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順克 王貴羅
河南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南陽 473012
不同藥物麻醉預處理對顱腦手術患者腦功能的影響
樊順克 王貴羅
河南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南陽 473012
目的 分析不同藥物麻醉預處理對顱腦手術患者腦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2014-04—2016-04收治的顱腦手術患者72例,依據(jù)來院先后順序分組,每組36例。參照組予以丙泊酚麻醉預處理,研究組予以丙泊酚聯(lián)合利多卡因麻醉預處理,對2組麻醉效果進行分析。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FMA評分、NFA評分、HAMD評分、BI評分分別為(63.44±14.82)分、(14.10±3.26)分、(3.14±1.15)分、(47.57±30.12)分,參照組分別為(52.34±12.50)分、(17.90±5.43)分、(6.00±3.67)分、(33.38±24.50)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NSE含量和SOD含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顱腦手術患者實施丙泊酚聯(lián)合利多卡因預處理,可有效改善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和超氧化合物歧化酶含量,同時提高神經(jīng)功能和運動功能,對腦功能的影響不大。
丙泊酚;利多卡因;顱腦手術;腦功能
目前,顱腦手術麻醉具有多樣性,如果不能合理選擇會對腦功能造成一定影響[1]。本研究選擇我院2014-04—2016-04收治的顱腦手術患者72例,分析不同藥物麻醉預處理對患者腦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4-04—2016-04顱腦手術患者72例,依據(jù)患者來院順序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36例。研究組男22例,女14例,年齡50~72歲,平均61.2歲;其中腦膜瘤20例,膠質瘤5例,良性占位病變11例。參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51~75歲,平均63.0歲;其中腦膜瘤25例,膠質瘤3例,良性占位病變8例。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2-3]納入標準:自愿參與實驗,治療依從性和配合度較好,確診并實施顱腦手術。排除標準:血液性疾病、器質性病變、系統(tǒng)性疾病、神經(jīng)和精神疾病患者,年老體弱和智力較低者,配合度較差者。
1.3 方法 患者術前進行相關準備工作,同時配合麻醉評估,若顱內壓增高顯著,及時脫水治療,若低血壓和心率較快,予以血容量治療,若呼吸困難,有效建立通氣,手術期間監(jiān)測生命體征。參照組術前予以阿托品1 mg、地西泮10 mg肌內注射,待血氧飽和度、心率和血壓等體征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實施氣管插管,使用丙泊酚2.5 mg/kg靜脈注射進行誘導麻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利多卡因2 mg/kg靜脈注射進行誘導麻醉。對2組麻醉效果進行分析。
1.4 觀察指標[4-5]經(jīng)不同方法麻醉后,對2組運動功能(FMA)、神經(jīng)功能缺損(NFA)及Barthel指數(shù)(BI)進行評估。NFA評分總分45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越嚴重。FMA評分為滿分制,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運動功能越優(yōu)。BI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活動能力越優(yōu)。依據(jù)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患者的抑郁情況進行分析,分數(shù)0~4分。對比2組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含量。
2.1 2組FMA、NFA評分比較 2組術前FMA和NF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研究組FMA和NFA評分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 1 2組FMA、NFA評分比較
2.2 2組HAMD評分和BI評分比較 術前2組BI和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研究組BI和HAMD評分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 2 2組HAMD評分和BI評分比較,分)
2.3 2組NSE和SOD含量比較 2組術前NSE和SOD含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研究組NSE和SOD含量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 3 2組NSE和SOD含量比較
顱腦手術患者癥狀表現(xiàn)為多樣性,如運動障礙、偏癱、不同程度失語等,若病情較為嚴重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6-7]。一般情況下,手術對麻醉方式有較高的要求,不僅需充分體現(xiàn)麻醉效果,同時需降低腦組織損傷,且不會嚴重影響患者術后腦功能。
