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英
摘要:幼兒時期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幼兒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素質(zhì),才能與老師及其他人進行交流和學習。一直被幼兒園忽略的語言教育應當提上日程。
關鍵詞:幼兒園 語言教育問題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現(xiàn)在幼兒的教育普遍存在超前的現(xiàn)象。許多還處于幼兒園的孩子過早地接觸小學知識,有些教師干脆也將授課方式“小學化”,這不利于孩子們的語言學習。
(二)傳統(tǒng)的老師滿堂灌的方式在幼兒園教育中也普遍存在。課堂上只有老師在講,孩子缺少語言表達的機會。有些老師為了迎合家長,把教學的重心都放在了識字方面,對孩子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一帶而過。
(三)幼兒園老師對于語言教育通常沒有一定的計劃和目標,有的是即興發(fā)揮,有的照用之前的老辦法,在語言教育上沒有推陳出新。
(四)幼兒園老師只是孤立地進行語言教育,沒有與其它學科相結(jié)合。實際上,在其它學科的教學活動中,語言表達也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只有正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才能獲得老師的幫助。否則,孩子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就很難被解決。
(五)幼兒園老師在語言教育上缺乏創(chuàng)造性。通常老師只是按照之前的備課方案進行教學。而幼兒園的課堂上多發(fā)生“意外”。幼兒時期的孩子思想不受束縛,隨時都有可能問出稀奇古怪的問題,老師不能夠因勢利導,教學效果甚微。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成因
(一)在計劃生育的國策下,現(xiàn)在家庭中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父母把所有對未來的期待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他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就早早地學會了認字、背詩,使孩子們只是機械化記憶,進入幼兒園之后,老師順水推舟,前置干預,忽略了對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有些幼兒園老師缺乏專業(yè)的語言教學素養(yǎng)。他們有的身為孩子的父母,在家中怎么教孩子,在課堂上沿用同樣的教法。還有些年輕老師,由于沒有耐心厭煩了孩子們的吵吵鬧鬧,只想讓他們安靜下來練習拼音和寫字,扼殺了孩子們愛提問的天性,這些都是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不利因素。
(三)有些幼兒園對語言教學缺乏整體的認識,不注重對幼兒進行傾聽、表述、欣賞童話、兒歌等文學作品和早期閱讀能力等四種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在語言活動中提高幼兒語言教育有效性
語言活動是幼兒學習語言和提高語言能力的主要場所。語言活動的教學重點要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首先要讓孩子學會傾聽。小孩子都善于模仿,他們的模仿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剛學會說話的幼兒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模仿的大人的語言。他聽到了,所以就潛移默化的學會了。聽是語言教學的基礎,我們要注重對幼兒“聽”的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要聽拼音、聽詞語、聽句子、聽簡短的故事之外,還要聽音樂、聽各種聲響。
第二方面,要讓幼兒的語言與思維能力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語言的表述來自于大腦的思維,語言的表達能力也是邏輯思維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因此,語言的教育要滲透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不妨采用“聽-想-說”的教學模式,用聽來啟迪幼兒的思維,用語言表達心中所想,把聽到的、想到的全部表述出來,逐步提高語言能力。
四、將幼兒語言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滲透到各個教學活動中
語言是為生活服務的。語言只在集體語言活動中學習和運用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要將語言的訓練滲透到各個教學活動當中。
(一)將語言滲透到音樂教學活動中
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樂中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因此,我們不妨在音樂活動中開展聽音樂、說音樂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聆聽一段美妙的音樂,并把自己聽音樂的感受表達出來。如那首耳熟能詳?shù)摹洞禾煸谀睦铩?,隨著“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的旋律響起,老師可以向小朋友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首歌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嗎?歌詞中都描寫了那些動植物?”孩子們開始爭先恐后的回答,有的說:“小草”,還有的說:“紅花和小黃鸝”。老師接著提問:“你們唱這首歌時開心嗎?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喜歡春天?”孩子們一口同聲的回答說:“喜歡”。有的說:“喜歡放風箏",還有的說:“喜歡在草地上玩耍"。一首歌曲打開了一個個小話匣子。
(二)將語言滲透到美術教學活動中
幼兒時期的孩子喜歡在紙上描繪他們心中的圖案和色彩,每一幅畫都傾注著小作者的情感。在孩子完成一幅畫之后,老師可以邀請他們進行講述。我們可以針對一幅左手牽爸爸,右手牽媽媽的圖畫讓小作者進行描述。小朋友說:“左邊是爸爸,右邊是媽媽,中間是我。媽媽有著長長的頭發(fā),爸爸肚子有一點大,我們手拉著手要去公園散步。”孩子講完之后,老師給予鼓勵的話語,既培養(yǎng)了他們的繪畫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將語言滲透到體育教學活動中
體育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沒有了課堂的束縛,他們可以盡情的玩耍。上課時,體育老師首先示范跑、跳等一系列動作的要領,然后講明要注意的問題。老師示范完之后,可以從中邀請幾位小朋友到隊伍前面進行動作示范,并對老師所講的動作要點進行復述。這樣孩子不但學會了跑、跳等動作,還學會了講解注意事項,每個人都成了小體育老師。
五、利用周圍環(huán)境擴展幼兒的詞匯量,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孩子通常都是嘰嘰喳喳的,他們愿意表達自己的情感。然而在我們的課堂上要保持寧靜,只有舉手才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孩子們說的機會被無形之中剝奪了。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老師不妨多給孩子留一些討論和交流的時間。老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如誰起床最早、誰洗漱最快、誰做家務最多最好等等,讓孩子們比一比,一方面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對比督促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老師還可以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的一草一木,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如春天到了,孩子們可以觀察柳樹發(fā)芽的過程,看看小柳芽顏色的變化,還有幼兒園中哪些花先開放了,在公園中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小鳥、蝴蝶、蜜蜂等等。讓孩子通過一邊觀察,一邊說說觀察到的事物發(fā)展過程,從而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更好地發(fā)展。
總之,幼兒園語言教育需要引起老師足夠的重視。老師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說的機會,讓他們喜歡說,喜歡表達,從磕磕絆絆到表達流暢,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郝素榮.淺談幼兒語言的發(fā)展[J].文學教育(下),2015,(10).
[2]葉惠萍.提高幼兒園語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1,(05).
(作者單位: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新城鎮(zhèn)第二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