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艷
(河池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廣西 宜州 546300)
明末清初擬話本小說引證的《西江月》詞的特點
黃 艷
(河池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廣西 宜州 546300)
引證詩詞是擬話本小說的主要特征之一。經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研究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西江月》詞在明末清初大多數(shù)擬話本小說引證的詞作中占據(jù)最高比例,引證的《西江月》詞主要擔負發(fā)表議論和刻畫人物的功用,詞作多用正體填制。透過引證的《西江月》詞的三大特點,能夠小范圍地探究明末清初擬話本小說在創(chuàng)作上的繼承和發(fā)展。
明末清初;擬話本小說;《西江月》詞
現(xiàn)存最早的話本小說集是刻印于明代嘉靖年間的《清平山堂話本》,它直觀清晰地呈現(xiàn)了宋元明三代話本詩文結合的創(chuàng)作模式。據(jù)筆者統(tǒng)計,此書中共引證詞作24首,使用最多的詞調是《滿庭芳》,有4首;其次是《南鄉(xiāng)子》,有3首;再次是《西江月》,有2首。同時,筆者也細致地統(tǒng)計了明末清初比較重要的27部擬話本小說中所引證的詞作,發(fā)現(xiàn)其中大多數(shù)小說家引證的《西江月》詞的數(shù)量最多,這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現(xiàn)象。筆者分析這些《西江月》詞后發(fā)現(xiàn)在詞作對于小說的功用以及詞作的填制格式方面也富有特點。按刊刻時間先后順序排列,這27部擬話本小說分別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驚奇》《貪欣誤》《天湊巧》《鼓掌絕塵》《型世言》《二刻拍案驚奇》《石點頭》《西湖二集》《歡喜冤家》《鴛鴦針》《醉醒石》《八段錦》《豆棚閑話》《十二樓》《連城璧》《珍珠舶》《云仙笑》《照世杯》《風流悟》《十二笑》《二刻醒世恒言》《五色石》《八洞天》《西湖佳話》。
明末清初的27部擬話本小說引證詞作的數(shù)量雖然遠遠比不上引證詩作的數(shù)量,但是,就是在這為數(shù)不多的詞作中,我們卻可以發(fā)現(xiàn)較多的《西江月》詞(包括引用他作和自填詞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詳見表1。
表1
續(xù)表1
注:《貪欣誤》《十二笑》等擬話本小說有部分文字缺失,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僅限于目前流傳下來的文字范圍內。
從表1我們可以看到,27部擬話本小說共引證詞作459首,其中《西江月》詞竟然有114首(有些只填寫了上闕,在此姑且視為一首)之多,算下來《西江月》詞在所有引證的詞作中占了24.83%。這個比例是極高的,因為原本可供選擇的詞調非常多,僅清初萬樹撰寫的《詞律》就收錄唐、宋、元時期的詞調660種,由此可見這些擬話本小說家對《西江月》詞調的偏愛。我們再看看27部擬話本小說中《西江月》詞出現(xiàn)的具體情況。