顱腦手術患者術后均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神經(jīng)組織損傷,部分患者甚至出現(xiàn)抑郁癥狀,如思維緩慢和寡言少語等[8]。一旦損傷患者的腦組織,NSE釋放入血,血清中NSE含量上升[9]。細胞中SOD具有抗氧化的功效,在損傷刺激下可將腦細胞生存率提升,同時有效減輕腦組織損害,缺血缺氧狀況也得以改善[10-11]。
丙泊酚屬于臨床廣譜麻醉藥物,具有起效快及恢復快的特點[12]。丙泊酚作用機制是在突觸位置進行作用,對突觸前膜遞質進行有效的調節(jié),從而將前膜及后膜自身的受體功能進行釋放,進而產(chǎn)生麻醉的效果。但該藥單獨使用后會抑制呼吸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13]。利多卡因可抑制應激反應,使腎上腺素兒茶酚胺釋放減少的同時可有效減少內皮素分泌,同時可將顱腦損傷患者應激損傷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有效降低,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腦細胞缺血和缺氧狀況。兩種藥物聯(lián)合麻醉預處理,可以起到協(xié)同效果[14]。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予以丙泊酚聯(lián)合利多卡因進行麻醉預處理,F(xiàn)MA評分、NFA評分、HAMD評分、BI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說明手術期間丙泊酚與利多卡因聯(lián)合麻醉,可抑制應激反應,同時減少腦組織損傷標志物的釋放;同時,SOD抗氧化酶有效增加可使腦組織缺血缺氧有效改善,從而將腦功能損害進行降低,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15]。
綜上,顱腦手術患者實施丙泊酚聯(lián)合利多卡因預處理麻醉,對腦功能的影響較小,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1] 魏福生,楊蕾,葉玲玲,等.右美托咪啶對腦功能區(qū)手術患者術中喚醒效果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6,45(30):4 274-4 276.
[2] 王之遙,丁曉楠,吳勁松,等.全麻狀態(tài)下靜脈麻醉藥丙泊酚對大腦功能連結性的影響[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4,41(2):227-233.
[3] 李建立,伊敬東,賈金華,等.布托啡諾預防全麻高齡患者蘇醒期躁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9):2 570-2 571.
[4] 胡海燕,鄭羨河,王林.右美托咪定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上海醫(yī)學,2014,37(6):525-527.
[5] 傅洪,周平,曲世界,等.利多卡因預處理對顱內腫瘤切除術患者血中丙二醛和內皮素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4,43(19):2 407-2 409.
[6] 郭瑞,楊慧,何婉雯,等.瑞芬太尼聯(lián)合Narcotrend監(jiān)測對腦功能區(qū)手術術中喚醒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3,42(25):3 026-3 028.
[7] 劉醒帥,盧家凱,趙麗云,等.全胸腹主動脈替換術麻醉管理及術后早期恢復[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 29(5):428-431.
[8] 馬輝,黃偉,孫勝玉,等.聯(lián)合BOLD和DECS技術腦功能區(qū)定位輔助語言相關區(qū)腦腫瘤手術的應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34(16):1 672-1 676.
[9] 郭瑞,何婉雯.小劑量右美托咪啶對腦功能區(qū)手術術中喚醒NI和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2, 41(31):3 314-3 316.
[10] 季君慧,馮亮,王學敏,等.右美托咪定對腦功能正?;颊吣X血流的影響[J].上海醫(yī)學,2012,35(12):1 017-1 020.
[11] 王桂龍,張興梅,鄭文澤,等.聽覺誘發(fā)電位指數(shù)監(jiān)測與靶控輸注在神經(jīng)外科術中喚醒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1):77-78.
[12] 張永強,Yao P,秦元旭.局麻下腦功能區(qū)腫瘤切除術中瑞芬太尼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5):470-472.
[13] 利鴻勝,彭麗云,莫樸,等.不同藥物麻醉預處理對顱腦手術患者腦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6,25(12):49-51.
[14] 王之遙,張軍.意識與腦功能連接性:麻醉藥物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2, 33(10):696-700.
[15] 張睿,宋春雨.臨床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影響概述[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3,36(12):69-71.
(收稿2017-01-20)
R651.1+1
B
1673-5110(2017)11-00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