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如子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對植物的認識和分類以及周邊環(huán)境的了解是初中生物學科的重要內容。但由于初中學生生物的基礎比較的薄弱,而校園植物又恰好是學生最熟悉的植物種類,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當?shù)刂参锏念愋停覀儗W校通過鑒定校園植物種類、制作植物標本和展示、制作植物掛牌,開展認識植物比賽活動,加深學生對植物分類教學的認識和應用。
【關鍵詞】校園植物;植物掛牌;創(chuàng)意創(chuàng)造;教學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078-02
對常見植物的認識和分類是初中生物學科的一塊重要的內容,由于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又才開始接觸,且植物分類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實驗學科,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之一就是加強學生直觀的感性知識,觀察辨識大量的植物,比較各種植物不同特征,利用不同的特征對植物進行分類。教師引導學生對各類植物的觀察、比較和思考,并進一步分析、歸納和總結,從而達到理論的升華,理解和掌握植物分類有關理論知識,并了解植物開發(fā)與利用的價值。為了能更好的認識植物,充分利用校園植物資源,開展了一系列認識植物的活動。這樣,學生可以在實踐學習中獲得有效體驗和科學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學習思維,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學科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一、校園植物應用于植物分類教學的優(yōu)越性
校園是認識植物教學不可替代的實驗和實踐場所,充分利用校園植物來完成植物教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校園植物是學生最常見、最熟悉的植物種類。植物分類學的最大特點是易學易忘,一味的利用多媒體上的圖片,學生缺乏新鮮感、且脫離了植物整體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學生觀察后,很難形成深刻的印象,且在辨識后又很少有接觸的機會,時間一長就被遺忘。相反,校園植物天天見面,印象最深,而且認識后,觀察、鞏固的機會多,有利于強化記憶。
其次,校園植物不僅取材方便,并且有一定的代表性。隨著校園文化建設及創(chuàng)建文明單位活動的深入開展,校園綠化建設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校園植物能基本反映學校所在地的園林、庭院、行道、花卉、觀賞等綠化樹種,所以,是當?shù)貧夂驐l件下的園林、野生植物的一面鏡子。了解和認識當?shù)爻R姷闹参锓N類,最便捷的途徑是認識校園植物。再者,校園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隨著校園綠化及生物園地、生物實驗基地建設,不斷完善校園植物物種多樣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多樣性以及植物分類教學科、屬特征的典型代表性。
二、教學中運用校園植物的途徑
(一)“植物資源”的開發(fā)
黃宅中學創(chuàng)建“植物資源”教學功能區(qū),充分利用校園資源,通過具體的活動著力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描述、分類等方面的能力,通過相關內容的學習加深學生對課程中相關的知識的理解。把知識的傳授從課堂教授的單一模式轉向校園傳承的多樣化模式;把實驗的陣地從課堂模擬轉向更為真實寬闊的的場地。
順應“兩美浙江”建設理念,創(chuàng)建“美麗校園”增添綿薄之力。
有助于激發(fā)求知欲,增加興趣,形成對新問題的認識。形成一種科學的、文明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植物分類階層表的制作和展示
黃宅中學校園內有四十余種觀賞樹木,這是學生學習植物知識的寶貴資源。為了讓學生更清晰的了解學校、了解植物知識,師生一起制作了植物分類階層表,經浙師大教授的考證,最后成稿。植物分類階層表中收錄了黃宅中學的40種植物分類一目了然,就張貼在學生每天都要來往的路旁花壇里。每天都要接受學生目光的洗禮,潛移默化中植物的種子在學生心田默默萌發(fā)壯大。
(三)植物掛牌
走在黃宅中學的校園,你隨處可見植物身上的掛牌,有電腦制作的,也有學生創(chuàng)作的。電腦制作的掛牌是科學老師根據(jù)各種植物的特點提出啟發(fā)式的問題和相應的答案制成自問自答式的植物掛牌,可以長期使用。如在這棵樹上掛的是“親,你知道我的根是直根系還是須根系?”則在同種相鄰的另一棵樹上掛的是“聰明的,你一定知道了我是直根系吧!”。有的電腦制作掛牌還寫有相關植物的詩句,讓學生領略語言的魅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學生創(chuàng)作掛牌是由學生自己設計、繪畫,利用植物體的根、莖、葉作為點綴等不同的方法設計而成,然后在掛牌寫上相關植物的介紹。這樣學生們不僅進一步的認識了植物知識,還培養(yǎng)了他們設計、創(chuàng)作、繪畫、編寫的能力,也充分挖掘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潛能,提高了學生學習科學的樂趣。