除了《八段錦》《照世杯》《云仙笑》《醉醒石》這4部擬話本小說中沒有出現(xiàn)《西江月》詞外,其它的23部均有引證,出現(xiàn)率高達85%。《八段錦》和《照世杯》全書未曾引證詞作,因此自然見不到《西江月》詞的身影?!对葡尚Α啡珪灰C了2首詞,一首為《蝶戀花》,一首為《唐多令》,而《醉醒石》中引證的12首詞,每首均用不同詞調,如《畫堂春》《桂枝香》等,所以這兩部小說的作者并沒有表現(xiàn)出對某種詞調的特別青睞。下面重點來分析23部擬話本小說所引證的《西江月》詞占各書引證詞作的比例?!抖古镩e話》《型世言》《歡喜冤家》《十二樓》這4部小說引證《西江月》詞的比例不低于50%,尤其是《豆棚閑話》全書僅引證2首詞竟然全都選用《西江月》詞調?!叭浴薄岸摹?、《石點頭》、《西湖二集》、《連城璧》、《二刻醒世恒言》、《西湖佳話》這10部小說引證《西江月》詞的比例雖然沒有超過50%,但是《西江月》卻是各書引證的詞作中選用最多的詞牌。綜合算來,在筆者的統(tǒng)計范圍下有60%左右的擬話本小說在引證詞時偏愛用《西江月》詞。
23部擬話本小說引證《西江月》詞的方式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直接告知讀者使用了《西江月》詞調,另一種是不作標示而暗用《西江月》詞調。除了《型世言》《貪欣誤》《天湊巧》《歡喜冤家》《鴛鴦針》外,剩余的18部擬話本小說引證《西江月》詞時半數(shù)以上的詞作會指明詞牌。
從《清平山堂話本》引證的24首詞中僅有2首是《西江月》詞,且未標注詞牌,再到明末清初大量擬話本小說中相對較高頻率出現(xiàn)的指明詞牌的《西江月》詞,這個過程中可以說“三言”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功不可沒,而像《型世言》和《歡喜冤家》這兩部大量暗用《西江月》詞的擬話本作品則表現(xiàn)出較為獨特的風格。
出現(xiàn)在23部擬話本小說中的114首《西江月》詞所擔負的功用大致有六種,即發(fā)表議論、刻畫人物、說明情況、抒發(fā)情感、描摹事物、描繪場景。據(jù)筆者統(tǒng)計,用于發(fā)表議論的《西江月》詞有43首,用于刻畫人物的有32首,用于說明情況的有16首,用于抒發(fā)情感的有9首,用于描摹事物的有8首,用于描繪場景的有6首。每部擬話本小說中《西江月》詞的用途見表2。
表2
續(xù)表2
1.發(fā)表議論
23部擬話本小說中的《西江月》詞用于發(fā)表議論的詞作最多,常常出現(xiàn)在開篇位置,以達到開宗明義的效果。這些詞作又可以細化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流露出勸誡世人的深意,另一種則單純表達對事情的看法。且看《喻世明言》第一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的篇首詞:
仕至千鐘非貴,年過七十常稀。浮名身后有誰知?萬事空花游戲。 休逞少年狂蕩,莫貪花酒便宜。脫離煩惱是和非,隨分安閑得意。
緊接著馮夢龍解釋道:“這首詞名為《西江月》,是勸人安分守己,隨緣作樂,莫為酒、色、財、氣四字,損卻精神,虧了行止?!币源俗屪x者更明白詞中蘊含的勸誡意圖。仿效“三言”而著的“二拍”之《初刻拍案驚奇》的第一卷篇首詞也是《西江月》,為宋代朱希真所作,凌蒙初以引用他作的方式間接地表明了自己的觀念,并希望借此來勸導世人“人生功名富貴,總有天數(shù),不如圖一個見前快活?!?/p>
流露勸誡用意的《西江月》詞主要出現(xiàn)“三言”中,受其影響,稍后成書《初刻拍案驚奇》《鼓掌絕塵》《石點頭》《歡喜冤家》中也能找到一兩首,但是數(shù)量不多,除了有本身引證詞作就不多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通過《西江月》詞發(fā)表議論時,不少擬話本作者僅僅是單純表達對事情的看法,這點在清初擬話本小說引證的《西江月》詞中展現(xiàn)得十分明顯。如李漁的《十二樓·十巹樓》第一回的篇首詞:
寡女臨妝怨苦,孤男對影嗟窮。孟光難得遇梁鴻,只為婚姻不動。 久曠才知妻好,多歡反覺夫庸。甘霖不向旱時逢,怎得農人歌頌?
