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會 徐祥輝
河南新鄉(xiāng)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qū) 新鄉(xiāng) 453000
血塞通治療腦梗死的效果評估
張 會 徐祥輝
河南新鄉(xiāng)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qū) 新鄉(xiāng) 453000
目的 評估血塞通治療腦梗死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利用計算機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丹參注射液治療,觀察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療。分析治療后2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不良反應、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及臨床治療效果等。結果 經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96.67%(58/6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86.67%(52/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8.07±6.92)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3.28±7.2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如血小板凝聚率、血栓形成系數(shù)及全血黏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前2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33%(5/6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0%(15/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塞通治療腦梗死療效顯著,可顯著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情況及血液流變學指標,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應用。
腦梗死;血塞通;神經功能缺損;血液流變學;不良反應
臨床上腦梗死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且有相對較高的致殘率及致死率[1-2]。腦梗死是指由于腦動脈血管內膜損傷或粥樣硬化,使管腔逐漸變狹窄而導致血栓形成,完全阻塞動脈血管,從而造成腦血管缺血、缺氧及壞死,進而造成腦血管病變[3]。研究表明,腦梗死的臨床發(fā)病率25%~45%,且易復發(fā),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形成嚴重威脅。本文對血塞通治療腦梗死的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35~78(68.12±3.18)歲。觀察組男29例,女31例,年齡36~79(69.23±4.27)歲。2組性別、年齡、病情、發(fā)病時間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對患者嚴格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并進行基礎治療,如控制血糖、血壓調整、降顱內壓、抗血小板凝聚、預防感染及營養(yǎng)支持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應用丹參注射液20 mL/次靜滴,1次/d,15 d為1個療程。觀察組應用血塞通注射液400 mg/次靜滴,1次/d,15 d為1個療程。2組治療過程中可結合患者實際病情進行一定的輔助治療,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鈣劑等。
1.3 觀察指標 血液流變學指標主要包括血小板凝聚率、血栓形成系數(shù)、全血黏度。不良反應,如頭痛、牙齦腫痛、全身乏力。痊愈:患者病殘程度0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100%;顯效:病殘程度1~3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89%;顯著進步:病殘程度4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進步:病殘程度5級以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及以下;惡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上。
2.1 2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 治療前2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不良反應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s,分)
表2 2組不良反應對比 [n(%)]
2.3 2組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對比 治療前2組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對比±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4 2組總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總有效率對比 [n(%)]
腦梗死是一種常見臨床疾病,發(fā)病率、致殘率及致死率高,老年人群多發(fā)[4]。腦梗死主要由于腦動脈血管內膜損傷或粥樣硬化,血管腔變狹窄,從而導致血栓形成,使腦動脈閉塞,造成腦動脈血管缺血、缺氧及壞死等,導致神經功能障礙[5]。中醫(yī)理論認為,腦梗死屬于“中風”,主要原因是氣虛血瘀導致的氣血瘀滯、血運障礙等,從而造成脈絡麻痹而引發(fā)腦梗死。作為一種中藥制劑,血塞通的主要功效為增加血流量、活血化瘀、通活經絡、改善微循環(huán)、加速恢復神經功能等[6]。血塞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總皂苷,其主要功效:(1)具有良好的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降低血黏度及纖維蛋白含量的作用,從而使血液凝固時間延長,并起到抗血栓及抗凝作用。(2)增強機體功能,擴張血管,降低動脈壓,有效改善微循環(huán)等。(3)能夠顯著降低血脂水平,減少機體的氧氣消耗量,并對腦梗死灶的供血情況有一定改善作用,同時還能增強機體耐受力,使得腦梗死灶的周邊神經能夠獲得更好的生長與修復,從而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7]。
本研究表明,血塞通治療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良好,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顯著,還能有效減少不良反應,使患者快速恢復,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8]。
[1] 陳愛春.中醫(yī)辨證合黃芪血塞通靜點治療腦梗塞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11(20):119-120.
[2] 王瓊.應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療腦梗塞的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8):130.
[3] 陳建梅.用血塞通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8):175-176.
[4] 喬建礎,馬玉珉,賀莉.血塞通注射液治療腦梗塞的療效觀察[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8,6(4):22;24.
[5] 李睿琦.舒血寧注射液聯(lián)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療腦梗塞90例[J].北方藥學,2012,9(12):20.
[6] 曹建玲.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血塞通對急性腦梗塞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yī)藥,2016,29(1):83-84.
[7] 韓軍輝.血塞通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塞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6,25(17):99-100.
[8] 張玉紅,辛太和,潘麗華.血塞通治療腔隙性腦梗塞臨床研究[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6,29(5):2 495;2 494.
(收稿2016-11-26)
R743.33
B
1673-5110(2017)11-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