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日樂吐
(錫林郭勒盟蒙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6000)
蒙藥如達-6治療急性胃痛30例療效觀察
格日樂吐
(錫林郭勒盟蒙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6000)
目的:觀察蒙藥治療急性胃痛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治療組應用頓服蒙藥如達-6加山莨菪堿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治療;對照組予山莨菪堿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治療。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3.3%,對照組為83.3%。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結論:蒙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急診科用蒙藥如達-6治療胃痛療效可靠,無副作用,易為患者所接受,簡便易行,值得推廣應用。
急性胃痛;蒙藥;如達-6
急性胃痛是內科常見急癥,多由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胃痙攣等引起。蒙醫(yī)認為,本病起因主要由于“巴達干”偏盛客于胃內并與“希拉”、“赫依”相搏,導致胃火衰敗,進而功能紊亂所致胃部脹痛,噯氣,惡心嘔吐等。蒙藥如達-6為傳統(tǒng)蒙藥制劑,由木香、梔子、全石榴、鬧羊花、蘇格木勒、蓽茇等6味蒙藥組成,具有止痛,止吐、解痙功能,臨床主要用于“巴達干”,“寶日”,引起的呃逆,嘔吐,胃痙攣等癥[1]。云彩麟[2]等蒙藥如達-6對實驗性大鼠胃運動的影響中提到蒙藥如達-6有促進胃運動的作用,且如達-6強于嗎丁啉。肖逸豪[3]等蒙藥如達潰瘍散治療胃潰瘍臨床觀察中提到如達潰瘍散治療胃潰瘍總有效率到93.3%。也具有降逆止嘔、解痙之功效,還可溫中和胃、祛巴達干寒、調節(jié)赫依、希拉,使之正常運行,并增強對嘔吐、泛酸的緩解作用。
1.1 臨床資料:60例患者均為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診內科門診患者,均為急性胃痛患者。所有病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16~42)歲,病程(19~185)分鐘。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17~39)歲,病程(14~215)分鐘。兩組病例性別、病程與胃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的選擇:均為急性胃痛患者,主要癥狀胃部疼痛、脹痛,噯氣,惡心嘔吐等;所有患者均于我院急診科藥物治療,隨訪期間未發(fā)生其他醫(yī)療行為者。
1.3 治療方法:治療組按照患者的年齡、體能情況,蒙藥如達-6散3-6g溫開水頓服,加山莨菪堿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對照組給予山莨菪堿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治療后1小時觀察的患者入選本此統(tǒng)計。
1.4 療效標準[4]
1.4.1 視覺類比法(VAS):通常是用100mm長的直線,標計間隔為1mm,左側起始點為不痛,右側終點為劇痛。患者自己按疼痛程度在直線上標示合適的點,然后,檢查者由左向右測量出毫米距離數,即為疼痛評分。
1.4.2 疼痛評分:為0分~10分。0分:無疼痛;1分~3分:輕痛,能忍受,偶爾間歇加重;4分~7分:難以忍受或持續(xù)性;8分~10分:持續(xù)性并無法忍受。
1.4.3 療效評價標準:顯效:經治療后疼痛完全或顯著消失,0分≤VAS≤3分;有效:經治療后疼痛明顯緩解,偶爾短暫加重,3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X2檢驗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時間段的VAS分值比較,見表1。兩組患者在治療后120min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1 兩組急性胃痛治療前后各時間 段的VA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疼痛VAS評分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鎮(zhèn)痛VAS評分差異有統(tǒng)學意義P<0.01,提示治療組在治療后各時間段的鎮(zhèn)痛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表2 兩組急性胃痛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由表2可知,治療組的總體療效、顯效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說明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急性胃痛是指胃院部疼痛,發(fā)病急驟、疼痛較劇、變化迅速的病癥。蒙醫(yī)上胃痛大致分為“希拉”、“赫依”、“巴達干”性。臨床上根據病情變化可分為胃熱、胃寒和包如型3種。 如達-6主要成分為如達,它中文名是木香。蒙藥藥理學認為木香具有祛巴達干寒、調理體質、止痛作用。陳少夫等[5]發(fā)現(xiàn)木香湯劑能加速胃排空和增強胃動素的釋放;朱金照等[6]通過動物試驗,發(fā)現(xiàn)不同劑量木香煎劑對胃排空及腸推進均有促進作用。木香或木香配伍的中藥臨床上也用于治療心絞痛、膽絞痛、胃痛腹痛、高血壓、糖尿病、支氣管哮喘等疾病,藥理學基礎在于其解痙鎮(zhèn)痛和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木香提取物中的生物堿對組胺引起的豚鼠腸平滑肌和氣管平滑肌具有顯著解痙作用[7]。蒙醫(yī)采用傳統(tǒng)方劑如達-6,蒙西醫(yī)結合,通過辨證施治治療胃系疾病具有療效好、復發(fā)率低、無明顯毒副作用的特點,符合現(xiàn)在蒙西醫(yī)結合發(fā)展道路,突出了蒙藥的特色及優(yōu)越性。 [1]內蒙古衛(wèi)生廳.內蒙古蒙成藥標準[S].赤峰: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317. [2]云彩麟,宋宏春.蒙藥如達-6對實驗性大鼠胃運動的影響[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0,4(6):38 [3]肖逸豪,杜錦輝.蒙藥如達潰瘍散治療胃潰瘍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4,7(7):24. [4]宋文閣,傅志儉.疼痛診斷治療手冊[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3:62. [5]陳少夫,李宇權,何鳳云,等.木香對胃酸分泌、胃排空及胃泌素、生長抑素、胃動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4,14(7):406-408. [6]朱金照,冷恩仁,陳東風.木香對大鼠胃腸運動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脾胃雜志,2000,8(4):236-238. [7]Dutta N K,Sastry M S,Tamhane R G.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an alkaloidal fraction isolated from Saussurea lappa(Clarke)[J].Indian J Pharm,1960,22:6-7. R291.2 B 1006-6810(2017)04-0010-022 結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