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冬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155-01
一、問題的提出與背景
對于小學教師來說,在學科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與策略,尤其是以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已經成為教育者的共識?!度罩屏x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憋@然,提倡合作學習是新一輪數(shù)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正由于如此,當今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老師把合作學習作為了一種比較普遍的教學方式,有的一堂課就組織了2~3次學生小組間的合作學習。但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有的“合作學習”學生并沒進入實質的合作,除嘰嘰喳喳的聲音之外,學生的活動雜亂無章,沒有人組織,沒有人記錄,學生的匯報停留在個人的認識水平,并沒有代表集體的智慧……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那么,在合作學習中存在哪些問題,該采取什么對策呢?下面談談我的認識與體會。
二、調查方法:問卷調查課堂觀察法個別訪談
三、數(shù)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狀及分析
在前期我通過發(fā)放調查問卷、課堂觀察、個別訪談等發(fā)現(xiàn)
(1)有40%的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感感到無所謂。
(2)幾乎80%的班級都是按照座位來分學習小組的。
(3)有近50%時候小組合作學習是沒有明確分工的。
(4)有30%的同學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經常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5)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一般只參加部分小組討論
(6)在對關于小組合作學習,你想跟老師說些什么呢
1、未合理組建小組
現(xiàn)實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合作學習時一般都是前后兩桌4人為一小組。開始討論時,小組成員間相互嘰嘰喳喳一通,幾分鐘后,教師喊停,馬上停下來,學生匯報時,就是我怎么樣,怎么樣等等。明顯看出,教師沒有合理地組建小組。實踐表明,合作學習小組一般以4人為宜,以就近為宜,即前后兩桌。開始時較低年級可采取同位合作,2人一組。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建組原則,多個小組由好中差學生組成,并注意顧及其興趣愛好,學習習慣、能力、性別、高矮等因素。這樣組建的小組便于組內的合作、組間的競爭,利用形成和諧的合作探究氛圍,學生能達到優(yōu)勢互補,集思廣益。還要采取民主推選的方式選拔好一個組長,同時小組的其他成員也應做細致明確的分工,如記錄員、噪音控制員、操作員、組織員、推選匯報員、辯論員等。
2、小組合作內容布置不到位
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有很多知識是不需要教師精講的,應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相互合作,互幫互學,教師只要適時給學生一些點撥,幫助學生去挖掘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在具體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關注更多的深層次的問題。筆者聽過一節(jié)“軸對稱圖形”的小組合作學習的課,練習時,教師給學生設計了一道具有開放性的題目以小組為單位,讓每個學生發(fā)揮想象,剪出一些軸對稱圖形。這個合作題目我們細想一下,是很能體現(xiàn)數(shù)學學習的合作學習的。然而教師布置后,學生在事先準備的彩紙上剪出一些軸對稱圖形,基本上是獨立完成,小組之間幾乎沒有交流,基本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在匯報時,教師只是讓學生展示了一下自己的作品,沒有進行知識有總結和挖掘。教師在合作學習中不是個引導者而是個仲裁者,教師只是在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把學生往事先設計好的框架里趕。這是典型的應付式、被動式討論,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深層的交流和碰撞。
3、小組合作主題不集中,流于形式
在課堂教學中,流于形式的合作學習在學習方式中表現(xiàn)的比較突些出。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味、片面地追求合作學習的外在形式,忽視了合作學習的目的、動機和學習的過程。這種狀況在課堂上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缺乏對合作學習的整體設計,往往根據(jù)對合作學習的膚淺理解,在教學中采取形式上的合作學習。這種合作學習在表面上看與合作學習沒有區(qū)別,也是按照合作學習的操作程序和步驟來進行的,但實際上與合作學習要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相差很遠。我們應放手讓學生去合作,以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實施新課程標準以來,我們很多數(shù)學老師只是從形式上認識和掌握了合作學習,并沒有更深地去理解和應用合作學習,膚淺地將合作學習和小組學習混為一談,認為數(shù)學教學的合作學習,只要教師出示合作題目,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學生只要進行了小組討論就是合作學習。我們更多的從課堂上看到很多教師為了體現(xiàn)他的教學理念比較新,經常讓學生展開討論。
4、不注意良好合作習慣的養(yǎng)成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小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況下的小組討論,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未等其他學生發(fā)言,就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這樣一來,那些學困生相當于走了個形式,沒有經過大腦思考便得到了現(xiàn)成的答案,結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在小組合作前這樣規(guī)定: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記下來,再由小組長安排,各個成員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后由記錄員將其整理出來。這樣,每個人都有了思考的機會和時間。在合作學習中,我們教師主要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表達”、“尊重他人”、“遵守紀律”等良好習慣。
四、建議及對策
1、合理組織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小組的組織要靈活。教師根據(jù)學習的內容,綜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特長、性別等因素,按照“互補互助、協(xié)調發(fā)展”的原則,把學生編成若干學習小組。根據(jù)農村中學班生數(shù)較多、差生面較大等特點,通常由6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其中一個為數(shù)學優(yōu)秀生,三個數(shù)學中等生,兩個數(shù)學學困生。他們在各自努力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的前提下,優(yōu)等生對中等生的“提高”進行輔導,中等生之間的也進行互助,優(yōu)、中等生共同對學困生的“達標”學習進行輔導。合理和諧的合作小組,才能做到讓學生都動手做一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并非所有數(shù)學教學內容都適合作為合作學習內容。
太難或太簡單的數(shù)學內容都不適合合作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內容的設計精當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程度。確定合作學習內容的科學原則是:對數(shù)學中等生與學困生來說,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數(shù)學學習內容,適合合作小組學習,讓學生學有所思,思有所悟,從而最大程度上激活學生的思維。這種開放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在有意義的活動中親身參與、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構建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獲得對數(shù)學的理解,發(fā)展數(shù)學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教師善于調控是小組合作的保證.
這是指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們體會到,必須十分關注學生的活動,才能有效地調控學習過程。用一句非常形象的廣告詞來說,就是“一切盡在掌握中”。放手讓學生合作交流,并不是放任自流、自由發(fā)展,學生的合作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學生的活動離不開有效的調控,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是學生有效合作的保證。通常我們用這些方式進行調控:在參與中調控、在詢問中調控、在巡視中調控、在測試中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