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山 蔣小燕
摘 要:通過配制復合乳化劑,并利用機械攪拌和超聲波粉碎的方法,獲得了一種微乳化生物柴油,增加了微乳化生物柴油的穩(wěn)定時間,HLB值控制在4~6之間,細化了乳化油的分散相。試驗結果表明,含水10%的微乳化生物柴油噴霧性能良好,在柴油機上應用其動力性與純生物柴油相當,燃油經濟性得到改善,CO和NOx的排放明顯減少,發(fā)動機高轉速區(qū)碳煙排放顯著降低。
關鍵詞:生物柴油;微乳化;乳化劑;臺架試驗
生物柴油作為車用替代燃料突出的環(huán)保性和可再生性,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大量研究證明,經乳化后的生物柴油在柴油機上應用,通過乳化油的微爆作用和水煤氣反應,不僅使燃燒更加完全,使熱能轉換效率和燃油經濟性得到顯著提高,而且能有效降低碳煙和NOx的排放[ 1 ][ 2 ]。從改善PM2.5對城市霧霾天氣的影響角度來看,在我國發(fā)展微乳化生物柴油有很大的發(fā)展和應用空間。
本文通過配制乳化劑,采用外部提供能量并結合自發(fā)乳化的方法,形成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微乳化生物柴油,研究其對柴油機性能的影響,以探討微乳化生物柴油在柴油機上應用的有效途徑。
1 微乳化生物柴油配制
1.1 乳化劑的配制
利用生物柴油與水摻混、乳化形成一種W/O型(油包水型,水為分散相即內相,油為連續(xù)相即外相)乳化油[ 3 ]。但是,這種乳化油是一種熱力學不穩(wěn)定體系,乳化油的形成會造成體系界面積增加,從而增加了界面能,引起乳化油不穩(wěn)定。根據界面張力和界面膜穩(wěn)定性理論,必須加入乳化劑和助乳化劑,即復合乳化劑,以降低水/油界面張力,形成界面膜,并產生電效應,增加微乳化生物柴油的穩(wěn)定時間[ 4 ]。
不同的乳化劑粘度和比重不同,為使復合乳化劑達到最佳效果,要綜合考慮乳化劑的品種、用量和使用溫度,要使乳化劑達到均勻一致,還必須加入分散劑。為使復合乳化劑溶于油相,其親油性要強,因此,復合乳化劑的HLB值(親水親油平衡值)要低。復合乳化劑的HLB可用下式計算[ 5 ]:
式中:Wi為第i種乳化劑的質量百分比(%);HLBi為第i種乳化劑的HLB值。
復合乳化劑HLB值控制在3~7之間適合做W/O乳化劑。本次復合乳化劑配制方案如表1所示,所配制的復合乳化劑為半透明狀液體,HLB值控制在4~6之間。
1.2 微乳化生物柴油的配制
首先將生物柴油、水和復合乳化劑按不同比例進行預混,然后,通過機械攪拌和超聲波粉碎,使乳化劑均勻分散到生物柴油和水中,同時,分散相也得到細化 [ 6 ]。
加水比例選擇在5%~15%之間。實踐證明,加水量越多有助于提高發(fā)動機燃油經濟性和降低有害氣體排放,但乳化油的穩(wěn)定變差,需要增加乳化劑的用量,使乳化油成本提高,同時,柴油機低負荷時的燃燒惡化。因此,復合乳化劑添加比例選擇在1%~2%之間[ 7 ]。
乳化油配制過程中,還要考慮乳化油的安定性和熱穩(wěn)定性。安定性好的乳化油開口放置不應形成不容物,而熱穩(wěn)定好的不應在較高溫度下出現破乳或蛻化[ 8 ]。
經過多次對比試驗,選出加水比例為10%和復合乳化劑比例為1%的微乳化生物柴油,其穩(wěn)定性好。通過生物顯微鏡觀測,這種微乳化油的內相直徑在0.5~8μm之間。在噴嘴測試儀上對其進行了噴霧試驗,當噴射壓力為105bar時能獲得較好的噴射效果。
2 微乳化生物柴油使用性能研究
在CW160型電渦流測功機上,對含水10%的微乳化生物柴油進行了臺架試驗。發(fā)動機為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YC4F100-20增壓柴油機,油耗儀為上海同圓Toceil-c3900發(fā)動機瞬時油耗測量儀,尾氣測試為BOSCH公司的DiGas4000廢氣分析儀和DiSmoke4000煙度計。