詞中傳達了李漁認為合適時機對婚姻幸福有巨大影響的觀點。同樣是處于篇首的《西江月》詞,李漁的《連城璧·午集》則在詞中發(fā)表了妒婦和悍婦“盡是男兒縱起”的看法,而《連城璧·外編一》表明了女子身處危難時刻可以靈活守節(jié)的獨特見解。李漁著書求新求奇,利用篇首的《西江月》詞展現(xiàn)新奇的見地,為實現(xiàn)他的創(chuàng)作追求確實能助力不少。隨后的《五色石》也在卷之六《選琴瑟》的篇首詞中發(fā)表了“擇妻需要當面評定”的大膽看法,而《珍珠舶》《風流悟》等則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大眾化的評價。
在利用篇首的《西江月》詞發(fā)表議論時,擬話本小說家的操作經歷了一次大的轉變,從明末以“三言”為代表的作品常常對世人進行勸誡,再到清初以《十二樓》《連城璧》為代表的作品側重單純表達對事情的看法。這個轉變也正好照應了歐陽代發(fā)在《清初擬話本的新特色》一文中所說的:“即使是一些直接繼承明末擬話本傳統(tǒng)的作品,注重反映社會現(xiàn)實,勸戒世人,也不及明末擬話本樸實厚重。”
2.刻畫人物
23部擬話本小說中引證的《西江月》詞在刻畫人物方面并不成功,最突出的問題就在于描寫的模式化太嚴重,這點通過三種表象可以反映出來。首先是用詞過于單一,32首詞刻畫最多的形象是青年女子,相關詞作中經常能見到“秋水”“云鬢”“春筍”“金蓮”等詞匯。其次是同一位擬話本小說家在刻畫不同的人物時不自覺地使用相似度極高的詞句,如《鴛鴦針》第二卷第一回描寫壯漢的《西江月》詞中已經出現(xiàn)“眉間殺氣秋高”,而同卷第二回描寫官差又用“渾身殺氣橫秋高”詞句。更有甚者,刻畫不同性別的人物也使用相同的詞句,如李漁在兩首《西江月》詞的首句都用了“面似退光黑漆”,一首是為了描寫裴七郎的結發(fā)夫人(《十二樓·拂云樓》第一回),另一首則描寫趙旭郎(《連城璧·卯集》)。再次是擬話本小說小說家在填寫刻畫人物的《西江月》詞時會吸納前作詞句,如《連城璧·卯集》的《西江月》詞中“面似退光黑漆,發(fā)如鬈累金絲”很像《型世言》第三十四回的《西江月》詞中“面目黑如漆染,須發(fā)一似螺卷”,又如《歡喜冤家》第一回的《西江月》詞中“嫩臉風彈得破”類似《醒世恒言》第十九卷的《西江月》詞中“粉臉吹彈得破”句。
擬話本小說在刻畫人物方面,常常會運用詩、詞、賦等文體來展開描寫。包括《西江月》詞在內的詩、詞、賦等韻文中會出現(xiàn)模式化的描寫,很大原因可能是由于作者將創(chuàng)作精力主要放在編織故事情節(jié)等方面,不太注重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個體差異,而僅希望非??焖俚叵蜃x者傳遞有關人物美丑、善惡的信息,也正因為如此,不時能見到夸張的修辭手法出現(xiàn)在描寫中??鋸埖男揶o手法多數(shù)用在刻畫丑角上,如《醒世恒言》第七卷引證的《西江月》詞:
面黑渾如鍋底,眼圓卻似銅鈴。痘疤密擺泡頭釘。黃發(fā)蓬松兩鬢。 牙齒真金鍍就,身軀頑鐵敲成。揸開五指鼓錘能,枉了名呼顏俊。
夸張連帶調侃制造出充足的喜劇效果。追求輕巧機趣的清初擬話本更多用到此種手法,且看《十二樓·拂云樓》第一回引證的《西江月》詞:
面似退光黑漆,肌生冰裂玄紋。腮邊頰上有奇痕,仿佛湘妃淚印。 指露幾條碧玉,牙開兩片烏銀。秋波一轉更消魂,驚得才郎倒退!
