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成功背后話恩誼

      2017-06-05 16:59:51金人
      書屋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饒宗徐悲鴻胡適

      金人

      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朋友被奉為五倫之一。友情,成為歷久彌新的話題。如果無私的友誼對成功者多有助益,甚至是促成成功者的關(guān)鍵因素,那么,這就不僅僅是友誼,而可以說是恩誼了,成功者將終生感銘。悉察中外,試觀古今,此類事例多多,茲以中國近現(xiàn)代三位著名人士為例以為佐證。

      胡適:好友助成留學夢

      胡適(1891—1962)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云人物。1916年,他在美國留學時提出“文學革命”的主張;1917年在《新青年》上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首舉義旗,在中國學術(shù)思想界暴享盛名。返國后任教北京大學,積極參與“五四”文學革命和新文化運動,整理國故,從事中國思想史研究,著述豐贍,聲望日隆,儼然文壇祭酒,有一代宗師之譽。然而,胡適的成才成功并非坦途,早年沉迷歧途之際,曾得到同鄉(xiāng)友人臂助,才有機會實現(xiàn)留洋夢,學業(yè)如愿臻成。

      1895年,胡適之父胡傳去世,出身農(nóng)家的胡母馮順弟撫育幼孤,艱辛備嘗。五歲的胡適入家鄉(xiāng)績溪族人開設(shè)的學堂就讀,習“四書五經(jīng)”,接受傳統(tǒng)文化教育達九年之久。胡母課子讀書、望子成才的期望甚殷,管教嚴格,挑選老師,選擇的是管教嚴厲的胡觀象(禹臣)先生。別的學生每年交學金兩塊銀元,胡母卻每年肯出六塊銀元。1904年,胡適的同父異母二哥胡紹之從上海返家,認為胡適資稟異人,遵從父親遺命,帶胡適赴上海求學。在滬六年中,胡適先后在梅溪學堂、澄衷學堂和中國公學讀書。在上海燈紅酒綠的十里洋場目迷五色,這時,敝裘鬑鬑的少年胡適沾染上打牌喝酒的惡習,進而涉足花叢,“叫局吃花酒”,幾近墮落。他在《胡適自傳》中回憶:“我在新公學解散之后,得了兩三百元的欠薪,前途茫茫,毫無把握,哪敢回家去?只好寄居在上海,想尋一件可以吃飯養(yǎng)家的事。在那個憂愁煩悶的時候,有遇著一班浪漫的朋友,我就跟著他們墮落了。”對于自己的頹唐,胡適深陷內(nèi)疚自責,他在《自傳》中說:“心里百分懊悔,覺得對不住我的慈母——我那在家鄉(xiāng)時時刻刻懸念著我、期望著我的慈母!我沒有掉一滴眼淚,但是我已經(jīng)過了一次精神上的大轉(zhuǎn)機?!鼻≡诖藭r,胡適僥幸得到同鄉(xiāng)好友許怡蓀和程樂亭的鼎力幫助,使他得到挽救而沒有沉淪下去。有關(guān)胡適的傳記和論著夥矣,但對這段胡適的生活狀況大多略而不記或語焉不詳,與胡家叨有戚誼、有丱角交的石原皋在《閑話胡適》一書中對此多有披露:“許怡蓀是績溪十五都磡頭的人。他與績溪縣仁里的巨富程序東、程松堂兄弟是親戚,仁里的思誠學堂是程氏族兄弟捐資開辦的。他先進思誠學堂,畢業(yè)以后,和他的同學程干平(程樂亭)、胡祖烈、程敷模(程士范)、程干誠等人一起到上海求學。