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東
【摘要】在高中生物課程中,生物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門重要學科。在高中生物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生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同時注重技能的學生,重視學生的過程和方法,從而學好生物。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要求下,高中生物教學中要求教師要實施差異教學,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針對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個性特征及興趣愛好等差異來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尺可能的照顧到每一名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在掌握原有知識基礎上不斷進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差異教學;個性發(fā)展;應用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對于高中生物教學要求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倡探究式學習來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并注重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有效聯(lián)系。這就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學在具體教學中,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來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采取具體的教學方法,使具體教學內容適合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與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相符,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差異并滿足學生的差異,從而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物課教學的效果。
一、差異教學的內涵與意義
(一)差異教學的內涵
差異教學即是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來開展具體的教學內容,同時還要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在差異教學中,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師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有充分的發(fā)展空間,并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指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差異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同,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需要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生情況和課堂反應情況來及時采取相應的方法,更好的滿足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需要。但差異教學并不等同于個別化教學,在實際教學過 程中部分教師容易對兩者進行混淆。在差異教學中囊括了個別化教學,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負責勸告督促學生,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制定適宜的最佳學習方法,幫助學生不斷進步。
(二)差異教學的意義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由于課堂上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獨特的個性特征,學生知識面、知識水平及學習能力都會對其學習成績帶來一定的影響。部分學生從小就喜愛自然,與自然較為親近,日常生活中喜歡觀察小事物,這就使其在生物學習中具有擅長性,而且具備較強的探究能力,在課堂上表現(xiàn)十分活躍,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但部分學生卻偏愛記憶型學科的學習,這些學生在學習生物時就存在較多的困難,而且對學習缺乏興趣,自然也就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針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興趣和探究能力上的差異,使開展差異教學具有必要性。在差異教學中,教師遵循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不單純的經成績的好壞來評價學生,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課程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發(fā)展的空間,更好的激發(fā)出學生對某一學科的興趣,在教師引導和培養(yǎng)下,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從而未來在該學科或是領域內取得更好的發(fā)展。差異教學不僅是適應新課改的發(fā)展要求,同時也是學生個人發(fā)展的要求,教師需要在課堂及課下學習中對學生進行整體觀察,從而針對學生的個性,運用有效的教學素材來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差異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教學目標要具有差異性
一直以來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應試教育的模式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每一代學生,這也使分數(shù)成為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在新課改實施的大背景下,需要加快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利用現(xiàn)代的教育理念來應對發(fā)生根本性變化的教學目標,在具體教學中,重視對教學過程以及方法目標、情感價值觀的引導。為實現(xiàn)新課改實施的標準,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差異性教學開始應用,為完成教學目標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利條件。在具體教學中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進行差異性教學目標開展,進而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提高學習能力。
(二)實施分層教學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恰當?shù)牟牧线M行教學,通過給予學生適當?shù)膸椭鸵龑?,從而使學生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實施分層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作業(yè)和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分層,將同一教學內容分成不同的教學層次,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同時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從而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并為差異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三)實施分類導學,分小組合作學習
分類導學是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思維方式,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觀點和態(tài)度不同,因此需要教師分類導學。在分類導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分組的方法既可以是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劃分,又可以是讓學生先自身分析自己的實際水平,然后自愿組成小組,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多進行自我反思,反省自己,取長補短,在合作小組中培養(yǎng)從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會交流分享,獲得共同提升的機會。
(四)教師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
反思評價是差異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能鼓勵學生進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又能指出學生的缺點,促進學生進行反思,改正學習過程中的錯誤。這里特別要注重延時性評價,多給學生思考空間。以《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課堂教學為例,當教師提問學生比較兩種行為的優(yōu)勢時,教師并不需要在學生A回答完后,立即給與評價其是否正確,而是啟發(fā)其他同學繼續(xù)思考找出其他答案。學生有的認為先天性行為的優(yōu)勢明顯,動物缺少了這種行為等于喪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有的認為光靠先天性行為,沒有學習行為,它就無法適應復雜的環(huán)境變化,很有可能被環(huán)境淘汰。有的持中立的觀點,兩種行為對動物的生存來說,各有各的優(yōu)勢,動物要在自然界存活,兩種行為缺一不可。這些答案無疑是學生獨立思考的結果,當然還有賴于教師科學的引導和評價。
三、結束語: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在具體教學中,需要針對學生個性差異性來對學生進行差異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發(fā)揮自已的特長,獲得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而且在差異教學中,不同的學生都能夠獲取到知識和取得較快的進步,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確保生物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石運濤.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差異教學[J].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4(01)03.
[2]盛春燕.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實施差異教學[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5)03.
[3]姜燾.高中生物教學中差異教學策略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