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仁
老張居住的小區(qū)緊鄰沙坪壩有名的平頂山公園。此山綠樹成蔭、花草繁茂、鳥雀成群、空氣清新,是市民休閑鍛煉、頤養(yǎng)性情的好去處。也是老張平日攀登吟詠的絕佳所在。過去取名叫“平頂山文化公園,”但文化的色彩和氣息并不濃厚,公園的主題也并不突出?,F如今依然叫“平頂山文化公園”,不同的是它有了“主題”——叫“健康主題公園”。
一個公園有了“主題”,我認為就有了靈魂,公園的品位也就有了很好的提升。這種認識和理念上的變化,無疑是沙坪壩區(qū)政府加大創(chuàng)文創(chuàng)衛(wèi)的力度所帶來的。
圍繞“健康”這一主題,該區(qū)政府完成了對公園的提檔升級。不僅打造出別具特色的登山健康步道、而且還鋪設了鵝卵石足底按摩步道等5條環(huán)園步道;將過去閑置的空地建成了7個羽毛球場;把一個小山坡改建成了占地約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運動場。最令人稱道的是,還配備了健康小屋,為市民測血壓和體脂等提供了方便。經過這樣的改造升級,公園的面貌大為改觀,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市民來登山鍛煉。
但美中不足的是,那條貫穿整個公園的環(huán)山健康大道,卻成了機動車來來往往喧囂穿行的“主車道”??ㄜ?、私家車、摩托車在這條道上奔馳,不僅排放大量的廢氣、產生煩心的噪音,而且還給在此休閑鍛煉的市民造成了極大的生命隱患。尤其是與“健康主題公園”的稱謂形成了尖銳的矛盾。想想看,當成群結隊的市民在環(huán)道上行走,而來往車輛卻當仁不讓呼嘯而過時,確實險象環(huán)生。
事實上,國內許多城市的公園已經明令禁止機動車在園區(qū)內通行。為了保障群眾,特別是老人和小孩的安全,禁止機動車入園已成了城市文明的通例。除嚴令禁止機動車入園外,許多公園還在各出入口都安裝了石墩子和護欄。
沙區(qū)政府在建設“健康主題公園”方面的確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如果能立足于城市文明的立場更進一步落實到禁止機動車入園,將使“健康主題”更能名副其實,彰顯出創(chuàng)文創(chuàng)衛(wèi)的人文底蘊。
客觀而言,近年來,重慶市政府在公園建設方面已經作出了可喜的努力;重慶的公園在提升和打造城市文明亮點方面也是可圈可點,得到了市民群眾和外地游客的諸多好評。然而,與硬件方面的提升相比,在軟件方面還有諸多不配套的遺憾。這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嚴格地講,是否能有效地管制噪音、禁止機動車入園在當今已經成為檢驗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尺之一。除此之外,像公園這樣的休閑健身之地,應該成為禁煙的“首善之區(qū)”。但據實地感受,重慶還并沒有將公園禁煙納入明令的范疇,這與重慶作為一個直轄市、作為一個現代文明的大都市的身份是不太相稱的。
許多市民和游客接受調查時,都深有同感:希望政府在加大力度對公園進行硬件改造的同時,也應該加大力度對公園的軟件建設予以足夠的重視。
能夠在沒有噪音干擾、沒有煙霧侵襲、沒有機動車“威脅”的公園里面自由舒暢地休閑鍛煉,這該是多么的愜意,多么的爽心。相信這并不是奢望,而是一個現代城市文明發(fā)展的必然和人文關照的動人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