他那幾位同學都進了復旦公學,只有他進了中國公學,與胡適同學并且住在一起。他比胡適的年齡大,是一個最富于血性的人。他待胡適最好,時時規(guī)勸胡,勉勵胡,真是親如兄弟。當胡適正是荒唐的時日,他力勸胡適應(yīng)留美考試。不是他的力勸,胡適的前途或許是不堪設(shè)想的。這又是胡適一生的關(guān)鍵大事。”胡適在其《自傳》中也記敘:“許怡蓀來看我,也力勸我擺脫一切去考留美官費。我所慮的有幾點:一是要籌養(yǎng)母之費,二是要還一點小債務(wù),三是要籌兩個月的費用和北上的旅費。怡蓀答應(yīng)替我去設(shè)法。后來除他自己之外,幫助我的有程樂亭的父親松堂先生,和我的族叔節(jié)甫先生?!睂Υ耍蕖堕e話胡適》中記道:“這個時候,胡適窮得要命,哪里有旅費到北京應(yīng)試呢?他又有一個好朋友程樂亭。程是仁里巨富程松堂的兒子……他與許怡蓀是親戚,又是思誠學堂同班。他贈送胡適二百銀元赴京考試。那時生活費用低,物價便宜,一塊銀元可以買一百斤大米。二百塊銀元,能買到二萬斤大米呀。倘若沒有許的力勸、程的贈款,胡適只有望洋興嘆,徒喚奈何了!”隨后,胡適赴京參加1910年第二次庚款留學考試,順利考取,成為他一生中最大的轉(zhuǎn)捩點,由此奮翼張翮,乘風之志始遂,刻苦攻讀,璞玉成璧,載譽返國,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天厄賢人。許怡蓀和程樂亭均享年不永,過早殞世。程樂亭于1911年病逝,年僅二十一歲,遠在大洋彼岸留學的胡適聞得噩耗,特撰《哭樂亭詩》以寄哀思,中有“去年之今日,我方苦憂患:酒家爭索逋,盛夏貧無幔。君獨相憐惜,行裝助我辦。資我去京國,遂我游汗漫。一別不可見,生死隔天半。蘭蕙竟早萎,孤桐付薪爨。天道復何論,令我眥裂肝”等句,對知交友摯的至情高誼感銘五內(nèi),并作《程樂亭小傳》以紀念,文中稱譽程樂亭“君為人少而溫厚,悱惻有父風”,“父松堂先生,敦厚長者,好施而不責報,見侵而不以為忤”。1920年,胡適聲名早著,廣為人知,但許怡蓀卻英年早逝,胡適勉戢哀思,在《新青年》上刊發(fā)《追悼許怡蓀》新詩,前言中云:“人生能得幾個好朋友?況怡蓀益我最厚,愛我最深,期望我最深!”在這首新體詩中他深情寫道:“怡蓀,我想象你此時還在此!你跑出門來接我,我知道你心理歡喜。你夸獎我的成功,我也愛受你的夸獎;因為我的成功你都有份。你夸獎我就同我夸獎你一樣……我們談到半夜,我還不肯就走。我記得你臨別的話:‘適之,大處著眼,小處下手……”詩中追懷投契故交的情誼,口吻如繪,肫摯感人。許怡蓀、程樂亭是影響他人生的摯友,挽救他迷途知返并且促成他留學深造,終成大器,這是胡適沒齒難忘的。

      徐悲鴻:絕處逢生良朋扶

      徐悲鴻(1895—1953)是中國近代杰出畫家、美術(shù)教育家?;厮菪毂櫟某晒χ?,他從一位鄉(xiāng)村畫師到赴法留學,學成歸國,以整理改造中國傳統(tǒng)繪畫并創(chuàng)立新派為己任,致力于將中西繪畫精微融為一爐,創(chuàng)作出大量畫作,且桃李盈庭,濟濟多士,成為一代繪畫藝術(shù)大師,其間充滿傳奇色彩。時運未濟之時,康有為、姬覺彌、羅癭公、蔡元培、傅增湘等多位名人憐愛其才,引掖后學,并施以援手,促成他出國留法,終成槃槃大才。而當他窮愁潦倒、幾近生死邊緣之際,使他如枯槎春生的便是黃警頑。

