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忠
(鹽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000)
帕利哌酮緩釋片對精神分裂癥療效及安全性的對照研究
金曉忠
(鹽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000)
目的 分析應用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0例,對照組應用利培酮治療,治療組應用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比較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ANSS各因子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敵對、認知缺乏各因子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20%高于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分裂癥,效果好,安全可靠,是臨床首選的治療藥物。
帕利哌酮緩釋片;精神分裂癥;療效;安全性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精神障礙,主要特征為認知功能損害,嚴重的患者出現(xiàn)妄想、情緒障礙等,對患者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1-2]。近幾年來,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目前,臨床多采取抗精神藥物聯(lián)合心理治療對精神分裂癥進行治療[3-4]。為探究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本研究共選取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分組觀察,向將具體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鹽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5],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35~64歲,平均(54.8±2.5)歲,病程0.8~3年,平均(2.1±0.2)年;治療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37~65歲,平均(53.7±2.6)歲,病程0.3~3年,平均(1.9±0.1)年,所有患者無藥物過敏史,無嚴重的肝、腎功能衰竭和嚴重的軀體疾病,所有患者均知曉本研究的實驗目的,并自愿參加本次實驗簽署由本院自行擬定的同意書,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應用利培酮(由北京天衡藥物研究院南陽天衡制藥廠生產,國藥準字H20061072)治療,患者的初始劑量為1 mg/d,治療7 d后可以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程度適當?shù)恼{整劑量,調整患者的劑量為4~10 mg/d,療程為30 d;治療組應用帕利哌酮緩釋片(由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10512)治療,患者的初始劑量為6 mg/d,治療7 d后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程度可以調整患者的劑量,患者的劑量在5~12 mg/d,療程為30 d,在治療過程中嚴禁患者服用其他抗精神藥物和抗驚厥藥物,可以根據(jù)病情予以失眠嚴重的患者適當?shù)逆?zhèn)靜藥物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各因子的評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相關指標情況,分析應用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
1.4 評價標準 采取模糊評分對治療前后PANSS各因子的分數(shù)進行判定,總分為5分,分數(shù)越低,癥狀改善效果越好[6]。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各因子的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ANSS各因子的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敵對、認知缺乏各因子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經過對比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對照組有8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20.0%,治療組有2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5.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結果(%)
精神分裂癥目前病因尚未明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障礙,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采取抗精神藥物治療是目前精神分裂的主要治療手段,選取合適的治療藥物、藥物的種類以及劑量等對改善患者的認知損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研究報道顯示,大部分患者的癥狀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認知程度和生活質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精神分裂癥患者仍然很難進行獨立的生活和工作,精神分裂癥患者行口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差是眾所周知的,因此,在應用藥物治療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降低了臨床的治療效果,結合上述觀點,在選取合適的藥物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社會功能[7]。
帕利哌酮、利培酮均為臨床上常用的抗精神治療藥物,帕利哌酮是利培酮的一種活性代謝產物,在治療精神分離癥方面,利培酮和帕利哌酮的親和力相近,但其作用機制和代謝完全不同,帕利哌酮緩釋片可以使血藥濃度保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范圍,因此,其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相關研究報道顯示,口服帕利哌酮緩釋片后,在24 h內其血藥濃度峰谷波動較小,基本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有效的避免的口服劑導致的血藥濃度驟升驟降的現(xiàn)象[8]。
在安全方面發(fā)現(xiàn),帕利哌酮的不良反應和其他利培酮制劑相差不大,且主要的不良反應表現(xiàn)為嗜睡、心動過速等,部分患者出現(xiàn)輕微的軀體不適,經過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均有明顯的緩解。本研究結果說明,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ANSS各因子的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敵對、認知缺乏各因子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高于治療組(P<0.05),由此可見,應用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利培酮治療效果。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各因子的評分結果(±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各因子的評分結果(±s)
PANSS各因子焦慮/抑郁敵對認知缺乏對照組(n=40)治療前4.1±0.6 4.2±0.5 4.4±0.5治療后3.1±1.1 3.2±0.8 3.6±1.0治療組(n=40)治療前3.9±0.8 4.1±0.6 4.2±0.6治療后2.6±0.5 2.8±0.3 3.1±0.2 X2值2.617 2.961 3.101 P值0.011 0.004 0.003
綜上所述,應用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分裂癥,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病性癥狀,提高了患者的社會功能,效果好,安全可靠,具有應用價值。
[1] 羅世芳,孫全新,曾德志,等.帕利哌酮緩釋片與氯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6):986-988.
[2] 張鴻燕,郝曉楠,王雪芹,等.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癥療效及安全性的開放性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 2012,45(1):20-24.
[3] 易海華.氨磺必利與利培酮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療效和安全性對照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5,21(10):155-156.
[4] 金小蘇,英穎,許德河,等.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15):2362-2364.
[5] 趙保國,雷曉星,張京濤,等.帕利哌酮緩釋片與奧氮平的臨床療效比較[J].西北藥學雜志,2014(1):74-75.
[6] 楊銘哲,林昭宇,梁云海,等.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與安全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5):646-648.
[7] 邵國艷.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8):1133-1134.
[8] 傅勇輝.小劑量氟哌啶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21(26):130-1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