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光+孫艷敏
作文個性化即以尊重學生個性為前提,采用多種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作文的個性表達,引領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與反思提升,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盡量避免思想、風格、形式等方面的趨同,力求文文相異,人人不同,從而實現(xiàn)作文的個性化。從內(nèi)容到情感再到表達方式都能盡量做到自主、真實、創(chuàng)新,文如其人。作文個性化力求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關注個體真實體驗,我手寫我心,說真心的話,抒真摯的情。同時,引導學生深刻挖掘思維深度,拓寬思維廣度,訓練思維方式,錘煉表達方式,重錘敲擊出富有個性的作文。
一、點燃學生寫作的熱情
作文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輕松的過程,很多學生有畏難心理、逃避心理,如何調(diào)動學生興趣,讓學生不怕作文,愛上作文將是本課題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教師講得天花亂墜,任教師品得如癡如醉,學生如果不感興趣或者說根本不買賬的話,一切都是徒勞。很多教師都認同:激發(fā)興趣是促使寫作教學成功的不二法門。
(一)展示激勵。盡可能多地搭建展示的平臺,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師生齊動員,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之后,一不等二不藏,有一篇展示一篇,有兩篇展示兩篇,縮短學生互批和教師批改時間,加快反饋展示節(jié)奏。展示方式更是多樣的,小組展示,班內(nèi)誦讀,班際交流,甚至跨年級展示。展示時,可以貼在墻上,可以自主設計成手抄報、作品集,更可以在??霞皶r發(fā)布學生作品。還可以開展主題作文競賽,讀書成果競賽,讓先進發(fā)光,讓典型引路。通過及時激發(fā)、不斷激發(fā)、強化刺激,形成習慣,學生的寫作熱情也會空前高漲。
(二)思路引領。指導學生關注生活,聆聽內(nèi)心的聲音,學會選材和剪裁,理清寫作思路。充分利用地域特色,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變遷,自然風光民風民俗等資源。按照語文課標所關注的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主題系列,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實踐調(diào)查活動,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選擇空間,豐富學生寫作內(nèi)容。加強指導,告訴學生哪些素材可寫,哪些事件可記敘等。
(三)分層指導。教師要注重作文的分層指導,讓愛好寫作的學生有更高層次的發(fā)展,讓寫作興趣不弄的學生煥發(fā)寫作熱情,找回寫作的樂趣,層層提升寫作質(zhì)量。從寫作字數(shù)到寫作內(nèi)容甚而寫作形式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歧視不打擊學生的寫作成果,而是分別對待,及時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學生感受不到歧視與壓力,寫作熱情不斷高漲。
二、引導學生個性化選材
學生不愿寫作文大多是因為覺得沒什么可寫的。據(jù)此,教師應發(fā)揮主導作用,著力指導學生學會選材,尋本開源,關注生活,聆聽內(nèi)心的聲音,學會選材和剪裁,解決“寫什么”的問題,實現(xiàn)選材個性化。
(一)從生活中尋找寫作源泉。日常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言一語,乃至心情、感悟、發(fā)現(xiàn),等等,時時處處事事都可以找出寫作點,綴連成一篇佳作美文。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就會積累無窮的寫作素材。要鼓勵學生自由寫作,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抒情悟理,記敘真人真事,抒發(fā)真情實感,展現(xiàn)獨特個性。要注重引導學生拓寬隨筆的寫作接觸面。讓學生堅持每周寫三篇以上的隨筆,記錄生活、描畫生活。讓學生關注自然變化,記錄四季的足跡;讓學生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走進習俗傳承文化;讓學生關注國家大事社會熱點,說說談談一吐胸中豪情。
(二)向文本學習寫作契機。教師要注重研讀文本,為學生做好讀書引導工作,推薦優(yōu)秀實用書目,組織開展展示交流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研討氛圍。引導學生學會讀出文章的妙處,讀出文字背后的精彩與韻味,從而觸發(fā)寫作靈感,激發(fā)表達的欲念。例如在學習《藤野先生》時,就可以回憶自己的老師,記敘恩師陳年往事;學習《雷電頌》時,可以去描摹風雷電;學習《端午的鴨蛋》時,就可以寫寫家鄉(xiāng)的美食;學習了《滿井游記》,也可以來一次出游,之后寫下游記與心情。
(三)向內(nèi)心尋求個性感受。所謂言為心聲,作文所寫內(nèi)容可以是內(nèi)心獨白,也可以是隨筆涂鴉,也可以是往事追憶,也可以是未來暢想。中學生正處于心靈敏感期,他們心中涌動的情愫豐富復雜,然而,他們往往羞于展示,教師要幫助他們“破冰”,引導學生勇敢表達內(nèi)心真摯感情。我們領著學生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讓學生動手寫出頒獎詞化無形感動為有形文字,讓學生寫信傳情:給母親寫信傾吐感激之情,給老師寫信傾訴內(nèi)心苦惱與困惑,給同學寫信發(fā)發(fā)牢騷談談心事聊聊小秘密,給天空寫封信致以人類的歉意,給小魚寫封信一訴對自由的渴望……一件小事的觸發(fā)就可以寫出一篇心靈感言,篇篇獨白濃濃深情,學生的心路歷程、成長感悟盡在其中。
三、指導學生個性化表達
(一)指導學生學會靈活使用文章體裁,如散文、詩歌、小說、新聞通訊、書信跟帖、童話戲劇等。教會學生選擇個性化寫作形式,如順序、倒敘、插敘,如連珠、反復、對偶,如擴寫、縮寫、仿寫,等等。要求學生錘煉個性化的語言,王君說:“好文章都有自己的個性,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個性,作文就是用自己的個性,喚醒每個字的個性,從而成就有個性的文章?!蔽覀兂珜W生選用個性化的語言來表情達意,讓語言的個性化成就作文的個性化。
(二)教學中注重研讀評析文本,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優(yōu)秀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教學過程中,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重點思考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文章結構的安排方法,關注段落的銜接和過渡。然后,開展訓練活動,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例如,學生學習了胡適先生的《我的母親》后,寫出讀后感,談出自己真實的閱讀感悟。接著從最后一段入手進行仿寫,完成了《感謝母親教會了我_____》的作文練筆。寫作之初,要求學生選擇倒敘或插敘的敘述方式,使用三種以上的修辭手法,建議精心設計兩種開頭或兩種結尾。寫作完成后,由同伴審閱是否符合要求,兩種設計方式哪個效果更優(yōu)。雖然采用這樣看似強制的手段,有些學生開始會有所抵觸,但是及時肯定學生獲得的成功,堅持做下去學生們慢慢地就會將個性的表達方式運用自如了。
(三)要注重作文語言的個性化。語言的風格多樣,或氣勢磅礴,豪放抒情;或質(zhì)樸自然,淡而有味;或優(yōu)美形象,婉約抒情;或唯美清新,詩意靈動;或幽默詼諧,搞笑風趣;或富有哲理,令人深思……要想寫出個性而引人注目的語言,就要多讀,不斷積累詞匯,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多寫,靈活運用扮靚語言的種種技巧,才能秀出自己迷人的語言風格,亮出自己獨特的語言個性來。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正因為他們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所以語文教學向來強調(diào)“因材施教”。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水平的重要標準,所以要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以幫助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我們反對作文共性化要求,尊重寫作規(guī)律和學生個性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立足寫作教學實際,探求教學實踐的經(jīng)驗與規(guī)律,進而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闹笇c訓練。
(鄭國光,孫艷敏 山東臨沂 臨沂高都中學 276021)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2017年4期