      徐悲鴻出生于江蘇宜興,原名徐壽康,其父徐達章是一名鄉(xiāng)村畫師,育有三子三女,家境貧寒,一家八口均靠其父一人賣畫鬻字為生。十七歲時,徐父病重,為給父親沖喜,家人為徐悲鴻娶了一位鄰村姑娘,次年生子,取名“劫生”,但于事無補,徐父仍撒手人寰,不久徐悲鴻的妻子與兒子也先后棄世。接踵而來的打擊,失去親人的痛楚,使徐悲鴻苦不堪言,將原名徐壽康改為徐悲鴻。1915年,為尋求出路,年僅二十歲的徐悲鴻只身獨闖上海,但在紙醉金迷的大上海,徐悲鴻終日奔走,處處碰壁,原想半工半讀以求在繪畫上深造的機會全無,連生存也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往往每天僅吃兩個粢飯團充饑,阮囊羞澀時,脫下一襲布馬褂當四十個銅元,贖時付十四個制錢利息。在商務(wù)印書館求職時,他結(jié)識了黃警頑,對他多有幫助。

      黃警頑,字儆寰,1894年生,上海人。十四歲考入商務(wù)印書館當學徒,時任商務(wù)印書館店員,負責外務(wù)工作。因其交游廣,熱心慷慨,有“交際博士”的雅稱。據(jù)鄭逸梅《“交際博士”黃警頑與徐悲鴻》一文中介紹,黃警頑不僅古道熱腸,且具有正義感。1909年,朝鮮義士安重根在哈爾濱刺殺了日本朝鮮總監(jiān)伊藤博文后被處以死刑,安重根之子潛逃來滬,無處存身,黃警頑收留了他,給以衣食,并栽培他讀書,畢業(yè)后,為之代謀職業(yè)。當年徐悲鴻來訪,黃警頑熱情接待,介紹徐悲鴻為商務(wù)出版的教科書繪制插圖,但被館方婉拒。走投無路的徐悲鴻萌生了輕生之念,據(jù)黃警頑《記徐悲鴻在上海的一段經(jīng)歷》記述,徐悲鴻神情沮喪憔悴,非常難受地向他告別:“‘我無顏見江蘇父老!在上海,我舉目無親,只有你一個朋友,永別了!說完,便快步走出門去。最初,我還不很介意,過后一想:‘糟了!他不會去自殺吧?我感情一沖動,連假也沒有請,就跟了出去,由四馬路向外灘趕去,怕遲了會出事。我在外灘找了好久,才在新關(guān)碼頭找到了他。他正在碼頭上不安地來回走著,連我走近他身邊都沒有發(fā)覺。我一把拉住他的手膀說:‘你想干什么?書呆子!徐悲鴻一看是我,禁不住掉下淚來,接著,我們倆抱頭大哭,招引起好些人圍著看。”“在路上,徐悲鴻告訴我,他因欠了旅館四天房錢,老板兩天前就不許他繼續(xù)住宿,并把箱子扣下了,鋪蓋已經(jīng)當?shù)?,他沒有地方容身,只好在旅館門前的臺階上過夜,還常常受到巡捕的驅(qū)逐。昨夜通宵風雨,他饑寒交迫,想馬上自殺,但想到我多次誠懇招待他,這才來向我告別?!笨吹叫毂櫉o地自容的困窘處境,黃警頑決定讓徐悲鴻到他的單身宿舍一起住宿,并到商務(wù)發(fā)行所飯?zhí)贸悦赓M飯。還為徐悲鴻找到了為中華圖書館繪制《譚腿圖說》插圖的機會,使徐悲鴻得到一生賣畫所得的第一筆三十元稿酬。接著,黃警頑又先后為徐悲鴻介紹認識了一些朋友,并向嶺南畫家高劍父、高奇峰兄弟推薦徐悲鴻,收購其畫作;又引見徐悲鴻與湖州絲商黃震之結(jié)識,對徐悲鴻多有資助。徐悲鴻報考震旦大學,攻讀法文,每學期四元錢,由黃警頑支付,伙食費則由黃震之擔負。徐悲鴻在震旦大學正式讀了半年法文,化名“黃扶”,以感念黃警頑與黃震之對他扶助之恩。后來,黃警頑得知哈同花園正在征召倉頡畫像的消息,轉(zhuǎn)告徐悲鴻不妨發(fā)硎一試。結(jié)果,畫作被選中,徐悲鴻入住愛儷園,得到哈同夫人羅迦陵和總管姬覺彌的賞識,以一千六百元資助徐悲鴻留法深造。在此,又與康有為等名人相識,幸列康氏門墻。由此,初步改變了徐悲鴻的人生。

