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潤科
退休了,我和老工友趙兄住在同一個小區(qū)里,我倆是同一年參加工作,又是同一年退休的,我的小日子過得是如魚得水,滋滋潤潤,可是趙兄的日子過得是愁眉苦臉,度日如年。
一天,對面走來的趙兄就不服氣地問我:“老牛,你兒子和我兒子一樣,都是個打工仔,你領的養(yǎng)老金也不比我多,可你咋就活得那么滋潤呢?”我笑答:“一輩子了,你還不了解我這個人,一不會與別人爭強好勝,二不會與人家比這比那,自己覺得怎樂就怎樂唄!當我一心一意地去找自己的樂子時,我就把不高興的事全給忘了。”當時趙兄看看我,便苦笑無語地走了。我呢,照舊是找自己的樂子去了。
后來有一天,趙兄見我忙活著哼著小曲兒回來,他就好奇的又問我:“老牛,你這是干啥去了?像是撿了個大元寶似的,看把你給得意的?!薄敖o我的幸福打工去了唄!”我得意洋洋地答。“真新鮮?!背鲇诤闷娴内w兄就追問我,“怎么個打法?”我就如數(shù)家珍地給他嘮叨起來。“今天上午,我先到老年合唱隊唱完了歌,又去和老哥們打了一會兒臺球,接著又到閱覽室里讀了一陣報紙后,我一看表都10點多了,就往家里趕,等我拾掇好我的小菜園兒時,我還要和老伴賽賽廚藝呢!不跟你說了,我還得趕時間去呢!”“老牛呀,看把你忙的就像是趕堂會似的,我真是服你啦,要不你小子的身體怎么總是比我好呢。”其實老人退休之后,是唯一能為自己真正活一回的機會,如果我們再失去這個機會的話,那么我們就太對不起辛苦一生的自己了。
不少老人講起“會活”的大話來,一套又一套的,可是一接觸實際情況就容易走進死胡同里。兒女們都已有自己的事業(yè)和家庭了,再說年輕人哪個不比老年人想得開?年輕人是不會虧待自己的,作為老父母,盡量少去打擾孩子們的生活,更要學會給他們“斷奶”,重要的是多關心關心自己的健康,呵護好彼此的伴,自己健康了,彼此的伴健在了,那么兒女們就省心了,我們自己也就開心了,這是雙贏。作為老父母,我們往往費力不討好的原因,就是在于我們太操心,過于在乎兒女們,所以才讓自己過得不痛快。這就叫順心日子不會過,自找苦吃。想要做個活得快活的老人,在孩子們的面前就要學會當個甩手掌柜子,兒孫自有兒孫福,少和人家摻和在一起登臺“演戲”,切忌去當那個導演,在臺下當個觀眾就行了。想孩子們了,就應該理解他們工作忙,放下架子來,自己閑著沒事干,何不樂呵呵地去看望他們呢!所得到的天倫之樂,和孩子回家看望我們二老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過于較真兒了,就是導致老人“不會活”的第一個禍根。
那么導致老人“不會活”的另一個禍根就是攀比。
記得有一回,我和老伴講起我的發(fā)小,他從小學到高中都是我的同桌,他每次的考試成績都比不過我,可后來人家的“運氣”就是比我好,從年輕到老的日子過得總是比我滋潤。當時,孫子見我喜氣洋洋地講著就變得晴轉(zhuǎn)多云,小家伙就似笑非笑地突然問我:“爺爺,你說得是王爺爺吧?”我一愣:“你是咋知道的?”小孫子有模有樣地對我講:“你總是眼饞人家王爺爺啥都比你強,可我那天發(fā)現(xiàn)王爺爺還羨慕你的好身體呢!”“是嗎?”孫子的一句話,說得我頓時茅塞頓開。我突然聯(lián)想起莫言的那句名言:“或許,我們都是遠視眼,總是活在對別人的仰視里;或許,我們都是近視眼,往往忽略了身邊的幸福?!睆拇?,小孫子的提醒讓我學會了隨時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小幸福。
以我們老兩口為例,我倆常常想的最美的是,每天能和自己的老伴迎陽而坐,吃著我們二人共同做的簡單早點,品味著我們打的豆?jié){的香氣;然后到陽臺上賞賞我們種的花兒,看看窗外的美景。在彼此的愛好工作室里樂夠了時,就下樓找各自的玩伴開心去了。時不時的也參加一回老工友、老同學聚會;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也加入到老年志愿者隊伍中來。我們把上學、打球、繪畫、書法、寫稿,作為我們生活的調(diào)劑。當我們有事可做時發(fā)現(xiàn),我們就結交了許多朋友,就不覺得孤獨了,還預防了不少的老年疾病。當有事可做時,我們就有了追求,有了追求,我們就擁有了長壽。我們最想對老年朋友們說的一句話是,作為老年人,想要每天過得都開心,關鍵是要會生活,遠離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