在發(fā)動機不同負荷下,對含水10%的微乳化生物柴油和純生物柴油進行了速度特性對比試驗,下面以該發(fā)動機扭矩為90Nm負荷為例,對這種微乳化生物柴油的使用性能進行分析,試驗結果如圖1~6所示。
含水量10%的微乳化生物柴油與純生物柴油的發(fā)動機輸出功率幾近相同。由于油包水狀微乳化生物柴油燃燒時的微爆作用,使乳化生物柴油燃燒的更加完全,這可以基本抵消因加水其熱值降低對功率的影響。
微乳化生物柴油的油耗量略高于純生物柴油,但若按等熱值當量比油耗計算,10%的微乳化生物柴油的燃油經濟性要好于純生物柴油。
含水10%微乳化生物柴油的CO排放有了較明顯降低。微乳化生物柴油的二次霧化,使燃料與氧氣混合更加均勻,燃燒更為徹底,另外,乳化油里含有水分,能夠在燃燒過程中反應生成水煤氣,使CO繼續(xù)燃燒,從而減少了CO的排放。
含水10%的微乳化生物柴油的NOx排放顯著減少。由于微乳化生物柴油汽化潛熱大,燃燒時能降低氣缸內的最高燃燒溫度,從而有助于減少了NOx的排放。
10%含水量的乳化柴油的HC排放增加了。由于缸內的低溫會使壁面淬熄效應明顯,另外,乳化油的配比也會影響HC的生成。
微乳化生物柴油碳煙排放在發(fā)動機高轉速區(qū)得到明顯改善。微乳化油的含氧量增加和最高燃燒溫度的降低,能有效減少碳煙的生成。
3 結論
1)配制的復合乳化劑,能降低水/油界面張力,形成界面膜,并產生電效應,增加了微乳化生物柴油的穩(wěn)定時間。
2)復合乳化劑HLB值控制在4~6之間,使復合乳化劑能溶于油相。
3)通過復合乳化劑的自發(fā)乳化,并利用機械攪拌和超聲波粉碎的方法,使乳化油的內相直徑達到了0.5~8μm之間,且均勻的分散在生物柴油中,達到微乳化生物柴油效果。
4)含水10%的微乳化生物柴油穩(wěn)定性能好,且在規(guī)定的噴射壓力下,具有良好的噴霧性能。
5)柴油機燃用含水10%的微乳化生物柴油,其動力性與純生物柴油相當,燃油經濟性得到改善,CO和NOx的排放明顯減少,高轉速區(qū)碳煙的排放顯著降低,但HC的排放有一定提高。
參考文獻:
[1] S ALTUN.Performance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a diesel engine fueled with biodiesel obtained from ahybrid feedstock. Energy Educ Sci Technol . 2011.
[2] M Senthil Kumar,J Bellettre,and M Tazerout,The use of biofuel emulsions as fuel for diesel engines: A review,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A: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November 1, 2009; vol. 223,7:729-742.
[3] 李蘊穎,孫堅,楊敬一.不同類型乳化劑復配在微乳化生物柴油中的研究可再生能源2015-08-20.
[4] 李科,李翔宇,蔣劍春,等.新型乳化劑制備及其微乳柴油的研究.生物質化學工程,2010年3月.
[5] 宋海珠,孔永平.乳化柴油的研究及性能分析.當代化工,2009年2月.
[6] 初寧寧,馬玉久,王建勛.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可再生能源,2012年2月.
[7] 牛淼淼,黃亞繼,金保昇,等.生物油/柴油乳化油制備及其在柴油機上的燃燒試驗研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年20期.
[8] 黃亞繼,仲兆平,金保昇,等.生物質油 /柴油乳化油的穩(wěn)定性與燃燒試驗研究.東南大學學報,2010年7月第40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