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翔
如何教好語文這一門學科,一直以來都是大家共同探討的話題。這個話題很大、很深,讓許多人都摸不著頭腦。認真反思,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從分數(shù)上看,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從能力上看,學生在解答問題時,變得從容淡定,一切都在向著我們需要的方向前進。但我總認為,我們的語文教學少了點什么?在思考中,漸漸地我覺得有些東西在慢慢地變得清晰,變得不再是那樣毫無蹤跡,于是變成下文,請方家指正。
一、少了一點“整體”意識
在學校的不斷強調(diào)下,我們有了完善的備課組,有了一個個團結(jié)的奮斗集體。這可以說是我們能夠取得現(xiàn)有成績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但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不難看到,我們的語文學科的各個備課組是分裂的。高一、高二、高三之間沒有一個良好的鏈接。所有的教學看似都是圍繞著市局的計劃進行,無可挑剔。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所做的“無用功”變得越來越多。以作文教學為例,高一搞文章結(jié)構(gòu),高二繼續(xù),到了高三還是從文章的結(jié)構(gòu)開始。顯然這里面有著許多的教學現(xiàn)狀的無奈,但是不是可以逆向思考下,是不是我們在整體的高中語文教學規(guī)劃時,沒有規(guī)劃到位呢?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生源特點,用時髦的一句話說“學情不同”,而我們在這一方面好似沒有什么規(guī)劃可言。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渴望著有著這樣一個引領(lǐng)性的“綱領(lǐng)”。在每個學期能夠清晰地知道自己應(yīng)該教什么,教學的重點是什么?而不是今年一個樣子,明年再來一個樣子。說實話,有時自己有點茫然。
于是乎,又出現(xiàn)一個問題:這樣的整體規(guī)劃怎樣去做。我想,應(yīng)該集合大家的思路,認真地坐下來,實實在在的討論一些我們語文東西。高一基礎(chǔ),基礎(chǔ)體現(xiàn)什么地方?是文言文的實詞、翻譯,是現(xiàn)代文的圈點概括?還是其他;高二拔高,拔到一個什么樣的高度?高三沖刺,沖刺什么?那些地方需要我們?nèi)_刺?說到底就是一個序列化教學的問題。有幾篇文章可以認真讀下:錢秉梁、陸達《談?wù)Z文整體序列化教學》、陳琪琦《關(guān)于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寫作教學序列的思考》、劉洪麗《文本視域與問題視域的實踐性結(jié)合——高中語文教學序列化芻議》。在這些文章中,都提出了針對性的重點訓練目標,值得我們借鑒。
在整體規(guī)劃中,我設(shè)想是不是可以圍繞著必修課本思考。我們的必修課本從整體上看,我們能夠看到許多精彩的地方。以作文教學為例,我們可以將必修課本內(nèi)“寫作指導(dǎo)”進行整體性的規(guī)劃,可以從文體的角度:記敘文、議論文,也可以從寫作的角度:結(jié)構(gòu)、語言、構(gòu)思等等。從表面看,是有沖突的,但細想來,最為重要的是我們教師本身是否能夠打破自己腦海中固有的作文文體教學觀點。
二、少了一點“咬文”意識
語文是什么?這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在我看來,語文就是文字與文本,語文就是要“咬文嚼字”?,F(xiàn)實的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教師在“嚼字”而少了“咬文”的環(huán)節(jié)。在高中階段,我們教學的重點是文言文(現(xiàn)階段現(xiàn)代文也逐漸重視),文言文的教學大量的時間都集中在實詞的解決上。當然,我們的學生的閱讀水平是制約我們的重要因素,但我們教師自己是不是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能夠進入我們課本的文章那一篇不是經(jīng)典。我們對“經(jīng)典”的教學體現(xiàn)又在哪兒呢?以蘇洵的《名二子說》為例,許多同仁都認為這篇文章有什么教的?但仔細讀來,文章內(nèi)所包含的東西還是很多的。從內(nèi)容的角度,我們是不是可以將之與蘇軾、蘇轍的人生經(jīng)歷結(jié)合起來;從思想的角度,我們是不是可以去進一步深入了解蘇洵徘徊在儒道兩者之間的矛盾;從寫作的角度,是不是可以進一步講解比喻這一手法在文章中的合理運用;從情感的角度,是不是可以挖掘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殷切的希望;從教學的角度,能把這樣一篇文章講出深層次的東西是不是能給學生不一樣的教師形象?
三、少了一點“仿寫”意識
仿寫聽起來似乎是小學、初中語文教學才去考慮的問題。高中的作文教學更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提升的學生的思維等級。在我看來,思考這一問題,我們首先想一下,當我們自己不會寫文論文的時候,我們是怎么辦的?簡單參考別人的論文,按照別人文章的思路理一理自己的思路而后寫成自己的文章。這是什么?仿寫!我們自己都在仿寫為什么不去引導(dǎo)學生仿寫呢?
我們的必修課本教材有許多值得我們仿寫的文章:《拿來主義》的結(jié)構(gòu),《老王》中真情的表露,《品質(zhì)》中對人物的刻畫,《最后的常春藤葉》中構(gòu)思的精彩……還有許多漂亮的語段,比如說我們每個版塊前面的序言,舉個例子必修四第一專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古往今來,仁人志士們以雄才大略行富國強民之道,圓民主自由之夢;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經(jīng)世濟民的卓越思想和心憂天下的高尚情懷代代相承,締造出人類的政治文明。這些句子不就是很好的議論文語段嗎?為什么我們要舍本求末,去尋找那些所謂的高考滿分作文呢?
仿寫不是套作,我們在仿寫教學中更多的是要引領(lǐng)學生去認真思考文章的結(jié)構(gòu),作者的行文思路、語言習慣。在不斷地仿寫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語言體系。這就是所謂的形成自己的文章風格。
嘮叨千字,不甚唏噓!在諸多前輩、專家面前反思語文教學,其本身就是出格的事情,貽笑大方,望各位海涵。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搬經(jīng)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