上文中重點說了發(fā)表議論和刻畫人物兩大功用之獨特處,至于說明情況、抒發(fā)情感、描摹事物和描繪場景的功用在此僅作簡單闡述。說明情況的功用是指通過引證的《西江月》詞對一類事物或抽象事物的情況加以說明,如《型世言》第二十四回用8首《西江月》詞來說明知府岑猛在生活方面的享受在府中不下皇帝。抒發(fā)情感的功用是指通過引證的《西江月》詞抒發(fā)小說中人物或擬話本小說家自己的內心情感,如《西湖二集》第六卷的篇首詞反映了作者在創(chuàng)作中對“忠孝”話題的濃厚興趣。描摹事物的功用是指通過引證的《西江月》詞對具體實在的物體的形象、情狀、特性等進行摹寫,如《警世通言》第四十卷的《西江月》詞寫了“大鷹兒”的“爪”“嘴”“翅”“叫聲”“站姿”“威猛”等方面。描繪場景的功用是指通過引證的《西江月》詞呈現(xiàn)出特定的場面、景象,如《鼓掌絕塵》第三十一回的《西江月》描繪了一幅大雪紛飛、萬物俱靜的場景。
《清平山堂話本》引證的2首《西江月》詞,一首源自《卷一·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詞中表現(xiàn)了柳永對三位青樓女子的喜愛之情,另一首源自《雨窗集上·董永遇仙傳》,詞中對織女的外貌作了一番描述。對比之余可以發(fā)現(xiàn),明末清初擬話本小說家在增加《西江月》詞在引證詞中所占比例的同時,也進一步拓寬了《西江月》詞發(fā)揮的用途。
3.引證的《西江月》詞多按正體填制,少數(shù)詞作格式不合要求
清康熙年間陳廷敬、王奕清等奉旨編寫的《欽定詞譜》 堪稱中國古代收錄詞調和格式最完備的詞譜,書中卷八收錄的《西江月》詞調下著有五種格式,其中第一種為詞牌正體,即雙調五十字,上下闋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其余四種為詞牌別體。據(jù)筆者統(tǒng)計,23部擬話本小說中引證的114首《西江月》詞中有67首嚴格按正體填制,如《警世通言》第二卷的篇首詞:
富貴五更春夢,功名一片浮云。 眼前骨肉亦非
◎●◎〇⊙● ⊙〇◎●〇△ ◎〇◎●●〇
真,恩愛翻成仇恨。 莫把金枷套頸,休將玉鎖纏
△ ⊙●⊙〇⊙▲ ◎●⊙〇◎● ⊙〇◎●〇
身。 清心寡欲脫凡塵,快樂風光本分。
△ ⊙〇◎●●〇△ ◎●⊙〇◎▲
有6首《西江月》詞用韻寬松,也可視為按正體填制,如《型世言》第二十四回:
囊里琴紋蛇腹,匣中劍炳龍文。商彝翠色簇苔
⊙●⊙〇⊙● ◎〇◎●〇△⊙〇◎●●〇茵,周鼎硃砂紅暈。 逸少草書韻絕,虎頭小景宜
△ ⊙●⊙〇⊙▲ ◎●◎〇◎● ◎〇◎●〇
人。 牙簽萬軸列魚鱗,漢跡秦碑奇勁。
△ ⊙〇◎●●〇△ ◎●⊙〇⊙■
查閱《詞林正韻》可知,“文、茵、暈、人、鱗”屬于第六韻部,“勁”屬于第十一韻部,但王力先生在《詩詞格律》中說過:“(《詞林正韻》)這十九部大約只能適合宋詞的多數(shù)情況,其實在某些詞人的筆下,第六部早已與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與第十四部相通?!?/p>
總體算來,114首《西江月》詞中有73首按正體填制,所占比例約為64%,這就是說大部分詞作按正體填制。分析詞作還可以發(fā)現(xiàn)《西江月》詞調有另一種格式,異于《欽定詞譜》記載的四種別體。這種格式為無名氏50字體,上下闋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上下闋首句押仄韻,與兩平韻、一葉韻屬于不同韻部,如《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卷:
