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沫
這個可愛的小精靈,躲在一片枯葉里,看起來是不是很怪異?像不像咱們看到的科幻片里的外星人?其實,這是我在菲律賓薄荷島上拍到的眼鏡猴。眼鏡猴學名塔西亞,由于它的兩眼相距很近,周圍環(huán)生著黑斑,占據(jù)了臉的大部分,把鼻子擠得又小又窄,就像戴著一副寬邊老花眼鏡,所以才被叫作眼鏡猴。眼鏡猴主要生長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的叢林里,珍稀程度類似于咱們中國的大熊貓、澳大利亞的考拉。據(jù)說在整個薄荷島上,眼鏡猴的數(shù)量僅剩下兩千多只了。
這種看起來既奇怪又可愛的靈長類小動物,是一種珍貴的小型猴——小得可以放在人的手掌上,也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小猴種。雖然外形很袖珍,眼鏡猴卻是不折不扣的跳躍能手,在樹枝間跳躍可達1.2—1.7米。眼鏡猴的頭可以轉(zhuǎn)180度,還可以根據(jù)聲音的方向轉(zhuǎn)動耳朵。最令人矚目的是它的眼睛,兩只大眼睛看起來楚楚可憐。眼鏡猴的眼睛直徑大約一厘米,與一張小臉相比,大得超乎尋常。如果眼鏡猴能同比例長得與人類一樣高大,那么它的眼睛大小將會是人類眼睛的十幾倍!
你覺得有趣嗎?正是源于這種好奇,幾年前我去菲律賓旅行時,從首都馬尼拉前往宿務(wù)島游玩后,跨海來到了薄荷島。薄荷島是菲律賓的第十大島,除了眼鏡猴保護中心,這里還有巧克力山、海灘,都值得一游。
眼鏡猴是名副其實的“夜貓子”,喜歡在夜間活動。所以,當上午時分我們走上步道參觀的時候,它們大都躲在樹上睡覺。參觀的人群瞪大了眼睛,在林葉間仔細尋覓眼鏡猴的蹤影。有個別游客找到眼鏡猴欣喜萬分,高聲說話,甚至輕輕搖晃樹枝,使得眼鏡猴睜開眼睛——上圖我抓拍到的睡眼惺忪的眼鏡猴就是這樣醒來的。搖晃樹枝和高聲說話都是不文明的游客行為,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yīng)尊重動物的習性,遵守游客中心的規(guī)則,保護動物,安靜地參觀。
薄荷島上高溫、多雨、濕度大,在這個熱帶雨林保護區(qū)里,參觀沒一會兒,游客身上就汗如雨下。這些小精靈們可不怕熱,依然慵懶幸福地躺在這些熱帶樹木的樹枝上,舒服地睡覺,或者看著我們這些好奇的游客。
在我國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區(qū),游客有機會親近大熊貓。而在薄荷島眼鏡猴保護中心,人們只能近距離觀看,并不能親手觸摸到眼鏡猴。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由于眼鏡猴體形嬌小,它的骨頭也是非常細小的,且骨骼脆弱,容易折斷。據(jù)工作人員介紹,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保護中心的眼鏡猴,可以相對自由且安樂地生活在保護區(qū)里。但是野生眼鏡猴的境遇就沒這么幸運了。由于利益的驅(qū)使,越來越多的野生眼鏡猴被不法分子捕捉,它們被關(guān)進籠子,供游客賞玩?;\養(yǎng)的眼鏡猴壽命不會超過12個月,而且就算人類的動作再輕柔,它們那么小、那么脆弱的骨頭還是非常容易被折斷,于是不斷有眼鏡猴死去。
所以,為了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我們在旅行時不僅應(yīng)當文明參觀,更要熱愛大自然,尊重動物的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