      1918年,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從康有為那里聽說徐悲鴻頗有才藝,遂聘請徐悲鴻赴京任北大畫法研究會導師。康有為對徐悲鴻青眼相加,寫信給大弟子羅癭公,請其關(guān)照赴京的徐悲鴻,為其揄揚并廣結(jié)人緣。后經(jīng)蔡元培推薦并轉(zhuǎn)圜,經(jīng)教育總長傅增湘批準,1919年,徐悲鴻官費赴法留學的夙愿得遂,迎來人生又一重大轉(zhuǎn)機。

      徐悲鴻終生未忘黃警頑的恩誼。星霜再易,光陰逝水,1947年,在商務(wù)印書館服務(wù)了四十年的黃警頑境況不佳,身名俱泰的徐悲鴻時任國立北平藝專(解放后改建為中央美術(shù)學院)校長,特邀請黃警頑北上,安排他當了管發(fā)學生助學金的出納員。逢年過節(jié)必接黃警頑到家中同聚,暢談至半夜。據(jù)黃警頑回憶,徐悲鴻逝世半年前,曾約他到院長室談話,說起當年在上海的那段經(jīng)歷時說:“如果我先死,你給我寫出來;如果你先死,我給你寫?!秉S警頑謹遵承諾,如實地記述了他在上海與徐悲鴻的交往,讓后世讀者了解到在凄風苦雨中成長起來的大藝術(shù)家徐悲鴻的曲折人生。試想,當年走投無路的徐悲鴻在上海碼頭邊躑蠋徘徊時,一念之差,絕望地投身波濤涌動的黃浦江,中國畫壇將失去一代巨匠,現(xiàn)代美術(shù)史也會改寫。黃警頑在關(guān)鍵時刻對徐悲鴻的救助可謂功德無量。

      饒宗頤:績學幸無俗塵擾

      饒宗頤是健在世間的漢學泰斗,壽登期頤,一生勤劬不倦,撰述不輟,被譽為“亞洲文明的驕傲”和“東洲鴻儒”。饒宗頤,字伯濂,號選堂,1917年生于廣東潮州書香世家。其父饒鍔身為富商,又是學者,勤于治學,長于考據(jù),多有著述。饒宗頤幼承庭訓,年少篤學,自修潛研,穎悟絕倫,有“神童”之譽。家富藏書,使他飽覽鄴架,盡窺酉藏。十九歲時,受聘于中山大學廣東通志館,負責編纂藝文志。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潮州陷于敵手。1939年,有“嶺南詞宗”之譽的詹安泰教授建議,中山大學聘任饒宗頤為研究員。當時,中山大學已搬遷至云南澄江,鐵路被日軍控制,戰(zhàn)火頻警,路梗不通,只有公路可走,要先到香港,再轉(zhuǎn)赴云南。饒宗頤夫婦奔波數(shù)日,來到梅縣,饒宗頤不幸染上瘧疾,一路病患侵擾,幾經(jīng)播遷才抵達香港。滯港兩月有余養(yǎng)疴,猶如塞翁失馬,成為饒氏人生的轉(zhuǎn)折點。他回憶:“我在香港養(yǎng)了兩個月的病,病好了還是想去云南,可是親戚們阻攔我,我內(nèi)人也反對,云南之行只好作罷。這是一個關(guān)鍵,決定了我的一輩子。要不然我就在中山大學,就沒有現(xiàn)在這個樣子了?!标幉铌栧e,饒宗頤赴滇滯港,香港成為他學術(shù)生命的福地。