麗質本來無偶,神機早已通玄。 枰中舉國莫爭
◎●◎〇⊙■ ⊙〇◎●〇△ ⊙〇◎●●〇
先,女將馳名善戰(zhàn)。 玉手無慚國手,秋波合喚秋
△ ◎●⊙〇◎▲ ◎●⊙〇◎■ ⊙〇◎●〇仙。 高居師席把棋傳,石作門生也眩。
△ ⊙〇⊙●●〇△ ◎●⊙〇◎▲
韻腳“偶、手”屬于第十二韻部,“玄、先、戰(zhàn)、仙、傳、眩”屬于第七韻部,按照此體填制的詞作共9首,其中《警世通言》3首,《型世言》《二刻拍案驚奇》《石點頭》《西湖二集》《歡喜冤家》《連城璧》各1首。
剩余的32首詞作在平仄、用韻、字數(shù)等方面沒有遵守《西江月》格式,據(jù)查都是由小說家本人填制的?!段鹘隆犯袷綄γ總€字的平仄都有規(guī)定,除了指明可平可仄外,其它位置上的平仄不能替換。114首《西江月》詞中有13首違反此規(guī)定,主要來自《喻世明言》《警世通言》《歡喜冤家》。現(xiàn)舉《鼓掌絕塵》第二十一回卷首詞為例:
人有弄巧成拙,事有轉敗為功。人生轉眼嘆飛
⊙●⊙Х⊙● ◎Х◎●〇△ ⊙〇◎●●〇
蓬, 莫把韶華斷送。 昔日畫眉人去,當年引鳳樓
△ ◎●⊙〇◎▲ ◎●◎〇◎● ⊙〇◎●〇
空。萋菲荒草滿吳宮,都是一場蝶夢。
△ ⊙〇⊙●●〇△◎●◎〇◎▲
上闋第一句“巧”位置上和第二句“有”位置上本來都應該用平聲字卻用了仄聲字。按照規(guī)定,上下闋起首兩句第二字的平仄都應該相反,但是13首詞作中有5首由于此處采用“同字對”而違反要求,除了這首外,還有2首來自《警世通言》,另外2首分別來自《喻世明言》和《石點頭》。用字的平仄問題相對突顯再加上上下闋起首兩句不避“同字對”,這些都很能夠說明一些擬話本小說家在填制《西江月》詞時并不是過分講究用字的平仄。
沈伯時《樂府指迷》云:“《西江月》第二句平聲韻,第四句就平聲切上去押仄韻,如平聲押‘東’字,仄聲須押‘董、凍’字韻,不可隨意押入他韻?!倍?14首《西江月》詞中有6首存在“出韻”,3首來自《歡喜冤家》,其余3首分別來自《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型世言》?,F(xiàn)舉《歡喜冤家》第一回引證的《西江月》為例:
秋水盈盈兩眼,春山淡淡雙 蛾。金蓮小巧襪凌
△
波,嫩臉風彈得 破。 唇似櫻桃紅綻,烏絲巧挽云
△ ▲
螺。皆疑月殿墜嫦 娥,只少天香玉 兔。
△ △ ■
韻腳“蛾、波、破、螺、娥”屬于第九韻部,而“兔”屬于第四韻部,已經押入他韻。
也有平仄和用韻均不符合《西江月》格式的詞作,《警世通言》《型世言》《歡喜冤家》《鴛鴦針》《二刻醒世恒言》中各1首,共5首。另外,還有7首《西江月》詞只填制了上闋,包括《型世言》中3首,《豆棚閑話》2首,《貪欣誤》《天湊巧》各1首。《喻世明言》第四卷引證的一首《西江月》詞比較特殊,是統(tǒng)計的114首《西江月》詞中唯一一首完整卻非50字體的詞作。詞為:
一個想著吹簫風韻,一個想著戒指恩情。相思半載欠安寧,此際相逢僥幸。
一個難辭病體,一個敢惜童身;枕邊吁喘不停聲,還嫌道歡娛俄頃。
詞作之前馮夢龍寫明“有《西江月》為證”,但這首詞上闋起首兩句各8字,全詞55字,并且在用字平仄上也有異于正常格式,這種填制格式可能是馮夢龍即興創(chuàng)作的產物。
