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王誠
(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基礎部,安徽安慶246003)
談判英語口語合作學習實證研究
楊柳,王誠
(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基礎部,安徽安慶246003)
為提高高職院校談判英語口語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筆者在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談判英語口語課教學中運用了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并進行了實驗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合作學習不僅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而且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和商務談判能力。因此,將合作學習運用于高職談判英語口語教學,具有可行性。
合作學習;英語談判;口語成績;談判技巧
商務英語談判口語是一門特殊用途英語課程,其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在涉外商務背景下使用英語進行談判的技能。目前的商務英語談判口語教學卻存在諸多問題,一是教育教學模式單一;二是缺乏跨學科知識的專業(yè)教師;三是考試標準不統(tǒng)一。因此,新的談判口語教學模式需要不同于以往的教學理論來指導課堂教學,從而改變目前局面。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在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zhì)、改善課堂良好情感環(huán)境、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等方面效果明顯,很快成為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核心。然而,合作學習教學實踐在高職院校處于起步階段,現(xiàn)有關于英語教學方面的合作學習研究主要集中在綜合英語、精讀、聽力等課程上,鮮有針對談判英語口語教學。談判英語口語是一門特殊用途英語課程,其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在涉外商務背景下使用英語進行談判的技能。其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教育教學模式單一,缺乏跨學科知識的專業(yè)教師,考試標準不統(tǒng)一等?;诖斯P者在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談判英語口語課教學中運用了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旨在考察談判英語口語課堂開展合作學習的效果,明確今后合作學習改進方向,以便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和商務談判能力。
1.1 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問題:
(1)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是什么?他們在實驗后態(tài)度有無改變?
(2)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生談判英語口語水平嗎?
(3)合作學習能增強學生的商務談判技能嗎?
1.2 研究對象
該項研究對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81個學生進行為期16周的實驗。這些學生都是商務英語專業(yè)大三學生,已經(jīng)學完一學期的談判英語口語課程,擁有相似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從表1可以了解學生總體情況。
表1 學生總體情況
根據(jù)上學期81個學生談判英語口語成績,作者選擇平均分略高的40個學生組成實驗班,另外41個學生組成對照班。獨立樣本T檢驗(T=0.142, P=0.887)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談判英語口語水平?jīng)]有顯著差異,這為實施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兩個班級可以作為平行班開展教學研究。
1.3 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diào)查、試卷測試、課堂觀察和訪談。
兩份問卷分別調(diào)查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及談判能力。兩份試卷難易程度相當,試題都精心選自劍橋商務英語考試教輔資料,并做了適度修改。實驗過程中,筆者還經(jīng)常在兩個班級進行課堂觀察并收集學生語言行為方面的相關數(shù)據(jù)。第16周,筆者在實驗班隨機選取十個學生進行訪談,訪談過程輕松、愉快。
1.4 數(shù)據(jù)收集
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和口語測試,實驗后,對兩個班進行試卷測試和訪談,最后通過SPSS19軟件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并得出結(jié)論。
本研究持續(xù)4個月,于2016年3月開始至6月結(jié)束。由筆者教授口語課程,實驗班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照班實施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這兩個班每星期均有三節(jié)談判口語課,周三下午參加英語角活動,課后作業(yè)也是相同的。
實施合作學習前,為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合作意識,筆者告之必要的合作技能并指導他們?nèi)绾问褂眠@些技能。筆者遵循“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分組原則,依據(jù)學生個體因素,把學生分成2—6人的異質(zhì)小組,該小組成員協(xié)助合作,為達成一致的學習目標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和評估每位小組成員的依據(jù)。
教學活動形式有模擬談判、角色扮演、演講、討論和辯論等。
(1)模擬談判
筆者采用模擬談判形式,把全班學生分成兩人或多人一組,分別扮演經(jīng)理助手和公司客戶,構(gòu)建一個對話,要求包括問候、自我介紹、交換名片、協(xié)助拿行李和乘車等。
(2)角色扮演
根據(jù)學生性別、性格和口語水平把全班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4個學生,一人是客戶,其他三人分別是三家酒店的員工,分別向客戶介紹自己的酒店,客戶最后選擇最適合他的一家酒店。對話內(nèi)容應包括介紹房間種類、房價、各種服務和設施等。
(3)演講
全班同學分組練習。假如一位新客戶要拜訪公司,職員將在接待會上向這位客戶致歡迎詞,每組每位學生都要準備。然后,每組選出一名同學在全班進行表演。歡迎詞必須包含以下內(nèi)容:表示熱烈歡迎,簡要描述公司,希望雙方長期合作等。
(4)討論
所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每組有六個學生(A1、A2、A3、A4、A5、A6;B1,B2,B3,B4,B5, B6…),坐成一圈,就包裝類型、產(chǎn)品推廣和售后服務重要性等問題進行討論并記錄答案。收集答案后,每個具有相同阿拉伯數(shù)字的同學將組成新的小組并在新的小組中相互交換答案。