      在港期間,他結(jié)識了學者名人王云五、葉恭綽,從而正式得窺國學研究之堂奧。他協(xié)助王云五編纂《中山大辭典》,在四角號碼的基礎(chǔ)上編“八角號碼”;參與葉恭綽編撰《全清詞鈔》。1941年12月16日,香港淪陷。饒宗頤輾轉(zhuǎn)逃難,飽受漂泊流離之苦。1943年,他被友人推薦到已遷往廣西桂林的無錫國學??茖W校任教,教授古文字學和詩詞。1944年,日軍逼近桂林,饒宗頤隨國專師生、家屬避難于蒙山。1945年1月,蒙山又陷于敵,國專在北流恢復,饒宗頤再次執(zhí)教于此??谷諔?zhàn)爭勝利以后,國專南返辦學,饒宗頤本想隨之去江南,此時接到廣東文理學院院長羅香林電報,堅邀他到學院任教,次年任教授。1946年7月1日,潮州修志委員會成立,饒宗頤出任《潮州志》總纂。三年之中,蒿目時艱,物價騰貴,經(jīng)費無著。為傾力玉成修志工作,饒宗頤幾度赴港,敦請同鄉(xiāng)踴躍認購,共襄修志盛舉。經(jīng)親戚引薦,他與潮籍商人方繼仁認識,開啟了饒氏人生的又一關(guān)鍵。方繼仁(1904—1976),樂善好施,在潮州家鄉(xiāng)興辦學校,廣置圖書室,修雨亭,浚水渠,辟曬谷場,報效桑梓不遺余力,熱誠弘揚鄉(xiāng)邦文化。他不僅應(yīng)允繼續(xù)為修志出資,還要資助饒宗頤對韓江流域的古文物進行研究。1949年初,國內(nèi)風雨蒼黃,巨變在即,對饒氏雅相器重的方繼仁再三力挽饒宗頤留在香港,無俗塵干擾,安心進行學術(shù)研究,同時仍出資維持修志館的正常運作。三十三歲的饒宗頤從此安居香港,寵辱皆忘,潛心治學。悵觸前塵,他感謝方繼仁對他的情意殷厚,在《選堂清談錄》中說:“留在香港,這是我生命中的幸運,佛教叫緣分,印度人說結(jié)緣。在我整個生命中,他是關(guān)鍵的一個人,他人真好,我一直感念他。到港后,我整個人改變了,一切重新開始,所有的轉(zhuǎn)折,連我個人也想象不到,我變成一個新的饒宗頤?!?