(四)“植物資源”活動設計
為了豐富學生課余生活,豐富科學課堂教學,加深對植物知識的理解,黃宅中學科學組開展了植物掛牌設計比賽活動。實現(xiàn)初中科學課程、拓展性課程中核心概念的學習,展現(xiàn)那些在平常實驗室中無法真實現(xiàn)象、能夠展現(xiàn)真實現(xiàn)象但現(xiàn)象不明顯的、顯現(xiàn)明顯但時間和空間上難以實現(xiàn)的、展現(xiàn)時有一定安全問題的現(xiàn)象。
1.“植物掛牌”設計
大自然不可置疑是世間最博大精深的一本書,她蘊藏著人類崇高精神的智慧之泉。萬物皆有情,大自然對一切都有感覺,一花一草一世界……這種自然所特有的靈性和造化的神奇讓我們渴望著能更仔細的品味自然這本珍貴的書,更深切去領略她魅力,黃宅中學做了大量工作美化校園,有各種美麗的園林樹木和花卉遍布校園,四季花開不斷,為校園增添了一份和諧的自然氣息。為加深師生對校園的熟悉喜愛,對自然的了解與保護。拓展學生與自然相關的知識,開拓視野,促進各方面的均衡發(fā)展,并且豐富校園文化,引領綠色文明,校園植物掛牌活動勢在必行!
(1)活動目的和目標:學生自行設計植物掛牌,并舉行掛牌儀式,讓學生參與綠色校園規(guī)劃和貫徹“綠色校園人文校園”理念。
(2)活動的意義在于普及植物知識,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和促進校園文化多元素發(fā)展、營造和諧的自然氣息。
(3)活動主題:綠色校園人文校園
(4)活動對象:黃宅中學全體七、八年級學生
(5)設計要求:美觀、個性、創(chuàng)意
2.給樹木掛上有趣的身份證
給植物掛上創(chuàng)意掛牌每年舉行一次,結合學生實踐活動、拓展型課程。掛牌位置要明顯,便于大家閱讀,掛牌位置、長度等要考慮到愛護植物、保護植物,避免植物損傷。固定掛牌要經常性檢查,有無被風吹落等,要重新?lián)鞉?。學校有種植新植物,需及時補掛掛牌。
3.認識校園植物
活動范圍:教學樓周邊24種木本植物
活動過程:用紅紙打印好樹木名稱,選擇天氣晴朗的一周在活動范圍的每一棵樹上貼上樹木的名稱,公示一個星期,一星期后除掉紅紙,其他植物掛牌不動。
取24張大號紙盤,用彩色粉筆標上1-24的一個數(shù)字;選擇24種樹木的一棵(要求這一顆樹木上最好沒有任何一種掛牌),在樹木根部放置標有數(shù)字的紙盤(為防風吹掉,壓上一顆小石塊)。
活動對象:七八年級學生進行數(shù)字抽簽,如抽到5就是每班5、15、25、35、45學號的同學參加活動。
活動注意事項:活動期間要愛護樹木,不要踐踏植物;奔走路上注意安全。
活動規(guī)則:(1)每位同學認識10種樹木。
(2)每位同學要認識的樹木由監(jiān)考老師隨機填寫。
(3)根據(jù)自己領到的認識卡上的編號尋找該樹木并填寫樹木名稱。
(4)獲獎等級根據(jù)認識樹木數(shù)目和所用時間快慢評定。
高考、中考的指揮棒又使許多老師和學生只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這樣很多學生就失去了學習了樂趣,更何況是知識的掌握,生物與社會生產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其教學活動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必將引起人們的重視。校園植物運用于植物教學,大力推動了系列教學教研活動的開展。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提高學習生物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的興趣,開展了一系列以體現(xiàn)新課程倡導探究性學習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理念的教學科研活動。學生在活動中也可分享知識應用的趣味;學生的創(chuàng)新、交流、表達能力還有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也促進了師生、生生的和諧互動;體驗了科學的美妙,豐富了校園生活。
參考文獻:
[1]盧榮生,初中化學教育要大眾化、生活化、現(xiàn)代化[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2]徐桂芹,如何把握好課堂實驗的延伸[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5年02期.
[3]劉潔民,郭玉英《初中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4]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第1-5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1996.
[5]福建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福建植物志》編寫組.福建植物志:第1-6冊[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82-1995.
[6]上海植物園.上海園林植物圖說[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