的女孩想要得到什么?為什么實現(xiàn)不了自己小小的愿望?店主免費送為什么不要呢等等問題。這樣,他們進入閱讀狀態(tài),就能用心用情地感受人物,在對人物的理解中獲得成長。再如《端午日》的學習,我們先補充賽龍舟的相關內容,讓學生感受這一民俗的文化底蘊,然后提出問題:沈從文先生在文章中寫了端午這天哪些事情,你在有關賽龍舟內容閱讀中,有怎樣的思考?這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情感,在閱讀中感受湘西鄉(xiāng)土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能生出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
(二)研習,激發(fā)學生情感思維獲得閱讀深入
閱讀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主動質疑解惑,提出個性的閱讀思考與同學進行探討。我們在教學中,老師要有情感,能激起學生深入學習的情感。如在《背影》學習中,形式多樣地聲情并茂地朗讀父親爬過鐵道給兒子買橘子的段落。讓學生感受父親的偉大,激起他們對父愛的理解,獲得心靈的震撼。學生在真摯深沉情感融入的閱讀中能夠感受作者對父愛的感激、愧疚之情,也能獲得情感的升華,在情感碰撞中懂得愛,反思愛。再如學習《出師表》的時候,可以范讀引領,讓學生在老師的范讀中感受諸葛亮的忠心耿耿,一片赤誠和殷切期望的情感;從而理解諸葛亮的政治主張和愿望;并能聯(lián)系生活使得學生責任感、使命感增強。可以提出這樣一些問題:①諸葛亮是懷著什么心情寫《出師表》的? ②本文主要寫了對出師后國內政事的安排和出師理由的說明,我們從中發(fā)現(xiàn)諸葛亮對先帝劉備、后主劉禪懷有什么樣的感情,為什么有這樣的感情?如此,學生在閱讀中既能感受臣子諸葛亮對劉備知遇之恩的感激,表現(xiàn)“報先帝”、“忠陛下”的意愿;還能感受作為老臣或是“長輩”語氣恭敬懇切,充滿諄諄囑咐的殷切期望之情。
另外,學生閱讀能力不僅表現(xiàn)在理解分析和鑒賞能力的提升,還表現(xiàn)在吸納之后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的增強。學生在感悟閱讀文本情感之美之后,還要會聯(lián)系生活體驗抒發(fā)情感。如《鼎湖山聽泉》學習之后,我們可以讓學生運用課文寫法,寫一寫自己感受自然和熱愛自然的情感,表現(xiàn)自然之美。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閱讀情感的激發(fā),引導他們帶著情感進入閱讀狀態(tài),通過閱讀質疑和思考獲得文本的情感,并將情感吸納、運用,獲得健康情感的養(yǎng)成,通過經典范文情感的挖掘與探討提高他們美好情感的生成,讓情感道德浸潤心田,凈化美化素質品質的同時獲得閱讀能力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