少數(shù)引證的《西江月》詞在格式上不合要求,究其原因個人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為了實際表意需要。這些《西江月》詞主要是服務于小說敘事的,因此小說家可能不會過多斟酌詞作格式是否標準,只求詞中的含義被讀者理解,假如表意到位了他們便會自然而然地選擇僅填半首詞。第二,與小說家填詞的態(tài)度有關。“三言”中存在相對多用“別體”和“異體”填制的《西江月》詞,這正好折射出馮夢龍敢于沖破傳統(tǒng)觀念,追求隨性自然的心理?!稓g喜冤家》中有不少詩詞輯采于《尋芳雅集》和《鐘情麗集》,說明《歡喜冤家》的作者在創(chuàng)作詩詞方面并不熱心,而是求快求省力。
受“三言”示范作用的影響,明末清初大量擬話本小說中出現(xiàn)了相對較多的《西江月》詞,這些《西江月》詞在小說中發(fā)揮的功用也越來越廣泛,但總體上看還是以發(fā)表議論和刻畫人物為主。在利用《西江月》詞發(fā)表議論時,明末擬話本小說家和清初擬話本小說家的操作有較大差異,前者常常在詞作中寄予對世人進行勸誡的深意,而后者在詞作中多是單純展示對事情的看法。在利用《西江月》詞來刻畫人物方面,明末清初的擬話本小說家呈現(xiàn)出較為嚴重的模式化的筆法,尤其是慣用夸張的修辭方式來刻畫貌丑或兇猛之人,李漁還學習馮夢龍的寫法在夸張中融入揶揄,為小說制造出一定的喜劇效果。明末清初大量擬話本小說中引證的《西江月》詞多按正體填制,少數(shù)不按格式填寫的詞作則與小說家“重質輕文”的理念和填詞態(tài)度有關。之前已經有學者對“三言二拍”多用《西江月》詞的原因展開了探析,至于《西江月》詞何時被引證入小說,在其它小說中的引證情況如何,還值得學者繼續(xù)研究。
[1]宋若云.逡巡于雅俗之間[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2]〔明〕馮夢龍.喻世明言[M].北京:中華書局,2009.
[3]〔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M].北京:中華書局,2009.
[4]歐陽代發(fā).清初擬話本的新特色[J].明清小說研究,1996(04).
[5]王力.詩詞格律[M].北京:中華書局,2009.
[6]徐倩.唐宋《西江月》詞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
[7]〔清〕陳廷敬.康熙詞譜:上[Z].王奕清,等編.長沙:岳麓書社,2000.
[8]潘建國.《歡喜冤家》對《尋芳雅集》《鐘情麗集》的輯采[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04).
[9]祝東.“三言二拍”多用《西江月》詞原因探析[J].內蒙古大學學報.2006(02).
責任編輯 李劍波
2016-08-27
廣西高等學校立項科研項目“從詩詞韻語的引證看明清擬話本創(chuàng)作的繼承和發(fā)展(KY2015LX352)”
黃艷(1984— ),女,江西景德鎮(zhèn)人,文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古代文學、古代漢語。
I207.23
A
1006-2491(2017)02-00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