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濤
摘 要: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縫的出現降低了結構物的觀賞性,也降低了結構物的剛性。對于混凝土結構的建筑,裂縫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特別是鋼筋混凝土的裂縫特別大,起支撐作用的鋼筋暴露在空氣中會生銹,大大縮短了結構物的使用壽命。通過分析混凝土施工中裂縫產生的原因,總結了施工中裂縫控制的防治方法。
關鍵詞:混凝土;拉應力;裂縫控制;公路
中圖分類號:Q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9.124
隨著我國交通運輸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越來越多,施工中的裂縫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產生的裂縫對橋梁的耐久性、安全性、美觀性都構成了威脅。我們在工程施工中要減少裂縫的出現。
公路工程施工中裂縫產生的原因是混凝土所承受的拉應力大于本身的抗拉強度。所以,施工中應減弱混凝土的拉應力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估瓘姸戎饕Q于混凝土強度等級及組成材料,要保證抗拉強度關鍵在于原材料的優(yōu)選和配合比的優(yōu)化,減小拉應力主要通過減弱溫度應力和沉縮應力控制。
1 拉應力出現的原因
拉應力出現主要有以下2個原因:①混凝土的表層因為自身的收縮產生的拉應力;②由于混凝土的澆筑施工和外部自然環(huán)境溫度高低起伏變化大而引起的,混凝土在初凝時內部溫度高于外部,此時混凝土的外部受到很大的拉應力。
2 造成混凝土溫度裂縫的過程
混凝土裂縫的出現分為3個階段:①前期階段。在澆筑混凝土時,水化熱使混凝土澆筑后4 d混凝土的溫度加快提升,內外溫度溫差很大,形成力變,超過混凝土彎拉強度就會引起裂縫。②中期階段。在混凝土水化熱降溫階段,當溫度達到最高峰時就會漸漸降低,水化熱結束時結構物的溫度接近外部環(huán)境溫度。此時,結構物就會引起力變,超過混凝土抗彎拉強度引發(fā)裂縫。③后期階段。裂縫是因混凝土接近外部周圍環(huán)境因素之后保持相對平衡而產生的,如果在外部環(huán)境影響下溫度升高時,則混凝土本身也會產生裂縫。
3 混凝土溫度裂縫的控制
減少溫度裂縫,主要就是控制混凝土的拉應力,而拉應力的控制就是控制溫差,主要有以下幾種施工常用的方法:①選擇正確溫控方法。在澆筑混凝土時采用溫度計和傳感器,選擇測溫條件,及時調整養(yǎng)護條件。溫度的變化受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溫濕度和散熱表面、初凝時間和外界環(huán)境等的影響較大。為了阻止混凝土溫度下降過快,避免內外部環(huán)境溫度變化過大,夏天可以采用滴灌養(yǎng)護,秋冬天可以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yǎng)護,這些方法對混凝土溫度環(huán)境的改變很有效果,在工程實際施工中十分奏效。
選擇級配正確的砂石料才能配出良好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須嚴格控制砂石料的質量來降低水灰比,可在混凝土中摻加新材料來減少水泥用量、水蒸氣的散發(fā),從而保證混凝土的溫度不會升得太高,還可以減小混凝土所受的拉應力。選擇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在澆筑混凝土施工時結構物的鋼筋是很好的導體,易造成溫度差。為了阻止裂縫的出現,施工結束后,在混凝土初凝前的處理是很重要的,這可以把前期階段產生的裂縫減至最少。同時也要加強早起養(yǎng)護,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選擇混凝土入模的最佳時機,混凝土澆筑最好選在春秋季施工,從而降低入模溫度。在夏季施工澆筑時,應保證入模溫度,避免暴曬,在配制混凝土過程中對砂石料灑水降溫。
4 收縮裂縫產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在施工中,混凝土沉縮裂縫的產生較多,出現的主要原因有振搗不密實、沉實不足、表面浮漿過多、級配原材料下沉等。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沒有及時抹面,特別是沒有進行混凝土初凝前的二次抹面,而表面覆蓋養(yǎng)護又不及時,經過風吹日曬,表面水分揮散快,產生干縮,導致早期混凝土產生裂縫。
在常規(guī)施工中,常使用緩凝劑來推遲混凝土的終凝和初凝時間,充分發(fā)揮了緩凝劑的長處,增加了收面次數,減少了表面裂縫,重點是混凝土初凝前的二次收面。
參考文獻
[1]梁增偉.試論建筑裂縫預防及防治措施[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5(24).
[2]王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的綜合方法[J].施工技術,2000(05).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