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建康
筑牢“前哨支部”堡壘打造農村基層黨建“鐵榔頭”
◎錢建康
“前哨支部”是謝家路村黨建工作的實踐探索,也是一種形象比喻。所謂“前哨支部”,就是將黨建工作向一線延伸,搭建黨組織聯系黨員和群眾平臺,把黨員和村民緊緊地凝聚在黨組織周圍,把黨員干部隊伍搞堅強,把黨在農村的社會根基夯扎實。
前些年,農村黨組織建設存在一些盲區(qū),像謝家路村黨委,下面原來沒有支部,許多黨的主張和聲音傳達不到群眾,一些黨員也游離在組織之外;即使有的建立黨組織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吸引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差的狀況,有時連開會都找不到人,成為有名無實的“空心支部”。不少農村黨員理想信念淡化、先鋒作用不發(fā)揮,有的光想著個人發(fā)財,個別的甚至參與封建迷信活動,形象比群眾還要“矮”三分。這不僅嚴重削弱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地位,也不利于中央和省委全面從嚴治黨和“四鐵”要求的貫徹落實。
村黨委在剖析問題時,感到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對黨建工作不重視,沒有用抓經濟發(fā)展的心思和勁頭來抓黨建工作。我們在認真吸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借鑒解放軍支部建在連上的做法,在全村10個村民小組和2家企業(yè)分別建立了“前哨黨支部”,從而實現了黨建工作的全覆蓋。
筑牢“前哨支部”堡壘,重心是怎樣讓這12座“熔爐”時時保持熊熊烈火,讓黨員干部通過“除銹”“打磨”成為“鐵榔頭”,讓村民通過黨員干部的關愛感受黨組織的溫暖。經過思考,我們從村里實際出發(fā),注重在以下三個方面狠下功夫。
名片:
錢建康,余姚市泗門鎮(zhèn)黨委委員、謝家路村黨委書記,至今已在農村基層崗位上工作36個年頭,帶領謝家路村從一個村級經濟弱、農民增收慢、村莊形象差、社會矛盾多的落后村,一躍發(fā)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新農村建設的樣板村。錢建康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十大杰出村官、浙江省“為民好書記”等許多榮譽。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把銹鐵打成好鐵需要千錘百煉。我們以“前哨支部”為陣地,以制度和規(guī)矩作保障,以黨員活動點、黨建示范點、黨員教學點作依托,開展“一個支部一盞燈,一個黨員一面旗”活動,引導黨員聽黨話跟黨走。主要突出三講:講黨性意識。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帶著感情學、結合實際學,用學習成果指導工作;堅持每月學習活動佩戴黨徽、重溫黨章、繳納黨費;堅持上級文件黨員先傳達、重大事項黨員先通報、重要工作黨員先討論、重要決策黨員先行動。講政治規(guī)矩。精心謀劃黨建工作“七大行動”,制定合格黨員“五條標尺”“五條底線”“五個形象”以及“五大警示”,特別是在勸退不合格黨員、教育不上進黨員等方面,我們敢于較真、不留情面。講先鋒引領。在表彰優(yōu)秀黨員的同時,我們堅持末位黨員評比制度,每年對末位黨員開展談心談話,實行一對一幫扶,并在黨務公開欄中公布,接受群眾監(jiān)督,較好地達到了激勵后進、對標趕超、爭當先鋒的效果。
做好農村黨建工作,關鍵在于打造一支有責任心、敢挑重擔、不怕得罪人的“鐵榔頭”隊伍。村黨委在選好配強“一班人”的同時,鼓勵“前哨支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如,第十“前哨支部”重點做好“六包”工作(即包收集反饋群眾意見、包矛盾糾紛化解、包重大事項傳達、包違規(guī)事項勸阻、包結對幫扶共建、包惠農政策宣傳);第二“前哨支部”開展“五創(chuàng)”活動(自覺爭創(chuàng)教育子女、尊敬長輩的無違法違紀戶;家庭和諧、鄰里團結的文明標兵戶;村莊管理、美麗建設、村民住宅建房和臨時用房的無違戶;艱苦創(chuàng)業(yè)、勤儉節(jié)約、克服困難的無家庭特困戶;參與村莊管理到治理的最美人物),村黨委及時總結推廣,各支部紛紛效仿。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時,激勵黨員干部打頭陣、挑重擔。為做細、做實“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去年以來,我們圍繞“農戶庭院美、道路河道美、綠化亮化美、服務村民美、村風民風美”,扎實開展“美麗家園”創(chuàng)建活動。各支部精心組織,成立黨員干部“鐵榔頭”突擊隊,擼起袖子領著村民干。有的黨員干部將自己的企業(yè)暫時停工,有的放棄幾百元一天的工資,有的白天勞動晚上就診,堅持20多天帶班參與整治。在拆違攻堅行動中,有5座違法搭建小橋涉及黨員家,黨員們二話不說,率先拆除,結果20天不到,全村26座違法搭建小橋全部拆除。
農村黨員干部除了信念堅定,能挑重擔,還要具備振興一方經濟、守護一方平安的能力。村黨委堅持不懈地實施包括提升黨員干部能力在內的全民素質工程。一是創(chuàng)新“小板凳”工作法,提高黨員干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堅持黨員干部與村民同坐一條板凳,開展手把手地“教”、面對面地“聽”、心貼心地“解”、實打實地“做”的“學習在一線、工作在一線、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在一線”的思想工作方法,確保多年社會矛盾“零上交”和零集體上訪事件及民轉刑案件,得到中組部、浙江省和寧波市領導的批示肯定。二是開辟多種教育途徑,增強黨員干部帶動群眾發(fā)展經濟的能力。依托“前哨支部”黨教活動點、普法宣教點、遠教課堂、網絡課堂等,堅持黨員和村民一起學習經濟知識,一起參加輪訓,村黨委已連續(xù)9年組織黨員代表、村民代表100余人到省社會主義學院集中3天封閉式培訓,全體黨員和全體村民參加的輪訓課也達18場次。三是利用各種活動載體,提升黨員干部和村民的文明素質。村黨委每年圍繞“有好心、講好話、辦好事、做好人、建好村”這個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娛樂活動,要求黨員干部帶頭參加,以良好的家規(guī)家風影響和帶動村民,在全村形成良好的文明風尚。
實踐告訴我們,筑牢“前哨支部”堡壘,把黨員干部打造成團結和帶領群眾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鐵榔頭”,可以進一步夯實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根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我們村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我們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