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延苓
摘 要:電工基礎是技工院校電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本文針對目前技工院校電工基礎課程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本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技工院校 電工基礎 教學改革
電工基礎是技工院校電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是后續(xù)學習電子技術基礎、電機與變壓器和電工儀表與測量等課程的基礎。由于理論性很強,原理比較抽象,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技工院校學生在學習時感覺枯燥、難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覺得此課非常難教,因此需要進行教學改革?,F(xiàn)對電工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教學改革的具體策略。
一、電工基礎課程現(xiàn)狀
1.課程的特點
電工基礎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它的知識點涉及面比較廣,原理抽象不容易理解,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困難,技工院校學生普遍認為枯燥難懂。
2.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技工院校多數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文化基礎和理論分析能力薄弱,學習主動性較差,在學習中自信心不足,有畏難情緒,將學習看成一種負擔。另外,在教學中有的教師教學目標不明確,不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授課,缺少針對性,教學模式和授課方式不靈活,仍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教學手段單一,還是運用書本和粉筆板書教學,教學方法相對落后,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基于以上技工院校的學情分析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對電工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提高整體課堂效果,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策略
1.靈活設計授課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采取“理實一體化”授課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動手操作的基本技能。例如,純電感電路和純電容電路的學習,有些學生對電路中電壓和電流的關系理解困難。于是在這一節(jié)教學中,教師邊講理論知識邊做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接線,正確使用低頻信號發(fā)生器測量實驗數據,根據示波器中顯示的波形圖得出電壓和電流的相量關系。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降低了學生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不僅學會了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電路,還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
2.優(yōu)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為了豐富教學手段,在電工基礎教學中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例如,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比較抽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動畫輔助教學,將事先準備好的課程內容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到學生面前。通過動畫演示實驗,學生知道了充電就是兩極板帶上電荷,放電就是兩極板失去電荷。不僅使課堂內容更為生動豐富,還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有效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如任務驅動和小組合作法。將學生按照理解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分成若干個小組。結合任務驅動,給每個學生安排具體的任務,在每節(jié)課教學中精心設計一些問題,通過分組教學活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答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再引導學生按組回答或搶答,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并且活躍課堂氣氛。
其次是討論總結法。在課堂總結時,讓學生先討論總結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教師根據學生的總結情況,強調應重點掌握的內容,并將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總結成口訣,以方便學生理解記憶。討論總結可讓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總之,在電工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提高動手操作技能。相信通過教學改革,電工基礎這門課程一定會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自如。
參考文獻:
[1]黃凱峰.高職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2).
[2]徐國寶.技工院校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職業(yè),2016(15).
(作者單位:鄒城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