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紅 郝貴亮 韓彩惠
(青島市海慈醫(yī)療集團檢驗科,山東 青島 266033)
超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常規(guī)炎性標志物在小兒急性支氣管肺炎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華 紅 郝貴亮 韓彩惠
(青島市海慈醫(yī)療集團檢驗科,山東 青島 266033)
目的探討并分析超敏C反應蛋白(hs-CRP)、降鈣素原(PCT)及常規(guī)炎性標志物(WBC計數(shù)、紅細胞沉降率ESR)在小兒急性支氣管性肺炎早期診斷中的使用價值及預后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經(jīng)胸部CT確診的支氣管性肺炎128例,其中經(jīng)血液檢驗分為細菌組67例,非細菌組61例(支原體和病毒感染),另選取同一時期健康查體幼兒60例,分別進行hs-CRP、PCT、WBC計數(shù)及ESR水平檢測,比較以上3組受試者各項指標的敏感性、特異性及約登指數(shù)。結果細菌組患兒hs-CRP、PCT、WBC計數(shù)及ESR與對照組相比較明顯升高,且這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非細菌組患兒以上四項測試結果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四項炎性標志物的約登指數(shù)為PCT>hs-CRP>WBC計數(shù)>ESR測定。結論血清hs-CRP、PCT檢測對于小兒急性支氣管性肺炎的診斷價值高于傳統(tǒng)的WBC計數(shù)和ESR測定,因此以上四項聯(lián)合檢測對于小兒早期支氣管性肺炎的診斷、鑒別和預后,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超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炎性標志物;急性支氣管性肺炎
傳統(tǒng)的WBC計數(shù)、ESR測定及肺部聽診可做為診斷急性支氣管性肺炎的初篩,但近年來,隨著檢測技術的創(chuàng)新,多種血清學指標的聯(lián)合檢測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價值逐漸凸顯出來[1-2],使其成為早期替代病原學的檢測方法。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hs-CRP和PCT。本研究闡述了二者及傳統(tǒng)炎性標志物在急性支氣管性肺炎中的診斷價值及預后意義。
1.1 一般資料:選取1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均符合胸部CT及中華醫(yī)學會《中國兒童普通感冒規(guī)范診治專家共識(2013)》相關診斷標準[3]。其中男性61例,女性67例,年齡均在(4.5±0.8)歲?;颊呓M經(jīng)血液學、咽拭子細菌培養(yǎng)、血清病毒學檢測分為細菌組和非細菌組(支原體與病毒感染)同時采取同一時期內(nèi)兒保健康體檢幼兒110例,年齡(5.0±0.7)歲。
1.2 檢測方法:三組受試者入院后抽取空腹血分別進行四項炎性標志物檢測,其中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使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測定,儀器為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7600,試劑由羅氏公司提供。PCT采用化學發(fā)光測定,儀器為e-601。常規(guī)炎性標志物ESR采用魏氏法,1 h后讀取結果。WBC計數(shù)使用XS500i血球儀檢測。患兒均采取咽拭子取痰液進行痰培養(yǎng),以上實驗均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與試劑盒說明執(zhí)行。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多重比較,采用bonferroni調(diào)整檢驗水準。
2.1 細菌組、非細菌組、對照組hs-CRP和PCT陽性率比較:從表1可以得出細菌組hs-CRP、PCT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非細菌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 以上三組受試兒童WBC計數(shù)和ESR測定陽性率比較:從表2可以得出細菌組WBC與ESR陽性率明顯高于非細菌組和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非細菌組ESR陽性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2.3 以上四種炎性標志物對細菌性和非細菌性(病毒或支原體)支氣管性肺炎診斷價值比較:由相應公式計算得出PCT對于細菌性支氣管肺炎診斷的敏感性最高(約為94.03%)Yoden指數(shù)顯示PCT>hs-CRP>WBC計數(shù)>ESR測定。
表1 三組受試兒童hs-CRP和PCT結果及陽性率比較(例)
表2 三組受試兒童WBC計數(shù)與ESR結果陽性率比較(例)
CRP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感染性疾病的經(jīng)典檢測指標,當組織發(fā)生炎癥后6~9 h可升高,但缺點是半衰期短,僅為4~5 h。而hs-CRP是較CRP更為敏感的檢測指標,與CRP相比,它不受性別、年齡、貧血、環(huán)境和藥物的影響,半衰期長,更為靈敏可靠。本研究表明,hs-CRP在細菌組檢測的陽性率高達88.06%,僅次于PCT,高于傳統(tǒng)的WBC計數(shù)和ESR測定,而在非細菌組和對照組中,hs-CRP的陽性率僅為15%左右,說明hs-CRP可做為小兒支氣管性肺炎病原體類型鑒別的指標之一。
PCT為降鈣素的前肽,屬于一種糖蛋白,不具有活性,因而該物質(zhì)在正常人血中很難測到。小兒在全身性細菌感染后4 h即可檢出PCT上升,6 h達到高峰并且持續(xù)24 h。PCT在體內(nèi)半衰期25~30 h,體內(nèi)外穩(wěn)定性良好。在細菌感染時特別是重癥感染或膿毒血癥時血清中PCT水平急劇升高,隨著感染的進展或控制將持續(xù)在高水平或逐漸下降。本研究也表明,PCT在細菌組檢測的陽性率高達94.03%高于hs-CRP、WBC、ESR的陽性率。與非細菌組和對照組陽性率比較更是天壤之別。可以說由細菌引起的感染PCT水平明顯升高,而由病毒或其他支原體引起的升高不明顯或正常。加上本身在體內(nèi)半衰期長,上升迅速,穩(wěn)定性良好,由此可以得出PCT對細菌感染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可做為診斷由細菌引起小兒支氣管性肺炎的指標。
WBC計數(shù)和ESR測定一直以來是臨床上細菌感染輔助診斷的傳統(tǒng)指標,但白細胞升高并非是細菌感染的獨立指標,一些細胞因子和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都可引起白細胞計數(shù)的改變,而部分嚴重感染者WBC計數(shù)可下降;同時ESR測定缺乏特異性,從研究數(shù)據(jù)可看出,在非細菌組ESR陽性率可達47.54%,另外其他因素如溫度、年齡、性別、貧血程度、藥物等都可影響ESR測定。結合此種情況,本人做了Youden指數(shù)測定,Youden指數(shù)可較為全面的反映診斷實驗真實性和可靠性的綜合指標,值越大,說明該實驗的診斷真實性越好,由本研究可看出,PCT的約登指數(shù)為0.79,最高,其次為hs-CRP、WBC計數(shù)、ESR測定。
綜上所述,hs-CRP和PCT檢測對于細菌感染性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是一組較為理想的組合,可做為小兒支氣管性肺炎感染類型的早期鑒別診斷,從而指導臨床醫(yī)師盡早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1] English BK,Gaur AH.The use and abuse of antibio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J].Adv Exp Med Biol,2013,659(2):73-82.
[2] 李榮琴,陳德興,李少雄,等.醫(yī)院感染常見病原菌的鑒別與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5):1169-1171.
[3] 陸權,安淑華,艾濤,等.中國兒童普通感冒規(guī)范診治專家共識(2013)[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28(9):680-686.
R563.1
B
1671-8194(2017)12-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