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景山遠洋這所年輕的學校,自建校起就把師生閱讀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閱讀是一個民族進步和一個國家騰飛的有力支撐。為此,十年來我們堅持不懈地追求,形成了校長引領、層層落實的閱讀保障機制,打造閱讀工程,營造書香校園。
走進學校,撲面而來的是濃厚的讀書氣息,圖書館、辦公室、小花園、教室、走廊、休息區(qū)等處處可以看到師生閱讀的身影;校園的讀書角落、樓道的展板、教室的宣傳欄、播放的視頻等處處可以感受到讀書的氛圍。
腳踏實地,構建特色
基于學生年齡的特點、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及方法的領悟與運用,學生閱讀形成了獨有的模式——專題閱讀+推薦閱讀+自由閱讀。
專題閱讀。結合景山教材名家名篇構建單元的特點,合理選擇課外文章、書籍引領學生拓展閱讀,課內(nèi)外有機結合,注重方法的啟迪、實踐的印證,推進閱讀走向深入。
推薦閱讀。作為一所十二年一貫制的學校,我們每個年級組的成員涵蓋所有學科的任課教師,為學生閱讀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推薦團隊,所有學科的教師向本年級學生推薦適宜閱讀的書籍,豐富了學生閱讀的種類。
自主閱讀。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喜歡閱讀的書籍領域也是各不相同,“自主閱讀”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閱讀的空間,讓學生展開閱讀的翅膀,翱翔閱讀的天空。
融合課堂,遵法前行
葉圣陶說:“文章思有路,遵路識其真?!笔陙?,學校圍繞《紅樓夢》《三國演義》等開展了一系列專題閱讀研究。課外專題閱讀為學生了解專題領域打開了一扇窗;課內(nèi)外的有機結合閱讀讓學生對專題的理解更加深入;課后的拓展閱讀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多元、立體。
例如,四年級學生在學習長征精神這一單元時,首先,利用寒假自選閱讀了《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紅巖》等書籍,了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單元學習時,我們打亂單元組材的順序,由《七律·長征》詩歌引入,概括地了解紅軍長征的艱辛。然后,學習前面兩篇長征故事《豐碑》《草地夜行》,把故事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最后,再拓展閱讀長征中英雄的故事,感受那個時代的人不懼艱辛,克服重重困難,譜寫的一首首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忘我、無私的長征贊歌!
我們以專題閱讀為引領,傳授閱讀的方法,學生在推薦閱讀、自主閱讀中進行嘗試,形成能力,這就是我們推進“專題閱讀+推薦閱讀+自由閱讀”閱讀模式的初衷。
閱讀德育,積淀人生
每個年級組都根據(jù)各自備課組教學研究的專題內(nèi)容,拓展研發(fā)德育課程,如針對長征精神專題研發(fā)的德育課程包括唱紅歌、誦毛澤東詩詞、演長征故事等,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程中提高了詩歌誦讀能力,在歌詠比賽中體會到歌詞表達的情感,在話劇表演中感受那個年代的艱辛等。
學生的閱讀課程還包括小小演說家、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會、辯論會等;教師的閱讀活動也是五彩繽紛,讀書沙龍、讀書推薦、閱讀心得等都推動著閱讀工程不斷深化。
在景山遠洋,閱讀已經(jīng)成為師生生活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的閱讀不僅在課堂上,也在課外、在生活中;我們不僅放眼世界,而且發(fā)展自我。在閱讀中,學生不僅可以收獲知識,而且能夠洗滌心靈,升華個人精神境界。
我們享受著閱讀的快樂的同時,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責任與使命?!白钍菚隳苤逻h,腹有詩書氣自華?!遍喿x不僅豐盈著自己,還讓我們與家人、與同伴、與師長攜手前行。未來,我們還將伴隨閱讀走向人生的一個個新起點,創(chuàng)造智慧生命的新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