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
摘 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本文詳細介紹了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應用優(yōu)勢及如何中國情境下設計小學語文翻轉課堂。冀以對今后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啟示性作用。
關鍵詞:中國情景;小學語文;翻轉課堂
近年來,課堂教學模式已成為教育管理者和眾多一線教師重點研究問題之一。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把知識的傳遞和內化分開顛倒進行,將教師的角色重新定位,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也因此在教育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它最早在2000年由美國化學老師薩爾曼.汗提出,目前在中國翻轉課堂的研究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而且研究問題更多的集中在大學理工科類專業(yè),對于小學語文翻轉課堂的研究十分少見,因此本文將探索如何在中國情境中更好的翻轉小學語文課堂,使之更有效的幫助中國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習。
1 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是基于互聯(lián)網的新型教學模式,學生在上課前利用互聯(lián)網在家觀看老師提前錄制好的課程重難點“微課”視頻,并完成練習;教師在課前利用微課、在線互動等方式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其學習情況調整學習內容,讓學生能夠更輕松地進行學習;課上教師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答疑解惑、訂正作業(yè)。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依然以這種模式為主。課前學生通過學習語文老師提前錄制好的微課視頻,完成相應練習,并記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以此為基礎設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課堂上,教師按照事先設定好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進行教學。課后,老師則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情況,調整下一步課堂教學內容,而學生根據自身課堂學習情況、知識掌握程度,設定自身學習計劃及學習內容,若未完全掌握課堂內容,也可在家通過互聯(lián)網重新學習。
2 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應用的優(yōu)勢
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改變了夸美紐斯以來的傳統(tǒng)課堂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班級集體教學的傳統(tǒng)教學流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知識的學習主要由學生在家完成,課堂成了互動的場所,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包括組織活動、疑惑解答、知識運用等。和傳統(tǒng)課堂相比,翻轉課堂可以激發(fā)小學階段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意識;穩(wěn)步提升學習成效,并減輕其學習負擔。
郭華(2015)實驗顯示,翻轉課堂教學對小學階段學生語文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效果顯著。翻轉課堂中的學習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計算機一代”的小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還可以和其他老師、同學進行互動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了保證。雖然年齡因素導致自控能力較弱,但是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學生在學習興趣得到提升的情況下,學生自主投入學習的意識也得到明顯提升。
高鵬飛(2015)實驗顯示,翻轉課堂對于大部分良好和尚努力的學生影響較大。良好組的學生反饋翻轉課堂使其課前自學環(huán)節(jié)更加牢固,課堂學習也更容易進入狀態(tài)。而尚努力組的學生也表示,在課前自學環(huán)節(jié)自己可以反復觀看微課直到弄懂,在沒有老師家長催促下學習,自信心也得到了明顯提升,同時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也開始勇敢提出問題表達自己觀點。
3 中國情境下小學語文翻轉課堂設計
固然翻轉課堂可以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但小學語文翻轉課堂的設計既要充分考慮到其自身學科特點也要兼顧小學階段學生心理及生理特征,從而使課堂設計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3.1 時間控制及內容安排
小學語文教師要精心制作符合中國小學生特點的教學視頻。教學視頻的質量是翻轉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因此視頻時間不宜過長,5-15分鐘為宜。而且為了讓學生將知識學透,每個視頻所包含的課程內容不宜過多,最好每個視頻只針對一個重點或難點,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一定量的字詞并可以用此造句,因此語文教師在錄制視頻的時候,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圖文并茂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相關知識點,比如在制作巴金先生《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視頻時,會包含很多新詞:燦爛、縫隙等,教師可以輔以相應圖片刺激學生的大腦記憶。
3.2 教學活動設置
小學語文教師要精心規(guī)劃教學活動,使其引人入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學生學習過程中難免覺得枯燥,但是小學階段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因此語文教師要利用小學生這種心理特點,在視頻制作過程中設定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課堂情景。比如在制作《小壁虎借尾巴》課文視頻時,教師可在視頻開頭給學生設立謎題:四肢短短、身體扁平;墻上爬行,專吃蚊蠅;尾巴易斷,斷了再生(聶進飛)。之后給予其5-10秒時間進行思考,讓學生帶著好奇心進行下面內容的學習。之后可展示出壁虎圖片及相應課文內容。通過這個謎語,學生已經對壁虎的外貌、習性特征等進步掌握。通過這樣的活動設計,不僅可以保證視頻內容的連貫性,也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獨立思考能力。
3.3 課后監(jiān)管及反饋收集
小學語文教師要嚴格把控并及時收集微課預習效果反饋。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在建構主義理論的基礎上,教師起主導作用而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由被動轉變?yōu)橹鲃印6W階段學生年齡尚小,且當前中國小學生對父母依賴程度很高,因此不具備自我控制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因此教師要主動及時和父母溝通,即幫助父母達到親子效果,也可更好保障教學任務的完成。同時,教師還可通過網上在線交流或者通過發(fā)布的同步練習題,以檢驗學生的完成情況掌握其學習進度和程度。此外,除了對時間、內容、活動、課后反饋進行精心安排,教師還要有過硬的視頻錄制、剪輯的能力,從而使視頻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4 結語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更有效的激發(fā)小學階段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意識;穩(wěn)步提升學習成效,并減輕其學習負擔。但在小學語文翻轉課堂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中國情境和學科特點,課程設計要兼顧時間、內容、活動、課后反饋等多重因素,從而最大化提升教學效果。今后可以從實踐角度論證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中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郭鵬飛.小學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述.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1):11-13.
[2] 郭華.小學語文翻轉課堂的實踐與思考.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7):20-21.
[3] 聶進飛.探討翻轉課堂在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應用.都市家教周刊,2016(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