(5)辯論
全班分成若干辯論小組,每組4-6人,每組選擇一個話題,15分鐘后,與對立辯論組展開辯論。當兩組學生辯論時,其他組學生對辯手表現(xiàn)進行評估,最后投票選出獲勝者。
3.1 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
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包括學習動機、課堂參與度等。表2顯示,實驗前后對照班學生的學習動機無明顯變化,而實驗班呈現(xiàn)多元化,更多學生重視英語學習不僅僅是為了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和專升本考試。
筆者觀察到,對照班學生課堂參與度不理想。相比之下,實驗班學生更愿意同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并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適機幫助小組其他成員。
表2 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前后英語學習動機的變化情況
3.2 提高學生談判英語口語水平
對比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后測成績,獨立樣本檢驗結(jié)果顯示,奇性檢驗顯著性水平0.666大于0.05,表明方差齊性。顯著性水平0小于0.05,說明所比較的兩個獨立樣本存在差別,即: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的談判英語口語水平有了顯著差異,實驗班學生口語后測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
實驗班前測和后測成績相關性分析表顯示相關系數(shù)為0.640,兩變量相關性相當高。相關顯著性水平為0,表明其相關顯著。從配對樣本檢驗結(jié)果看出,T=-9.835,P=0,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差異,即:實驗班實驗前后的談判英語口語成績存在顯著差異,后測成績平均分比前測多出8.2分。而對照班前測和后測成績相關性分析表顯示相關系數(shù)是0.556,相關顯著性水平0說明相關顯著。配對樣本檢驗結(jié)果T=-.676,P=.503>.05,說明不存在統(tǒng)計上的顯著差異,后測成績平均分只比前測多出0.8分。
以上數(shù)據(jù)均表明,合作學習可以增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緩解學習焦慮,提高課堂參與度,能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和商務談判技能。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合作學習更有利于高職談判英語口語教學。
3.3 提高學生商務談判能力
在16周,筆者選取十名學生進行訪談,詢問合作學習是否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商務談判能力。其中五個學生說他們談判能力提高了,四個學生說他們比以前更有信心,交際能力更強。只有一個口語一直不錯的學生反映她的談判能力幾乎沒有改變。
其中一個學生說她今年五一和十一期間幫助同一家公司售賣聯(lián)通卡,不同的業(yè)績情況表明合作學習對提高她的口語交際及談判能力很有幫助。另一個學生也高度評價合作學習的效果,他說這學期全班同學經(jīng)過合作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更多鍛煉,團隊意識也形成了。
商務英語談判口語是一門實用的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目標是培養(yǎng)職業(yè)技術人才,滿足社會需求的增加。合作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和商務談判技能,而且還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緩解其英語學習焦慮,提高課堂參與度。此次合作學習研究結(jié)果驗證了在高職談判英語口語課堂合作學習實施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本研究將進一步豐富和擴大其應用范疇。教師應充分運用合作學習,尤其是將合作學習運用于特殊用途英語領域。同時,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也開設了英語語音、聽力等課程,合作學習是否也可以應用于這些實踐課程中,有待于進一步驗證。
總之,合作學習符合高職談判英語口語教學實踐性強的特點,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值得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推廣與普及,希望本研究結(jié)果可以鼓勵更多教師去探索新的教學實踐,從而促進更多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1]Johnson,D.W.&Johnson,R.T.Social skill for successful group work[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0,47(4):29-33.
[2]Johnson,D.W.&Johnson,R.T.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M].Fourth Edi?tion.Needham Hights,Massachustts:Allyn and Bacon,1994:15-19.
[3]Johnson,K.E.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114-115.
[4]Piercy,M.Wilton K.&Townsend M.Promoting the social ac?ceptance of young children with moderate-severe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using cooperative-learning techniques[J].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Retardation,2002(5):352-365.
[5]Slavin,R.Student Teams and Achievement Divisions[J].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1990(12):39-49.
[責任編輯:余義兵]
G642
A
1674-1102(2017)01-0158-03
10.13420/j.cnki.jczu.2017.01.0042
2016-10-12
安徽省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項目(BCB14002);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資助項目(安職院辦[2014]8號)。
楊柳(1978-),女,安徽安慶人,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基礎部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高職英語教育,英語語言文學;王誠(1964-),男,安徽安慶人,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基礎部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yè)教育,商務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