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
摘要:文章從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對學生的影響進行闡述,并提出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的對策。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關鍵詞:教師;心理健康;成因;危害;對策
了解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已成為一項社會廣泛重視的問題。為教師減輕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讓他們學會心理調適,增強應對能力,至關重要。有效改善和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師生關系,提高教育質量是教育界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 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
1.擺在教師面前的負面壓力
負面壓力是擺在教師面前的影響心理健康狀況的主要方面。心理的負面壓力是教師對學校各種活動產生消極反應的主要原因。本人曾對包頭市一所重點高中的教師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shù)教師承認在教學工作中有壓力,如學生的升學率對教師的教學壓力很大,學生對教師的考評也對教師產生壓力。同時,具體的工作壓力,如:與學生交往困難、辦公室事務、課堂的人數(shù)過多、對學生的管控和激勵不當?shù)取TS多教師反映工作的壓力常常造成他們失眠、精神緊張、焦慮,但很多教師通過自身的調節(jié),一般不會造成心理疾患,但是在調查的人群當中約有45%的教師由于長期的心理壓力造成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工作方面的焦躁不安、缺乏耐心,這對教師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在各種職業(yè)中,教師這一職業(yè)的壓力在某種程度上大大高于其他職業(yè),所以要求教師的心理素質更高些。
2.教師心理健康知識的缺乏
僅對我院高職班的教師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表現(xiàn)拖拉,學習態(tài)度怠慢,一般這種情況,很多教師認為是這些學生思想懶惰,不思進取的緣故,但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類拖拉的學生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感覺統(tǒng)合系統(tǒng)失調造成的,是身心發(fā)育不健全的結果。再如,對于厭學的學生,很多教師視他們?yōu)椴钌?。但此類學生中有一部分厭學的情緒是由心理問題造成的。還有就是教師比較容易注意到學生暴露出來的如下問題,如厭學、和同學合不來、損害公共財物等,面對人格問題如:敏感自卑、依賴別人等較為忽視。一些教師對于學生的健康人格標準在認識上存在偏頗,這樣會導致教師在處理學生各種心理問題的過程中采用了不恰當?shù)拇胧?,這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極為不利。
3.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決定教師的心理
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決定教師的心理。教師工作的環(huán)境因素包括哪些?首先是人文環(huán)境,同事間的交流對教師來說很重要,人際關系處理的融洽以及和諧的支持氛圍,同事、領導的體貼關心等,是工作中特別重要的因素,很多教師對待工作的成就感來自于大家的認可和領導的贊許,在這樣和諧的環(huán)境中,教師會心情舒暢、心態(tài)良好、干勁倍增。其次,是物質環(huán)境。影響教師工作滿意感的物質因素也同等重要,包括教師的工資待遇、工作條件、晉升機會等,這些物質因素構成物質環(huán)境,這一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師的切身利益。如果教師工作在一個工資待遇很差,工作條件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不可能心情愉悅、身心放松,自然產生眾多心理問題。
4.教師的人格魅力與理想信念
教師的人格魅力與理想信念決定了教師的各種行為。教師的人格魅力應表現(xiàn)在對待職業(yè)的態(tài)度上,一個愛崗敬業(yè),對學生和藹可親的教師,即使遇到不好管教的學生也能夠做到時時保持冷靜的態(tài)度,這樣的教師就很少產生心理問題;再有對教師這一職業(yè)充滿了熱愛之情,保持積極向上的理想信念,這樣的教師一般不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相反在壓力作用的環(huán)境下,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會保持健康的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
本人通過大量事實調查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認識自我不夠客觀,人生目標和生活目標不明確,自尊需求過于強大,理想和現(xiàn)實差距大;教師的人格魅力特征與教師心理健康問題關系密切。這樣的個性特征在處理各種問題時就會困難重重,引發(fā)心理健康“危機”。有的教師常常樂于在學生面前自我炫耀,通常以個人想法為中心、性格孤傲;喜歡夸大其詞,有時對待不同學生的管理方式不一致,從而使學生無所適從。還有的教師自我封閉、心胸狹窄,過于看重榮譽和地位,致使個人所追求的東西不是積極向上的,這些都容易引發(fā)心理危機。
二、 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對學生的影響及危害
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除了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外,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教師心理健康與否對學生有直接影響。教師因自身的心理存在問題采用了不恰當?shù)慕逃侄魏头椒?,將直接或間接地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導致學生產生心理問題。人們把這種心理問題稱為師源性心理障礙。有些學生因嚴重的師源性心理障礙也就是教師不當?shù)慕逃袨槎a生逃課、犯罪甚至自殺等極端行為,從而釀成了極其嚴重的后果。教師不當?shù)慕逃袨橛泻芏喾N,如心理懲罰:冤枉、責罵、諷刺、挖苦等,身體懲罰:體罰留校、不讓進教室聽課、罰站,甚至打罵等。以下是筆者對本市一所中學的學生進行的調查:
例如,由于教師心胸狹窄,思想偏激在處理學生違紀事件上的不當行為:
其一,教師誤解學生(4例)。兩個學生發(fā)生口角,教師在不問青紅皂白的情況下,偏聽一面之詞,首先指責成績較差的學生。
