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郭
朋友老李升職了,但是他卻沒有原應(yīng)有的興高采烈和激動萬分,拉著我聊天,滿面愁容。
他說:“這些年我兢兢業(yè)業(yè),好不容易等到了這個機會,但是現(xiàn)在我卻一點都不開心,甚至想拒絕這個位置?!币娢也徽f話,又接著道,“之前覺得前總監(jiān)能力也就那么回事,自己肯定比他做得好,但是好事擺在眼前,我又覺得自己能力也不行,老總是不是看錯人了?真的任命我當(dāng)總監(jiān),我做不好,再被降職,那太可怕了?!?/p>
論能力,我確實不太清楚老李的專業(yè)技能如何,但工作十年摸爬滾打,經(jīng)驗擺在那,老總也不是任人唯親那一卦,按理說,老李的能力應(yīng)該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他的心結(jié)上。
心理學(xué)家馬斯洛說,人不僅害怕失敗,也會害怕成功,這種害怕就是對自我成長的恐懼,還有一個專有的心理學(xué)名詞來定義這種情況,叫作“約拿情結(jié)”。
“約拿”是一個虔誠的猶太先知,并且一直渴望能夠得到神的差遣。神終于給了他一個光榮的任務(wù),去宣布赦免一座本來要被罪行毀滅的城市。
約拿卻抗拒這個任務(wù),他逃跑了。神到處尋找他,喚醒他,懲戒他。最后,他幾經(jīng)反復(fù)和猶疑,才終于悔改,完成了他的使命?!凹s拿”就是指代那些渴望成長又因為某些內(nèi)在阻礙而害怕成長的人。
老李就是現(xiàn)代版的約拿,在成功面前畏懼、惶恐,不敢去做自己本來能夠做得很好的事情,甚至逃避發(fā)掘自己的潛能。他們不是不渴望成功,他們渴望的只是成功的那一個瞬間,而成功之后的事情,他們之前以為的只是位高權(quán)重,坐享其成。
當(dāng)有一天真的面對成功,才一下子從成功夢里醒過來,想起了原來成功也不都是鮮花和光明大道,旁人都看著你呢,你的一舉一動都有被注視并放大的可能,換位思考想想自己徜徉在成功路上的樣子,竟不由得生出了羞恥之心以及潛伏已久的不自信:我行嗎?
而成功所帶來的這種焦慮幾乎是一種必然,被關(guān)注、被打探、被別人不一樣的看待,那種害怕面對自己潛能的本質(zhì),其實是我們害怕被人傷害。
那些因為成功而出挑的人,身上很容易被他人種滿了嫉妒,嫉妒開枝散葉結(jié)成了攻擊的果實,越成功可能意味著你要接受越多的流言蜚語和詆毀。
就算你對別人如何滿不在乎,可還有一道關(guān)卡在阻礙著你真的成功,它叫作“成功后的失敗”。
沒有成功是一種失敗,姑且把它的傷害指數(shù)定義為60,但是成功之后再失敗,它的傷害指數(shù)可能會達到100,登高跌重這個道理想必不難理解。
成功那個瞬間的高潮能持續(xù)多久?鮮花之路能盛放多遠?我只知道,高潮過后,是漫長的平淡,而它需要你付諸更多的努力和膽量;鮮花衰敗以后,前方還有深不可測的荊棘在等待著你,你要手持利刃隨時準備披荊斬棘。
因為想到了成功之后可能要面臨持續(xù)不斷的挑戰(zhàn),要時刻小心翼翼拿捏住這份勝利果實,老李慌亂了,所以他本能地想要退卻。因為這些更高級的煩惱,對于他而言,就源自追求卓越和自我實現(xiàn),逃避成功才能松一口氣。
相比成功帶來的焦慮,平凡的生活似乎更顯起可貴。
所以才有那么多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成功的人,不是因為能力有限,不是因為時機未到,而是因為心底對于成功的恐懼,讓他們一次次逃脫成長的可能,避重就輕,選擇繼續(xù)平凡著,從不全力以赴。
如果你不是只愿接受成功的美好表象,能看清成功可能會帶來的嫉妒、焦慮,也看透了自己的局限和恐懼,內(nèi)心依然還有一種渴望在蠢蠢欲動,那么就傾你所有去努力吧。追求成功,是只屬于勇敢者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