      安居香港后,饒宗頤1952年至1968年在香港大學任教,他公私圖籍靡不涉目,出文入史,研究范圍更廣,視野擴大到域外,利用域外觀念和方法開辟研究的新途徑。為此,他下功夫?qū)τ?、法、日、德和梵文、西亞楔形文字勵精苦學,掌握了七國文字,先后出訪游歷日本、印度、法國、美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國,眼界洞開,與歐美著名漢學家切磋交流,成為“東學西漸”的先行者。方繼仁對他關(guān)心備至,除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在學術(shù)研究上給予饒宗頤大力支持,如印書、購置資料均由方繼仁支付費用。饒宗頤獲知日本將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從敦煌劫掠的經(jīng)卷文物拍成微縮膠卷的消息,方繼仁出資四千元為他購買了一套英國敦煌文獻的微縮膠卷相贈,使饒宗頤得到敦煌研究的第一手資料。1956年,出版《敦煌本老子想爾注校箋》,贏得國際聲譽。1959年,饒氏歷經(jīng)十年研究撰成的《殷代貞卜人物通考》獲得法國法蘭西學院頒發(fā)的有“西方漢學之諾貝爾獎”之稱的“漢學儒蓮獎”。饒宗頤(字選堂)對甲骨學研究成就斐然,學界將其與雪堂(羅振玉)、觀堂(王國維)、彥堂(董作賓)、鼎堂(郭沫若)合稱為甲骨學史上的“五堂”。1974年,饒氏在《海上絲綢之路與昆侖舶》一文中較早提出“海上絲綢之路”的名稱,意義深遠。探索古史文化,他提出“三重證據(jù)法”,即田野考古、文獻記載和甲骨文研究三方面結(jié)合起來進行研究,比王國維提出的以“地下之新材料”印證“紙上之材料”的“二重證據(jù)法”更有創(chuàng)見。陳韓曦在《饒宗頤——東方文化坐標》一書中總結(jié)饒氏的治學道路:“早年主治地方史,中年主治交通及出土文獻,壯年治學的重點由中國史擴大到印度、西亞以至人類文明史的研究,晚年則致力于中國精神史的探求?!迸c饒宗頤有“南饒北季”之稱的季羨林歸納饒氏的學術(shù)著作為敦煌學、甲骨學、詞學、史學、目錄學、楚辭學、考古與金石學、書畫八大方面,認為:“近年來,國內(nèi)出現(xiàn)各式各樣的大師,而我季羨林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012年,饒宗頤當選法國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是中國以及亞洲第一位獲頒該榮銜的學者。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池田溫盛贊饒宗頤的學術(shù)成就:“二十世紀前半的代表漢學者可屈指王觀堂先生,而后半者應(yīng)當舉饒選堂先生?!闭\非虛譽,饒氏足以當之。

      尋繹饒宗頤治學之路,除家學自修和天才駿發(fā)之外,棲隱香港,覓得安穩(wěn)平靜的研究學問的環(huán)境是其績學成就斐然的必備條件,方繼仁提供他的物質(zhì)幫助,保障了他專心治學、心無旁騖,得環(huán)境與機緣的厚賜,使他終于功德圓滿,修成正果。盡管饒氏的成功之道不可復制,但前賢光照足垂矩范,長留后學景行之敬。

      猜你喜歡
      饒宗徐悲鴻胡適
      在宜興徐悲鴻故居
      饒宗頤常用印
      饒宗頤作品欣賞
      《胡適論紅樓夢》
      紅樓夢學刊(2021年2期)2021-07-28 06:47:22
      苦讀千年史,笑吟萬家詩。
      徐悲鴻&吳作人:愛徒,隨我來便是!
      徐悲鴻與一幅古圓的悲歡離合
      丹青少年(2017年2期)2017-02-26 09:11:03
      瞻仰胡適故居 見其未知一面
      華人時刊(2016年17期)2016-04-05 05:50:37
      尊經(jīng)或貶經(jīng)?——胡適等人對“六經(jīng)皆史”的不同解讀
      有感于胡適的讀書“四到”
      黄冈市| 新源县| 黄浦区| 射阳县| 吴桥县| 高青县| 淄博市| 乌拉特后旗| 手机| 广饶县| 锦屏县| 晋城| 渭南市| 南靖县| 万全县| 郓城县| 苍南县| 湛江市| 出国| 灌云县| 永川市| 微博| 青阳县| 铅山县| 阳山县| 左云县| 余江县| 玛沁县| 长泰县| 平谷区| 梓潼县| 临海市| 奎屯市| 崇阳县| 巧家县| 开化县| 潜山县| 林州市| 康保县| 宜黄县| 丁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