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百色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超聲科,廣西 百色 533000)
多普勒超聲在長期服用精神病藥肝功能損傷中的診斷效果探討①
張 斌
(百色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超聲科,廣西 百色 533000)
目的:多普勒超聲在長期服用精神病藥肝功能損傷中的診斷效果探討。方法:將我院2012-09~2014-09收治的104例精神疾病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并從服藥時間的長短還有性別、年齡這三個方面比較患者的多普勒超聲診斷結果。結果:診斷結果顯示,全部患者的肝功能損傷主要表現(xiàn)在脂肪肝、肝硬化等方面;而對于長期服用精神病藥的患者,發(fā)生肝功能異常情況多于短期服用藥物的患者(P<0.05);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診斷結果中,年齡超過55歲的患者出現(xiàn)肝功能損傷的比例也多于年齡小于55歲的患者(P<0.05);在性別區(qū)分診斷中,二者差異較小(P>0.05)。結論:將多普勒超聲應用在長期服用精神病藥肝功能損傷患者的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能夠有效診斷出患者肝功能損傷的影響因素,值得推廣。
多普勒超聲;長期;精神病藥;肝功能損傷;診斷價值
精神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有妄想癥、情緒不穩(wěn)定等,表現(xiàn)為極度興奮或者嚴重抑郁,或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后出現(xiàn)藥源性焦慮等,為有效控制精神病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減少其復發(fā)率,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藥物治療,但是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對患者身體帶來較大危害,尤其是肝功能損傷[1,2]?;诖?,為準確判定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患者的肝功能損傷情況,本文將多普勒超聲應用在該患者的診斷過程中,并分析診斷結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2-09~2014-09收治的104例精神疾病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男57例,女47例;年齡24~77歲,平均(48.07±3.35)歲;55歲及以上患者54例,55歲以下患者50例;將服藥時間超過5年的61例患者作為長期服用藥物組,服藥時間少于5年的43例患者為短期服用藥物組。分組患者在臨床資料對比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選取標準
①全部患者均已經確診為精神病,且已有2年及以上的抗精神病藥物服用史;②全部患者入院前均無以下類型疾?。核幬镞^敏、過度吸煙和飲酒以及慢性肝炎等,無嚴重的器質性疾??;③全部患者在入院檢查時肝功能檢查結果為正常。
1.3 方法
使用我院彩色超聲診斷儀對全部患者實行有效診斷,實行超聲檢查前叮囑患者需要禁食,時間為8~12h;檢查時將探頭頻率控制在25~30Hz;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即仰臥位、左側臥位等,同時也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右前斜位;掃查順序從劍突下開始,逐漸移往右肋緣下還有右肋間,并對右腋部實行橫斷,后實行縱段掃查;最后認真觀察患者肝臟的具體位置,形態(tài)還有大小,同時還要觀察回聲情況等,根據檢查過程中所反饋出的異常率進行有效分析。
1.4 觀察指標
①將長期和短期服用藥物患者的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②將年齡為55歲及以上患者與小于55歲患者的診斷結果進行比較;③以性別為組別,對比二者的診斷結果。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SPSS13.0軟件對數據統(tǒng)計學處理,用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P<0.05差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長期和短期服藥患者的診斷情況
經過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可知,全部患者的發(fā)生肝臟功能損傷類型主要有肝硬化、脂肪肝還有膽囊結石、膽管結石等。其中長期服藥患者在脂肪肝以及整體的肝臟異常率上多于短期服用藥物患者(P<0.05)。見表1。
表1 對比長期和短期服藥患者的診斷情況(n/%)
2.2 對比不同年齡階段患者的診斷情況
年齡為55歲及以上的患者出現(xiàn)脂肪肝率還有肝臟異常率均高于年齡小于55歲的患者(P<0.05)。見表2。
2.3 對比不同性別患者的診斷情況
57例男性患者中,膽囊結石3例、膽囊息肉2例、膽管結石1例、肝硬化4例,還有脂肪肝11例,肝臟異常率為42.11%;47例女性患者中,膽囊結石2例、膽囊息肉1例、膽管結石3例、肝硬化2例,還有脂肪肝8例,肝臟異常率為34.04%,二組肝臟異常率對比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71,P>0.05)。
表2 對比不同年齡階段患者的診斷情況(n/%)
精神病患者需要通過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的變化與發(fā)展,進而起到有效改善各項臨床癥狀的目的,但是服用藥物也會存在較為明顯的副作用,尤其是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常見的抗精神病藥物有氯丙嗪等,且超過25%的患者在服用藥物之后,一次性谷丙轉氨酶會出現(xiàn)明顯升高,出現(xiàn)時間大概是在服用藥物后的1~2個月[3~5]。如果服用少量的氯丙嗪,患者也可能會出現(xiàn)肝功能異常的情況,伴隨有黃疸還有膽紅素升高等,而此次研究中,主要針對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患者肝功能損傷情況實行有效診斷,診斷方式為多普勒超聲檢查,且獲得了較為明確的診斷結果[6~8]。從統(tǒng)計數據中可知,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發(fā)生脂肪肝率,還有肝臟異常率均超過短期用藥患者,且(P<0.05);且年齡在55歲及以上患者的脂肪肝率,還有肝臟異常率均超過小于55歲的患者(P<0.05);最后是性別比較上,男性和女性的脂肪肝率,還有肝臟異常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抗精神病藥物給患者的肝功能帶來較大損害,且超聲檢查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出患者的肝臟異常情況,值得推廣。
[1]周曉暉.67例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膽囊病變的B超檢查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4):89-90
[2]吳敏,邵敏,陳紅衛(wèi),等.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的精神分裂癥260例肝臟超聲檢查結果分析[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雜志,2014,21(10):65-66
[3]蘆艷,張文慧.超聲檢查對閉合性腹部外傷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22(4):99
[4]郝風華,張建紅,崔冰.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臟損傷的CT、超聲影像診斷價值[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5,24(4):473-475
[5]諸興桂.乙肝病毒標志物和肝功能損傷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9):2623-2624
[6]鄒麟,肖然,陳瀑.120例肝功能損傷患者線粒體抗體及其M2亞型檢測結果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3,42(17):1946-1948
[7]聶曉輝,寧學玲,寧學洪.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生化酶譜與乙型肝炎疾病相關的生化酶譜檢測及臨床意義[J].吉林醫(yī)學,2013,34(31):6488-6490
[8]谷會娟.抗結核藥致肝功能損傷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2):52-54
張斌(1962~)男,江西贛州人,大學??疲髦吾t(yī)師 。
R
B
1008-0104(2017)02-0125-01
201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