其二,教師用語言刺激、諷刺挖苦學生(11例)。學生上課秩序不好,教師指責學生不認真聽課的同時,對他們曾經說過:“你父母花錢送你上學你不好好學習,這錢還不如拿去給要飯的……”“看你長得不缺耳朵不缺眼睛,不好好學習真是浪費材料……”“你是不是全都學會了,那你要是考不好,咱們就秋后算賬……”
其三,教師語言行為失去理智。教師語言行為失去理智表現(xiàn)的嚴重性程度可分為三類:教師推拉學生與學生發(fā)生肢體碰撞(3例);教師將學生哄出教室(4例);教師對學生動用拳腳(2例)。
其四,教師在課堂上授課出錯。學生對教師的授課錯誤提出異議:“您剛才那個問題都講錯了……”這時教師的表情有些異樣,狠狠地瞪了那個學生一眼:“你懂什么?好好聽你的課吧”,學生有些不服,堅持反駁,教師惱火,將學生趕出教室。
從以上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在這些事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是事態(tài)演變的主控方。無論教師語言、行為失控,誤解學生還是以各種方式懲罰學生等,這些都是表面現(xiàn)象,主要問題的核心是這些教師心理存在的問題,這是潛在的心理因素。如果教師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問題,就會導致其對待學生的教育行為上出現(xiàn)偏頗。由于教師不當?shù)慕逃袨閷е聦W生產生心理障礙,其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師源性心理障礙除導致惡性的后果,大多數(shù)學生的表現(xiàn)是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是隱藏在學生心里的,也是致命的,有時難以表現(xiàn)出來,往往被忽視。然而學生所受到的心理上的傷害會影響其一生。第二,教師這一角色賦予了教師在學生面前的主導和權威地位,絕大多數(shù)學生以及家長都認可和信奉這種地位,所以,教師不當?shù)慕逃袨楦讓W生的心理產生直接和深刻的負面影響。第三,部分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往往不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當,致使學生產生了心理問題,這些教師常常訓斥學生,對待學生態(tài)度惡劣,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承受力太差不好教,因而這些教師所認為的好的教育方法而導致的不良結果仍然存在,后果嚴重。
三、 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對策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里克森曾說過:“不良的師生關系會導致學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老師,學生由于家庭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變。”由此看來,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當今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全社會的重視。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促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針對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做好教師職業(yè)上崗前的篩選工作
教師職業(yè)有它的特殊性,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因此,對從事教師職業(yè)的人員在上崗之前要進行嚴格的篩選,這個非常重要。我們應對師范類院校的學生進行嚴格選拔,也就是從源頭抓起,對師范生測量,測量其情緒自控能力、自我意識、人格特征、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與教學有關的知識水平、教育觀念、自身的角色意識、對教師職業(yè)期望角度等,確保這些未來的教師能夠真正具備做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并且符合教師這一職業(yè)的特殊需求。
2.做好從業(yè)教師的崗前培訓和從業(yè)后相關能力的培訓工作
教師這一職業(yè)上崗前要進行嚴格的培訓。培訓的內容應涉及方方面面,如: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教育學、普通話的培訓等,不僅需要對相應學科知識內容培訓,對教師的教育教學知識進行培訓,還要對教師的人生觀角色意識進行培訓,因為教師的人生觀和教師職業(yè)角色意識決定廣大教師對教學工作還有學生的態(tài)度以及責任心。
3.工作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對教師的心理產生影響
工作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的好壞也對教師的心理產生直接影響。學校領導的工作作風,教學管理方式,教師的精神面貌都影響著教師的工作熱情。教師的工作熱情高漲能贏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和晉升機會,這樣教師的成就感就強烈。成就感強烈教師對學校管理者也能持一種理解的態(tài)度,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多為教師著想,解決工作當中的種種問題。廣大教師心情舒暢了,心態(tài)自然就好了,心理健康也得到了解決,對于學生的教育自然也就良好。
4.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教師心理健康的必要保障
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讓教師的良好形象不斷發(fā)揚光大,是解決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途徑。學校的各級領導要重視教師的心理發(fā)展。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教師心理健康的必要保障,制訂規(guī)范可行的教師行為準則可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的良性發(fā)展。有了良好的教師形象規(guī)范,全社會參與監(jiān)督,教師自身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加之社會的理解監(jiān)督,教師的心理健康一定會形成良性發(fā)展。
總之,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對教師自身影響很大,對學生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學生。具有健康人格的學生才能適應社會,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從而形成一種教育的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